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百年文脉造就了海派美术教育的历史奇观,使其成为海派文化中可以继往开来的活力之一,也提出了一个值得反复探讨的话题—— 海派美术教育资源的魅力何在?

来源:文汇报 | 李超  2019年06月22日10:03

有一些数字,能够说明上海百年美术教育的特色:这座城市,曾经在20世纪诞生过近40所美术学校;曾经创立过中国美术的“黄埔军校”;曾经举办过第一届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曾经有300多名著名的近现代美术先贤在这里度过教学生活;曾经为近现代中国美术输送过1000多名优秀人才;曾经为全国各地出版发行近四分之三的美术教材。

事实上,海派文化之中,美术教育是一个热中见冷的话题,而恰恰是海派美术教育,是海派文化中具有继往开来的活力部分之一。世界近现代国际城市的发展历程,都曾经先后出现影响世界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生历史转型的文化遗产和记忆遗产。见证一个半世纪历史文脉的海派美术教育文献,正是其中代表之一。如今,这些文献,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我们希冀通过学院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途径,使用最佳技术手段对它们进行抢救,从而使海派美术教育的记忆更加完整。

真正的艺术资源,应该是让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文脉,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记忆遗产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记忆遗产是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我们重点关注海派艺术遗产保护项目的两大部分——文化遗产与记忆遗产,由此形成可移动文献与不可移动遗产的关联,形成艺术之物与历史之物的复合。

倘若打开上海历史的相关地图,我们会发现“南区”和“北区”的文化地带——卢湾之弧与虹口之轴。其彼此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上海推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两条重要干线。

维系这样的主干线形成的文化地带,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诸多重要名家在此活动,出现独特的“上海时期”。这两条文化带出现了诸多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社团、美术展览、美术市场、美术传播的历史遗迹。其中美术教育机构形成联合协作的共同体。在今天这些不可移动的历史之物,与现存的可移动的相关艺术遗产,发生着神奇的情景对应和历史对位。

百年文脉,造就了海派美术教育的历史奇观。其中教育集群的效应特别明显,张聿光、黄宾虹、陈抱一、汪亚尘、王济远、倪贻德、丰子恺、诸闻韵、朱屺瞻、汪声远、潘天寿、陈之佛等名家多校兼职,带动了相关南北区域教育集群的互补与联动,主要包括“南区”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等,与“北区”的中华艺术大学、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美术科等,相关文化活动区域的学院集群关系,基本形成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建制参照的协作联合体,彼此形成了私立体制下美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协同发展的“上海”集群格局,促成了西洋画、国画、工艺美术、师范教育等系科建制发展的参照与借鉴。因此,百年文脉构成大写的校史。

海派美术教育资源的魅力在哪里?

当我们“看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四大校长”,但同时更需要在教育集群之中,发现那些“看不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兼职教授”。20世纪前期,活跃于上海各艺术院校的西洋画教授、国画教授、美术史教授、图案教授、师范科教授,包括黄宾虹、张聿光、吴法鼎、丁悚、汪亚尘、陈之佛、李毅士、陈抱一、李超士、关良、潘天寿、诸闻韵、王道源、姜丹书、倪贻德、洪野、王济远、钱鼎、张充仁、周碧初、朱屺瞻、俞寄凡、吴梦非、潘玉良、唐蕴玉、丰子恺、王远勃、李金发等艺术前辈先贤。

相关教学示范作品、教学计划手稿、名师作品、学生作业、教学档案等,皆为历史烟云之后的沉积,呈现尘封久远之后的“复活”,突现其相关艺术资源的碎片化与被遮蔽的抢救“境遇”,通过研究与展陈,使“看不见”成为“看见”,同样成为海派美术教育百年文脉的“中国故事”的生动篇章。

自2012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保护与转化”即为上海美术学院相关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我们聚焦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库形态,检测复合率——指文化遗产如何通过收藏、修复展览加以记忆复合,通过数据库建设、数位典藏建设,对于相关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二是馆藏形态,检测转化率——指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历史建筑、艺术博物馆、高等院校的定位收藏和常设展览,建立分级享用机制,转化为公共文化艺术资源。——我们的理想,是用国际资源说好上海美术中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