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际儿童戏剧合作与发展论坛”聚焦戏剧节与儿童生活的关系—— 儿童戏剧节正成为改变儿童生活的节日

来源:文艺报 | 徐 健  2019年07月15日08:10

《火光中的繁星》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第八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第十一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儿童戏剧节的密集演出,让整个7月成为了属于孩子们的“欢乐节日”。与国外成熟的儿童戏剧节相比,中国的儿童戏剧节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受众庞大,已经成为推动国内儿童剧创作和演出的重要引擎。儿童戏剧节与孩子们的成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国外成熟的儿童戏剧节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优秀的儿童剧作品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举行的“国际儿童戏剧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来自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动画戏剧节、韩国ASSITEJ夏季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西班牙FIET国际儿童戏剧节、荷兰JONG!戏剧节、比利时克鲁库什艺术节等11个国家十大国际知名儿童戏剧节以及来自中国10个国内儿童戏剧节的40多名业界人士,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不要把课堂中的任务带入剧场。在剧院应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丰富想象力和天性,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世界。”

创办于1971年的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的儿童艺术节,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艺术节之一。“整个丹麦都知道这个戏剧节。每年我们都会在不同城市举办,让每个举办地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至少有一次观摩戏剧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戏剧,对孩子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对孩子们的承诺,也是我们戏剧节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丹麦戏剧中心首席执行官及总监、丹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总监亨利·科勒介绍说,丹麦有超过100家专门做青少年戏剧的剧团。丹麦国家战略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每一个丹麦的儿童都应该能够接触到青少年戏剧。

亨利·科勒谈到,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各个城市进行剧目的巡演,并有专门的战略保证整个城市中所有的儿童至少在戏剧节举办的一周看一次戏剧;第二部分是一个开放式的项目,有2.5万免费的门票分发给各个城市里对戏剧感兴趣的人,他们可以尽可能地体验我们的戏剧,而且全程是免费的。“因为我们相信,如果你在生命中真的能够接触到戏剧,再成为剧院的回头客就更有可能了。但是开始的第一次体验是关键。”而对于如何吸引孩子们的观剧兴趣,在此次论坛期间举行的大师班上,亨利·科勒展示了丹麦戏剧中心开发的“独特方式”。他首先请孩子们围成圈,稍作放松后,闭起眼睛回想刚刚观看的中国丹麦合作剧目《小美人鱼》。然后孩子们两两一组,彼此分享观剧体验。畅所欲言后,他请孩子们把自己认为剧中最重要的场面写在早已备好的画着圆圈的纸上,中间的大圆圈以写字、或画画的形式展现该场面,而周围小圆圈则是对其进一步的描述。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他们独特的理解戏剧、理解世界的方式超乎了成人的想象。

“在丹麦,我们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完全有思考能力的人。我们非常尊重孩子当下的年龄、心智发展的状态,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阶段的挑战和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希望能够为孩子们提供可以与他们现实产生共鸣的剧目。”谈及戏剧艺术对儿童的影响,亨利·科勒认为,欣赏艺术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可以从艺术本身即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而对于艺术问题,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与儿童进行艺术的沟通,不应该仅仅是成年把想法灌输给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以独特的方式欣赏艺术、认知世界。“不要把课堂中的任务带入剧场。在剧院应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丰富想象力和天性,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世界。”

“让孩子们进剧场看演出与在屏幕上看影像是不一样的。我们以为孩子们在家看电脑、电视的时候是在感受真实世界,实际上他们是处在虚拟空间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受影响。”

比利时克鲁库什KROKOS戏剧节是专门给年轻的观众和家庭而开设的国际戏剧节。在戏剧节艺术总监格哈德看来,戏剧节的主要任务,首先是要为孩子们提供“冒险的机会”,其次要有国际化的元素,促进戏剧艺术的发展以及让专业人士展开交流。“儿童剧作品的艺术质量非常重要。我们鼓励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有不同的想法。”格哈德说,“好的作品就是问问题,能够把疑问最后留给儿童的作品。儿童不应该什么都懂。如果一个作品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儿童会问他们的父母,这个作品讲的是什么?他们在去咖啡厅、饭馆的时候,喝自己想喝的饮料的时候就开始讨论了。儿童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说他们会微笑或者哭泣,但是父母在微笑或者哭泣的时候,原因是不一样的。所以双方的原因是在不同的层面,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格哈德表示,克鲁库什戏剧节上演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品的形式会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观众的特点,会把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纳入到作品的筛选中。在此基础上,创作者可以和孩子讨论任何的东西。

注重探索戏剧节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是成立于2001年的俄罗斯奥布拉索夫国际木偶戏剧节主要的办节理念。俄罗斯国立奥布拉索夫木偶剧团国际交流总监伊丽娜表示,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进剧院感受艺术是戏剧节非常重要的任务。“孩子们应该要知道,戏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没有关系的。父母陪同孩子走进剧院,不仅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在戏剧演出中培养孩子与生活、艺术的沟通能力。”西班牙FIET国际儿童戏剧节主席卡波谈到,组织国际儿童戏剧节是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能够参加艺术活动,希望能够将专业的戏剧作为一种娱乐的形式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进剧场看演出与在屏幕上看影像是不一样的。我们以为孩子们在家看电脑、电视的时候是在感受真实世界,实际上他们是处在虚拟空间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受影响。”卡波认为,戏剧给了孩子接触生活的机会,它有娱乐性的一面,但也是在传达价值观,启发孩子们的思考,让他们看到生活的不同面貌,也许你不同意台上的演员和木偶表达的观点,但你会思考他们的想法。当你走出剧院的时候,心里有一些疑问,就会和他们的父母、朋友进行讨论。

“引导孩子们崇尚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虽然儿童戏剧节举办的历史长短不一,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通过组织高品质的演出和各类艺术活动,引导孩子们崇尚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说。

自2011年创办以来,前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共邀请了来自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419台剧目,演出了1863场,惠及148万观众。可以说,中国儿童戏剧节已经成为展示中外儿童戏剧创作成果的舞台和促进中外儿童戏剧交流的窗口。在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带动下,中国不少地区的儿童戏剧节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在尹晓东看来,首要的变化就是儿童戏剧节正在成为改变儿童生活的节日。丰富多样的儿童艺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充满创意、滋润心灵、启迪思想的优秀艺术作品,让孩子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艺术鉴赏力,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共同观摩戏剧、共同交流的机会,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其次,儿童戏剧节也成为改变城市生活的节日。随着国内不少城市儿童戏剧节的持续举办,戏剧节的特定时节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戏剧节也已作为各举办地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城市社交平台。

论坛闭幕式上,各国与会代表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出倡议:加强各国儿童戏剧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各国儿童戏剧节剧目资源;鼓励儿童剧创作和演出版权互让;推动各国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联合创作剧目;促进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筹备建立“国际儿童戏剧节联盟”。尹晓东表示,倡议将对各国儿童戏剧节可持续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