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电影让童年“发光”

来源:中国文化报 | 谭旭东  2019年07月25日08:04

自1922年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起,至今儿童电影走过的路已近100年。《顽童》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故事片的萌芽,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下产生的,因此,虽然情节很简单,构思甚至有点幼稚,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今年恰逢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站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来看,儿童电影和其他儿童艺术一样,值得珍视并认真梳理。

历史性考察儿童电影的发展之路,发现它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旧中国时期,也就是1922年至1949年期间。这一阶段,虽然也拍出了《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和《三毛流浪记》这样的优秀影片,但数量有限。

第二个时期,就是1949年至1978年,这在当代文学里包括了“十七年时期”和“文革”十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拍摄了一些红色儿童电影,如《鸡毛信》《民兵的儿子》《黎明的河边》《地下少先队》和《小兵张嘎》等,塑造了一批鲜明的儿童形象。接下来出现的《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黄河少年》《烽火少年》和《草原儿女》等红色经典也给几代小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红色儿童电影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影响了几代少年儿童,像“嘎子”和“潘冬子”这样的儿童电影形象和“雷锋”这样的英雄形象一样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第三个时期是新时期,即1978年至2000年期间,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新时期是中国文学进入探索创新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敞开,西方文艺理论思潮涌进,电影和文学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儿童电影而言,这时期进入了多元化阶段,题材丰富,主题多样,儿童观念也有了更新,教育主义和主旋律电影虽然还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他形式的儿童电影,尤其是幻想的、童话的电影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儿童电影涌现了《飞向未来》《琴童》《绿色钱包》《鹿鸣翠谷》《泉水叮咚》等,这些作品给儿童电影带来了清新之风,也传递了新的信息,受到广大儿童观众的喜爱和专业人士的好评。

第四个时期,就是新世纪,即2000年以来。新世纪是一个开放性的时间概念,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截止日期。新世纪儿童电影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受到电子媒介的影响,儿童电影上映很少,但院线化和网络化之后,儿童电影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时期,也有《六月男孩》《棒球少年》《留守儿童》《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妈妈没有走多远》和《那年,我还没有长大》等儿童电影作品,这些儿童电影触及了亲情、成长、幻想和革命英雄主题,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显示了儿童电影作为精神引导的功能。

无疑,儿童电影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涌现了众多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和少年儿童,因此,对儿童电影艺术进行研究,对儿童电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儿童电影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对儿童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对儿童电影发展史进行书写等,都是值得去做的工作。但目前,国内对儿童电影研究甚少,成果非常有限。就个人印象而言,在儿童电影资料整理方面用力颇勤的是林阿绵,他整理主编的《80年中国儿童电影》搜集整理了1922年至2001年所拍摄的儿童电影,对每一部影片都进行了简要介绍,是儿童电影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林阿绵还主编了《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采用编年体,对1922年至2011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发生的大事、相关文件和文献摘编进行了汇编,还附录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章程等,这是一部用心之作,成为儿童电影史论研究的工具书。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2005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儿童电影史论研究的空白。这部著作融汇了作者亲身参与儿童电影编剧和制作的见闻、经验和思考,其用心可嘉。

在儿童电影艺术本体研究或问题剖析方面,郑欢欢的著作《儿童电影: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和马力主编的《中国儿童电影的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值得关注,前者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后者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后者对儿童电影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有比较深入的思考,且对中国儿童电影存在的观念问题有深层次的反思。

此外,侯克明主编的《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和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和《再创儿童电影的新辉煌》(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都属于儿童电影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于蓝、周星、左芳、朱小鸥等几十位学者或导演的儿童电影的论文。侯克明、饶曙光、陆红实主编的《二十一世纪儿童电影发展研究》也是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了几十位专家的研讨会发言论文。这几本书中的论文虽都是对儿童电影艺术的单角度的论述,却给中国儿童电影史论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理论与文献的资料。

当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艺术评论》和《艺术百家》等一些电影期刊和文艺期刊上也会断断续续刊登一些儿童电影研究论文或影评。

儿童电影艺术研究不足,至今还缺少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体现学科思维的儿童电影发展史,与电影艺术教育有关。戏剧影视学是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但很少有人研究儿童戏剧和儿童电影,且一般的电影学院也不开设儿童电影课程,那些大导演中,也很少有专心拍摄和制作儿童电影的。因此,长期以来,儿童电影属于边缘方向,能够有人去投资、去制作、去编剧和导演,就算很不错了。在电影学院和学科里,研究儿童电影,拿课题,做项目是很难的。这些都制约着儿童电影的研究,于是,儿童电影史论成果就少之又少。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蒋海燕老师知道我在儿童文学研究方面用力较多,且对儿童艺术比较感兴趣,收集了不少资料,就约我来写一本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史。于是,我带动研究生,一起收集文献,寻找第一手资料,写出了《新中国70年儿童电影发展史》的初稿。这本儿童电影发展史尽可能准确生动地呈现历史、对照现实,为儿童电影几代人的辛勤探索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这部书也尽量清晰地梳理70年儿童电影的轨迹,并展示共和国儿童电影艺术的辉煌成就。

2018年12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且意见也给行业下达了指令:“每年必须有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固定数量的作品产出。”对于这类影片的要求也很明确:“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影视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希望影视产品能够佐助德育、美育,帮助青少年“感受世界、开拓视野、体验情感”。相信,在这一意见的推动下,儿童电影艺术会迎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会出现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