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写京剧评论必须着眼于它的“唱”

来源:文艺报 | 史震己  2019年06月17日08:31

记得在央视戏曲频道的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京剧名家:对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应如何理解,这位名家答曰:它充分说明念白的“重要性”。予谓此言差矣。此谚是将“念”与“唱”对比着说的,“千斤”与“四两”的比重是何等悬殊,如果“念”的“重要性”有“千斤”之重而“唱”只有“四两”,那么“唱”岂不是无足轻重了?实际上在京剧“四功”中,“唱”还是居于首位的。此谚意在强调,相对来说“念”比“唱”更难掌握,这正是票友们普遍的怕“念”不怕“唱”的原因。

一部新戏,剧本写得再好而无好的唱腔,也是难以立得住脚的。因此,写京剧评论,也必须着眼于它的唱腔,否则就与评论一部话剧或影视剧没什么区别了。

2016年尚音爱乐首发一篇文章,题目叫《京剧乱吃药,想不死也难》,迄今尚有许多平台在转发。这是一篇真正懂京剧的人撰写的评论。该文认为,京剧是“以唱为主的艺术”,其本质就是“卖唱”,决定其生死存亡的是唱腔。近若干年来,新编京剧为数不少,但大多在演出一两场获取个什么奖项之后,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销声匿迹了,不仅没有剧团搬演,连一个唱段都无人传唱,即便是当年曾轰动一时、获奖无数的《曹操与杨修》也难以摆脱这样的命运。其中的一个唱段倒是有一人在传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人正是该剧的主演尚长荣先生自己。翁偶虹先生是公认的编剧大家,他一生写戏百余出,也大多湮灭无存,唯《锁麟囊》久演不衰并广为传唱,剧本固然好,但主要还是有赖于程砚秋先生利用一年多时间研磨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程派唱腔。该文作者还富有深意地说:“我非常厌恶样板戏,却非常欣赏样板戏的唱腔。”其中尤其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三剧的唱腔,是由李少春、刘吉典、李慕良、于会泳等行家里手编创整合的,如果它也像现在某些新戏的唱腔那样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也不可能至今还有许多人在传唱。该文强调,没有人追摹学唱的剧目,必定昙花一现,已为近200年的京剧发展史所证实。

我们再看一篇评论京剧《北平无战事》的文章。笔者没看过《北平无战事》的剧本和演出,无意全面评价这篇剧评的优劣,但根据作者评价该剧唱腔的一句话,即可推测出他并不熟悉京剧的唱腔。文章说:“一段‘反二黄’,接‘慢板’,再接‘原板’,唱出了过往的艰辛……”让人莫名其妙。京剧的腔调有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四平调、南梆子、高拨子等,每种腔调又包含有各种板式(多少不等)。“反二黄”中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板式,你只说演员唱了一段反二黄,他唱的是反二黄中的哪种板式呢?另外,二黄、西皮、四平调、反二黄都有原板和慢板,南梆子、高拨子也都有原板,演员唱完反二黄(不知什么板式)又接慢板,再接原板,这又是哪种腔调的慢板和原板呢?把概念不同的反二黄(腔调)和慢板、原板(板式)并列起来,是完全错误的,这样的京剧剧评只能叫人越看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