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地的诗学——试读《故事新编·理水》

来源:文艺报 | 宋哲  2019年05月27日08:55

国美青年读书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校团委青年研究中心举办,面向全体师生,通过学术沙龙、读书分享、主题演讲、文化走读等活动,旨在促进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推动各院系以及校际的交流,助力社会美育。

 

五四运动是青年人的一次自觉,饱含可贵的家国情怀和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纪念讲话中引述鲁迅先生的话,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到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到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到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此次读书分享我们聚焦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理水》这一篇,从文本基础、思想源流、阐释路径等角度,透析时代思潮和先生的精神史历程。所用的底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理水》写于1935年11月,这篇小说的文本基础是《尚书》。《尚书》是古代史料的汇编,包含了虞、夏、商、周四代文献,有典、谟、训、诰、誓、命等分类方法。《理水》主要使用《舜典》《禹贡》等篇目的背景架构。“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引自《故事新编·理水》,下同。)化用自《尚书·尧典》的“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呈现出大灾难的惊人破坏力。“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羽山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儿子文命少爷,乳名叫作阿禹。”大禹临危受命,承担起治水的大任。在这里,小说处理得很巧妙,不直接写大禹,而是先呈现一场论争,关于大禹是否存在的论争。文化山上的“学者”,吃着从奇肱国用飞车运来的食粮,“他们里面,大抵是反对禹的,或者简直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个禹。”这里对于民国时的文化事件多有指涉。之后重要的篇幅是写部分“大员”在考察灾情过程中和回京都的行为,这和大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奇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这时候,局里的大厅上也早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奔来的也临近了,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大禹及其随员的形象透露出他们在考察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在讨论治理洪水的方法时,“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的“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这些大禹的同事是这样的形象:“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给人以雕塑感和深沉的力量。

如何理解《理水》?要把这篇小说放在鲁迅先生的创作序列中来理解。《故事新编》的整部书稿是从1922年到1935年陆陆续续写成的。“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在1922年的冬天写成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故事新编·序言》)《不周山》后来收录进《呐喊》。《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等8篇。《补天》取材于女娲炼石补天,《奔月》写后羿射日之后的英雄落寞和嫦娥奔月,《理水》取材于大禹治水,《采薇》写伯夷叔齐的故事,《铸剑》写眉间尺复仇的故事,《出关》取材于老子出函谷关,《非攻》取材于墨子故事,《起死》取材于庄子故事。8篇故事呈现出的是对华夏文化的核心一些特写。张文江教授在《论故事新编的象数文化结构及其在鲁迅创作中的意义》中,对这8篇故事进行分类:“其次序为时代的上溯。《补天》《奔月》是开天辟地的神话,此为上古;《理水》是大禹治水,此为夏;《采薇》是殷周之际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的故事,此为商周;两篇小说的时间跨度为夏、商、西周,此为三代。《铸剑》写楚王的剑客,《出关》写孔老相继,此为东周的春秋。《非攻》写墨子,《起死》写庄子,此为东周的战国。《故事新编》8篇小说就这样从远古神话延续战国,给整个中国先秦历史勾勒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在这样的时空序列中,儒、墨、道、侠等各种思想源流以及鲁迅先生的态度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在《故事新编》的体系中,鲁迅先生对墨和侠持肯定态度,对儒和道则持反思态度。

在《故事新编》的文本中,“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这样的形象,相较于《理水》中“像铁铸的一样”,文本气氛上缓和一些,那种立足于大地、心怀天下的情绪是相通的。《庄子·天下篇》:“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墨子是禹道的继任者,他们在精神气质和行动上一以贯之。对于儒和道的反思,则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鲁迅先生其他的文章参照起来阅读,可以看出这些思考产生的源流。在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然而对于圣庙,那些权势者也不过一时的热心。因为尊孔的时候已经怀着别样的目的,所以目的一达,这器具就无用,如果不达呢,那可更加无用了。……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当孔子被当做某种偶像利用时,他鲜活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深度就被某种似是而非的东西遮蔽住了。鲁迅《出关的“关”》讨论了《出关》的创作心路:“老子的西出函谷,为了孔子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是三十年前,在东京从太炎先生口头听来的,后来他写在《诸子学略说》中,但我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至于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无不为’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曾从学于章太炎先生。《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的一部分,即是根据鲁迅的笔记整理而成。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的文学大师这一身份人所共知,而在传统中的熏习,也是鲁迅重要的精神密码。鲁迅先生面对传统的精神资源,并非一味地否定,而是有破有立,剥离出其中腐朽的成分,选取那些激昂的、鲜活的、富于生命力和行动力的成分,注入到时代精神之中。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中,鲁迅先生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理水》中的大禹,无疑就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史上,有三次伟大的行走。大禹的行走,奠定九州,治理了洪水,抵定了华夏绵延千年的政治格局。孔子的行走,周游列国,删述圣学,华夏的精神结构得以形成,文明的格局得以孕育。司马迁的行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他追溯和确认华夏文明的方式,并且通过《史记》,完备了华夏文明的时空系列。行走的传统召唤着那些相信文明的人,召唤着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大禹是这样的大地诗学的开篇。

进入中国美院学习,我经历着精神性的成长。文化自信,东方的艺术话语体系正在形成。国美的精神既饱含着时代担当,也和东方传统有所呼应——庄子的技进乎道,墨子的工匠精神。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理水》中,重新将大禹治水的形象召唤出来,融入到当时的时代精神中——脚踏实地,心怀人民。这与美院的精神也是相契合呼应的。千村千生,美美讲堂,我们的青年同学们将青春的活力挥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这是华美的大地诗学,是鲜活的青春交响。此次读书分享,我们试读《故事新编·理水》,重温经典,重温时代风云变幻和青年的精神担当,青年与年龄无关,青年是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在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艺术的核心现场,追随古圣先贤,追随时代先锋,学习成为一名青年人,一名有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的青年人。与诸君共勉。

(本文发于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合办“文学观澜”专刊2019年05月2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