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艺事业应努力回答时代之问

来源:文艺报 | 薛晋文  2019年06月03日07:59

《求是》杂志2019年第8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文艺社科界别联组会议时的讲话全文。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总体要求,阐述了“四个坚持”的重要思想,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重温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我们应该在面向中国实践中回答时代课题,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以实践自觉和文化自觉为新时代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以问题意识引领文艺与时代同步伐

纵观讲话全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收获,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的最新成果,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要把好脉,中国身体怎么样,如果有病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来治,对这心里要透亮透亮的。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从中不难看出,这些重要论述既充满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情怀,又敢于直面文艺领域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这是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重要逻辑起点。

事实上,我们无法回避当下文艺创作、文艺消费,以及文艺批评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譬如,有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认识错误、思想混乱、信仰缺失的问题,也有创作中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只有敢于面对这些突出问题,善于开出对症下药的药方,我们才能真正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呼唤新的思想解决现实困境。由此可见,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召唤我们必须与时代同步伐,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事业不能袖手旁观和无所作为,因为文艺是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鉴于此,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记录和书写新时代,勇于回答时代之问,善于反映人民愿望,就需要划时代的伟大作品真正匹配新时代。今天学习讲话精神的落脚点是为了指导实践和促进文艺发展,如何将文艺思想与当代文艺实践问题进行精准有效对接,如何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力,强化本土社会变革经验的阐释性,增强文艺讲述中国故事的吸引力,以及建构中国文艺话语的精神品格,都是新时代文艺与时代同步伐中绕不开的重大课题。

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申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应是一切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人民性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对新时代我国文艺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和具体性,应该说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端,有效拓展了文艺的创作论、方法论、接受论,可以说,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以文艺人民性建构社会主义文艺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指明了新时代文艺的正确实践方向,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

具体到实际创作中,首先,文艺工作者应该对人民有敬畏之心。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主要衣食父母,是社会历史生活的重要创造者和剧中人,也是文艺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和反映对象,可以说,文艺家离开了人民,也就远离了生活的源头和重心。其次,文艺工作者应该多倾听人民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其实就是时代的心声,人民的诉求就是时代的鼓点,文艺家“闻声而动”或“闻风而动”,往往是创作大作品的先决条件。只要这样,才能把文艺作品写在人民心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面,把成果写进社会历史深处。再次,文艺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人民中蕴含的力量。能否借助作品激发出人民的创造性力量,能否发掘人民群众中的美好人性和道德力量,能否消除积聚在人民中间的负能量并给予希望和理想,这应该是检验文艺家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评判文艺作品优劣的一道重要分水岭。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应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将人民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需求,作为文艺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为谁创作和为谁服务的实践立场。

以精品奉献人民才能用明德引领风尚

古往今来,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创作精品的基本遵循。从讲话精神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发现生活和认识生活,赋予文艺创作方式、创作态度、创作审美新特质,从而将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融为一体,在知行合一中承担和践行文艺责任。为此,文艺家应有介入社会历史重大现场的实践担当,传承“文以载道”的文艺大传统,重视文艺为时代画像的作用、文艺为时代立传的功能,以及文艺为时代明德的责任,强化艺术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从而发挥艺术对社会变革的塑造性和引领性作用,文艺才能做好新时代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建构者。

历史地看去,“文以明德”的传统源远流长,其文艺观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既体现了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又彰显了自觉能动性和开放性,文化自信程度决定文艺创作高度,强调中华性立场和民族性审美风范,赋予了文化自觉和守正创新新内涵。用明德引领风尚是优质作品的普遍追求,优秀文艺作品善于解剖社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具有立场坚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坐标,同时充满了热爱生活和拥抱时代的人性温度。优秀的文艺家总能够在身体力行中明大德、行大道、扛大旗,以高远的境界和博大的情怀为时代做表率。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应当弘扬“文以明德”的优良传统,既可以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发展固本强基,又将传统文化思想汇入新时代文化阵地。努力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用精品弘扬社会正气,用新文化建构新道德、新风尚和新思想。文艺家应该秉持高尚的操守和艺德,努力创作出有筋骨力度、人性温度的好作品,为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贡献力量,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提供文艺的良方,勇于直面“时代之痛”,善于回答“时代之问”,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持”是新时代文艺实践的指路明灯,只有精准把握和阐释其核心内涵,我们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觉,从而把准社会主义文艺的前进方向,找准文艺繁荣和民族复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