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构建新时代文学的大厦

来源:文艺报 | 李晓东  2019年08月01日23: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新时代是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也是以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深广的素材、鲜明正确的引导、昂扬向上的精神、全面充分的保障。广大作家没有辜负新时代的呼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精品力作持续涌现,成果丰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包括作家在内的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在致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学大厦,已成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自觉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梦是新时代文学大厦的基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目标的提出,是进入新时代的号角。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文学自然不能例外。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篇五个部分,一万五千余字,核心围绕一个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事业服务。答案是明确的,文艺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就要求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创作和工作,自觉融汇到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之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不同历史时期,党一以贯之坚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而中心任务因时而变。新中国成立以前,以军事斗争和夺取政权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以保持“球籍”,即政权和国家安全独立,恢复大国地位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八大以来,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复兴的盛世中国。文学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与新时代同步伐,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记录、书写、讴歌走在复兴之路上的新时代。在这一视野下,确定自己创作的品格,包括如何看待历史、如何考察现实、如何选取题材和素材,确定怎样的风格格调气象。民族复兴大视野烛照下,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显出了本来的虚妄和脆弱;“反观自身”,表现个人情绪和小我意识的创作显出了固有的局限,希望破茧而出,飞向更广远的天地;以“揭露”“批判”自许的创作,明白了认识的浅陋和素材选择的不客观;借“审丑”赚眼球、吸流量,企图获取利益的行为,背离了民族复兴中优秀文化繁荣发展的要义,必然被人民唾弃。而饱含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品,将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主流。

人民是新时代文学大厦的主体

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记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切工作的宗旨,也是新时代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鲜明特色。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都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到突出位置予以强调。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三部分标题即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看望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发表的四点意见,位列第二的依然是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最高信条。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多次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讲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确定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新时代是人民的新时代,新时代文学同样是人民的文学,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源于生活,人民从来就是生活的主体,革命、建设、改革的所有成就,都是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成果,新时代通过两个阶段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实现民族复兴,同样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文学要想与新时代同步伐,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持续繁荣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取经,萃取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精神,发掘本质力量、本质属性、本质品格,才能有大成就。新时代是经济社会文化空前发达的时代,新时代人民是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性格的人民。现在,人们习惯用出生年代标志人的特性,如“80后”“90后”“00后”等,其实并非自然的公元纪年带来的变化,而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代际差异,随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代际差异将越来越明显,如何及时、准确、形象、生动地书写和记录新的人和他们所做的新的事,对作家的挑战不容小视。

文学创作,尤其是承担着意识形态和文化培育责任的严肃文学创作,应当更多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和创作风格,把更多能引起广大读者共鸣,使人们获得精神陶冶和思想提升的精品力作呈现出来。总之,人民是新时代文学的内容主体、接受主体、评判主体,优秀的作品必须反映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主体地位和生动实践,为人民所接受、认同、流传。

现实主义是新时代文学大厦的色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这为发展繁荣以现实主义为底色的新时代文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录、书写、讴歌新时代,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记录、书写、讴歌,其字意正与《诗经》之风、雅、颂相对应。记录,其类于风,到今天,作家深入生活还叫“采风”;书写之于文学,是经过艺术提炼和作家再创造的创作活动,包含从生活到艺术,由俗到雅的自觉过程;颂,取其颂扬、歌颂之意,是情感的赞扬和讴歌。记录是基础、书写是手段,讴歌是态度。《诗经》的本质,就是现实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新时代文学,就要学习、继承、弘扬《诗经》以来,虽时代流变,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但始终构成中国文学主流主脉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态度、风格。现实主义,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文学最鲜明的色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举起“为人生”的宗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中国当代文学阶段,现实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重要要求。

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深入生活,就要真实反映新时代的社会现实。新时代是阔步前行、成就巨大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矛盾易发多发的时期,各种风险依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文学承担记录时代的责任,为新时代留下无可替代的文学记忆,就必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向柳青等老一辈作家学习,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立身之本、终身事业,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体验生活”;自觉锻炼提高观察生活、把握现实的能力,在纷繁芜杂的万花筒中,既看到色彩,又厘清基调;不浮光掠影地表现生活的表象、避重就轻地表现现实的边缘、浅尝辄止地表现历史的浪花,而是沉潜到新时代生活与现实的最深处,既不回避矛盾风险,又用理性的思考,穿透现象看到本质,深刻把握矛盾和风险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必然会经历、也必须会战胜的暂时困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笔力,创造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传播效能是新时代文学大厦的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为优秀作品下的定义中,“传得开、留得下”是关键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真善美需要传播、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需要彰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影响千万人,中国精神中国故事需要让世界倾听,这些使命,都有赖以优秀文化作品为载体传于远方、垂于后世。

5G时代的到来,是当前一个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媒领域的空前变革,不仅影响新闻事业,对文学的影响同样明显、巨大而深远。当前,互联网、自媒体、融媒体无处不在,前所未有地作用着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今后,传播手段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难以预料,可以肯定的是,只会越来越快速、便捷,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因此,新时代文学传播能力的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迫切,比任何时候遇到的挑战都要大,提供的机遇都要多。广大作家要自觉从意识、思想、能力、责任上适应新时代传媒形态对文学工作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作家用明德引领风尚。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自觉修身立德,为社会作出榜样和表率,那些假作家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实,借互联网、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以“搏出位”赚取利益的行为,都背离了作家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崇高责任,也是对传媒内容的伤害。我们常说传媒时代“内容为王”,其实作家本人的人格,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播手段,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快速产生巨大效应,带来前所未见的声名和利益,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学形式影响着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甚至生活习惯,也重构着文学格局。本质上,网络文学传承的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就已出现,到明清白话小说达到高峰的通俗文学,以期刊、报纸副刊为园地的传统文学,则是“雅文学”“纯文学”的发展。“二水并流”,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传统文学要更多运用网络传媒,实现更大更多更远的传播效能,让融铸新时代精神、展现新时代风貌、彰显新时代气质的精品力作到达号称“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又一代。网络文学作家要去除单一以经济收益为指针的创作状态,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自觉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和创作水准、文化内涵,将“粉丝”巨大的传播优势与优秀作品的内容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提出新要求,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构建新时代的文学大厦,恰逢其时、刻不容缓、责任重大、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