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关注关学曾北京琴书传承与研究
近日,关学曾北京琴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办,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河南坠子名家马玉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伟建以及关学曾的几十位弟子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是北京天桥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单琴大鼓基础上创立的北京琴书艺术是北方鼓曲艺术的代表性曲种,也是北京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2007年6月,北京琴书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6月,关学曾北京琴书研究会成立。
成立10年来,关学曾北京琴书研究会挖掘整理艺术史料,对关学曾的文稿、唱词手稿、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进行了广泛搜集、寻访和调研工作,完成了关学曾的遗著《历史旮记》以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北京琴书》《学唱北京琴书》的出版工作等。同时,研究会还运用现代化手段推动北京琴书艺术的传承,不断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作品。纪念大会上,北京琴书研究会会长、关学曾之子关少曾介绍:“北京琴书的传承绝不仅仅是教唱几个唱段,研究会计划适时举办表演及创作高级培训班,不断培养师资力量,吸引更多鼓曲爱好者以及有志于从事北京琴书传承的人士参与。”
会上,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等被授予“北京琴书传习实验基地”牌匾,以进一步推动北京琴书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