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网络文学作家如何书写时代“风云之书”? ——浅议阿菩新作《十三行》带来的创作启示

来源:南方日报 | 王哲珠  2019年08月26日08:48

我和阿菩是同乡、同龄,有着共同的地域价值观、民俗文化信仰与相近的基础教育背景,按理说价值取向应该比较接近,结果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们两人却相隔参商,越走越远。他在网络上构建世界,而我在传统中书写私人。

他刚刚出版的《十三行》这本书,在网络上发表时原名《大清首富》,实体书刚刚下厂付梓,网络版却已经完结,所以我从一年前就已经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且与他有过多方探讨。

当初点开小说第一章的时候,那种强烈的陌生感又涌现了出来:果然,这不是我所熟悉的传统文学的写法——它书写了一段被掩埋了的历史,讲述了四五个家族的命运,包括十七八个人物的人生起伏,然后在宏观背景下去展现广州这座城市的财富地位,以及清朝中晚期出现的种种国家问题、地方问题、社会问题。全书围绕着“十三行”这个历史符号,构筑了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读者会被其营造的氛围和力量所包围,行走于风云的中心,如同观看一幅驳杂而浩荡的画卷,有着某种类似观看大片的惊心动魄与畅快淋漓之感,煞是好看。

这简直不像是一本小说,而更像是一部戏剧,一部以人物悲欢离合来展现广州近代历史风貌的“大戏”(非常凑巧的,“大戏”一词在粤语语境中常常代指粤剧)。我读完第一卷,就再次明确:他们网络作者对文学的着眼点,果然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我常常站在传统文学的角度,批评他们网络文学的书写太过注重故事性、传奇性、可读性,有时候会因此而忽略了文学内在的思想与审美。对我的批评,阿菩每一次都点头称是,但我知道他并未放在心上,这个人不乐于用语言来展现他心里真正的想法,他唯一做的就是写出一本又一本的新书来作为回应。

果然,随着这本书的发表,先是在网络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后又蔓延到下游的影视、IP开发——他去年底就很得意地跟我提到:“书才写了第一卷,影视改编版权已经卖出去了”——随后,关于这本书的热议又蔓延到文学评论界,各种大小奖项接踵而来,从地方级奖项到国家级创作扶持,从商业上的成功到主流文学界肯定,在我有限的视野内,这本书几乎把一本网络小说能获得的荣誉都给“刷”了一遍——而这些成就,即便扣除掉商业类的部分,只论文学界的关注度与褒奖,也都是在传统文学圈打转多年的我可望不可即的。

过去人们常常说,网络文学是奔着赚钱去的,而传统文学是奔着奖项去的。而现在,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着悄然改变。虽然国家级的大奖,例如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还主要集中在纯文学作家圈里,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作者、类型文学作者对此发起冲击。而反过来,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在市场和社会大众当中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也使得传统文学界愈发对其“刮目相看”。

所以当看到《十三行》这样的小说在逐步朝着传统文学所擅长的领域进军时,我不禁反思:为什么在网络文学、类型文学蓬勃发展,开始仰望传统文学的“天空”时,另一些纯文学作品却面临着读者流失的困境?在90后、00后中那些具有创造力的文学新人的眼中,到底何为“文学”?

还有一个问题,阅读的快感与作品的思想深度及审美价值,真的是不可兼得的吗?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在阿菩近年来创作的几部小说中,逐渐读出了这位老乡试图融合传统与网络、美学与类型两家之长的“野心”。

以这本《十三行》为例,表面上,十三行背景是广州,远离京城,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便会发现:事实上,这条远在岭南的街道,却对当时整个大清王朝的政治中心有着无形的影响,它以“天子南库”、清朝皇帝“钱袋子”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国家的前途,乃至半个亚洲的军事走向。

因为乾隆皇帝为了加强对大清帝国的控制,在1757年建立一口通商制度,关闭了除广州之外全中国所有的通商口岸,从此,全世界与中国的贸易,都只能在广州和清朝皇帝指定的十三家商行合作,清朝持续100年的白银增量,与这十三家家族公司有着莫大的关系。

十三行这样一段历史,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特别的贸易“窗口”地位,自然要产生出不知多少的戏剧性的碰撞与纠葛,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社会的、民众的,尽在其中,这在《十三行》大量的故事细节之中可见一斑。

在这本书中,阿菩放弃了传统的历史书写方式,全书没有面孔板正的历史说教腔,而是抓住十三行最突出的特点,写出了一场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商战。这种商战又不同于普通的商战,其中既有十三行与清朝政府之间的利益牵扯,又有十三行内部之间的勾联与竞争,还有对外贸易商业往来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包括十三行与当时社会三教九流的交往。阿菩将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编织成一张立体的大网,由此折射出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衰荣辱:和珅、乾隆、嘉庆、如妃,十三行商帮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东印度公司。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其编剧之出色与格局之庞大让人叹为观止。

正是这种强烈的“可读性”,令得所有开卷的读者欲罢不能,而这种可读性正是网络小说、类型小说相对于纯文学来说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从传统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有些批评家也许会问:生有“宿慧”的浪荡纨绔子弟,在大哥忽然发病、家族突陷危机之时,一朝觉醒,于内忧外患之中力挽狂澜,这样的人物设定是不是有些“套路”化?书中那些反复曲折的戏剧性冲突,真的有必要吗?这种如同工业化流水线一般、每一个节奏都踩着读者情绪波动的步点推进的情节模式,不嫌太过于刻意吗?

是的,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质疑,应该说,凡是一部网络小说作品应该有的属性与特质,在这本小说里都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当整本书摊在我的面前时,我也不能昧着良心地说:这本书没有思想性、毫无审美可言。

或许网络文学作者确实是把故事性放在了第一位,或许他们的人物也都有精准“设定”的痕迹,或许以纯文学的视角看去,许多网络小说还存在着种种明显的缺点,但我们不要忘记,事物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诗经》《楚辞》如此,唐诗宋词如此,现代文学如此,当代文学如此,网络小说也如此。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者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上,甚至在文学评价体系上存在的分歧,但是我同样能感受到阿菩为追求传统书写与网络书写标准的高度统一所付出的艰辛努力。除了他在广东本土题材的开掘、人物形象塑造刻画上的煞费苦心,这也体现在文本语言上既要保持鲜活流畅又要力戒肤浅流俗的平衡与打磨上。个中艰难滋味,想必无人能比作者感受更深。

我想,若再死守门户之见,拒绝文学创作的新想法、新尝试,这条道路必有一个尽头!或许现在是放下身段和包袱,好好思考如何向网络文学作者取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