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追寻》:一部大书的感人力量

来源:文艺报 | 徐德霞  2019年06月21日06:47

徐鲁的长篇儿童小说《追寻》是一部很难写、很难把握的重大题材。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唤有力度、有温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徐鲁勇于大胆尝试、自觉担当,《追寻》这部长篇小说,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探讨重大主题的优良范本。

作品中呈现出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或者说作者自己在创作之初就有很明确的主观诉求。徐鲁在一篇创作谈中说过:“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我的创作初心,大致有这几点,一是希望小读者能感受到中国科学家们为保护和研究白鳍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感受到科学家身上的一种热爱理想、追寻梦想的励志精神;二是唤醒孩子们对我们母亲河长江、对自己的家乡洞庭湖的热爱和守护之心。三是给孩子们一些关于长江中的珍稀动物白鳍豚和江豚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也让孩子们看到白鳍豚的生存濒临灭绝的命运,感受到长江、洞庭湖的自然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唤醒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作者以暖暖的爱意,流畅的笔触、丰富的人文与专业知识,精心编织了一部人类与白鳍豚生离死别的故事,带给我们巨大的无尽的情感冲击。

1914年美国少年霍伊在长江洞庭湖上捕捉到第一只白鳍豚,自此人类与白鳍豚结下不解之缘,几代人开始对这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美誉的珍稀动物进行研究。作者以史实为根基,以人类保护白鳍豚为主干,虚构了两队人马,一队是以徐老、刘俊为代表的科学家,对单体受伤的白鳍豚“淇淇”22年的精心救治、养护与研究。另一队则是居住在长江边上的老艄公和孙子柳伢子对家乡的守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寻。作者把两条线索巧妙糅合,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唤醒人们的良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作品意在激发人类心底最柔软的情感、最人性的理智:即保护白鳍豚,保护长江,保护自然,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部书最难写的是科学家保护白鳍豚的故事,既要写出科学家追寻科学梦想、锲而不舍、默默奉献的精神,还要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感和丰满度。他们是可亲、可感、可学的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写进书里、挂在墙上和荧屏上的模范,所以不仅需要“事迹”,更需要“细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个细节:一是当在长江上捕捉到一只白鳍的消息传来,徐教授弓着腰身,一丝不苟地洗刷着饲养池的一层层台阶,接着又仔细测量和记录着饲养池里的水温,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初为人母的时候。作者用这段细腻温暖的文字,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不由得勾起的丧子之痛,读来很感人。另外一个细节是写刘俊经过千辛万苦、小心翼翼把受伤的白鳍豚接到水生生物研究所时,他并没有欣喜,反而是担忧和困惑,他在反思如此珍贵的物种,到底应不应该弄到水生所来进行人工饲养?此时刘俊不只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担忧和困惑恰恰是读者的担忧和困惑,作者一箭双雕,既真实地表现了人物情感,同时又解答了读者的问题。类似细节还有很多,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如果说情节是骨骼,细节就是血肉,没有细节,形象就难以饱满丰盈,我想在这方面作家是充分关注到了的。

以老艄公与柳伢子为代表的民间追寻这条线,形象塑造以及故事的鲜活度更胜一筹,也许这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加入了鲜活的童年记忆和童年经验,写来张弛有度、挥洒自如。老艄公罗老爹、柳伢子、女教师王小月以及柳伢子的妈妈玉娥等人的现实生活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对乡土的守望与依恋、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待,何尝不是另一种更富深层意味的追寻。40多年来,长江、洞庭湖的生态遭到无情破坏,珍稀动物白鳍豚几近灭绝。作者不避现实之残酷,撕开伤疤,希望唤醒人们的良知,唤醒更多的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守护之心。在儿童文学中鲜见这样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作品,直抵现实痼疾,也直达人心向背。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除了精心塑造三代科学家的形象,还塑造了罗老爹、教师王小月以及柳伢子妈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柳伢子,他执著、勇敢、善良,同时还带几分顽皮的乡野之气,他是水乡之子,更是大自然之子,在他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孩子的自然本真形象尤其感人。看着他,总让我想起《小兵张嘎》中的张嘎子,虎头虎脑、生龙活虎,这是多年来我们求之不得的经典形象,今天在21世纪的洞庭湖边,在徐鲁的笔下,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这个久违的、鲜活可爱的典型形象。

《追寻》采用复线结构方式,把科学家的故事与以柳伢子为代表的民间现实生活交替进行,以保护白鳍豚为纽带,把两个故事紧紧相扣,形散神不散。科学家们以22年的执著精神,饲养研究一只白鳍豚,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白鳍豚保护研究资料,领先世界研究水平,为保护长江、保护白鳍豚做出了巨大贡献。22年,乡野少年柳伢子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帅小伙,故事情节在自然流淌,人物在成长,感人的故事一直在揪着读者的心。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很好地处理了真实资料与虚构故事之间的关系,真假融合、虚实相交,彰显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广博的历史人文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