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读闻一多《太阳吟》

来源:文艺报 | 何汉杰  2019年05月27日08:47

“北师大诗歌读书会”由一群热爱诗歌和读书的青年学生发起,旨在共同阅读和研究从先秦至当代的中国诗歌。读书会围绕感兴、时代、人生三个主题展开,所读诗歌都是个人有所感、能兴发的,解读从诗歌的时代出发,阐发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最终落脚于阅读者的时代。

《诗经》《楚辞》开启的中国诗歌传统,绵延两三千年,到五四以至当代,血脉不断。中国新诗和旧诗经历了怎样具体的革命,此处暂且不谈,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这种革命中,中国诗歌的精神是贯通的。

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受到了专业的西洋美术教育,成绩也很突出,但他似乎对文学的兴趣更浓厚一些。本诗写在他赴美留学两个月之后,最初发表于1922年11月25日《清华周刊》第260期《文艺增刊》第1期,署名一多,收入《红烛》时稍有改动。

内容与形式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内容。诗歌一共十二节,诗的第一节点出主题,太阳的出现,逼走了游子的还乡梦和九曲回肠的情感,第二节说太阳烘不干游子的冷泪,直言思乡,这放在《诗经》里便是“赋”。创作此诗时,闻一多尚是一个23岁的青年,离乡去国,如何不起炽烈的思乡之情呢!这两节似乎在表达对太阳的怨念情绪。第三、四节诗人笔锋一转,变怨念为祈愿,急切地想要让太阳把五年当一天跑完,又想要骑着太阳每天望见家乡。第五、六两节变祈愿为询问,太阳似乎变成了信使,要问一问故乡是否依然无恙,北京城的官柳是否裹上深秋。写到此处,诗人不由得发出一声内心的低吼:“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内心的思乡愁绪,此刻全部流泻于笔端。第七、八节变询问为同情,诗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太阳的流浪相比,似乎他与太阳都是无家可归的游子。第九节变同情为诉说,向太阳诉说自己身处的异国与故乡不同,似乎在唤起太阳对自己的同情。第十、十一、十二三节则变同情、诉说为寄情,寄情于“生命之火”“慈光普照”的太阳,说太阳是球东半的热情、球西半的智光,这一个太阳也是自己家乡的太阳,于是认太阳为家乡,看见了太阳就像回了家一样。

诗中虽然都是以“太阳啊”起句,但是言说对象在太阳、我、家乡之间交错变换;情感由怨念变为祈愿,变为询问的忧虑,变为同情的无奈,变为诉说的凄凉,最终变为寄托的平静。这样吟唱式的抒情笔调,又峰回路转,非有深切的情感、高超的技巧不能为之。

再来看这首诗的形式。整首诗十二节,每节都是三句,每节第一句都以“太阳”收尾,第三句则用“ang”韵的字收尾,读起来音节谐和,节奏明朗。句子的长短相仿,每节字数相似,排列起来,有如整齐有力而略有垛口起伏的城墙。这些都是闻一多在表达热烈情感时自觉追求的诗歌形式上的效果,是他在对传统和西方格律诗形式的吸收。

诗中有两处尤其值得注意。一是诗题“太阳吟”。其中“吟”是古代歌行体诗常用的名称,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韦庄的《秦妇吟》等,很显然闻一多是借用了这种命名的方式,也保留了歌行体富于音乐性和形式感的特征。对“太阳”的吟咏在中国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屈原《九歌》中就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的句子,《山海经》中有“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的句子,闻一多对《楚辞》等古代文献有较深的研究,其用太阳作为吟咏的对象就是比较自然的事情了。中国先民对太阳还有更早的关注,在大汶口、龙山文化区,多次出现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的文字画,仿佛在向我们描述太阳冒出山顶的那一刻的图景。古语中太阳被称为“金乌”,古人认为太阳是一种神鸟。诗的第四节说“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正是延用了古人对太阳的认识和称呼。古人对太阳的崇拜,是崇拜太阳本身,更是对太阳所代表的宇宙运行秩序的崇拜。屈原《九歌·东君》中热烈迎接升上扶桑那一刻的太阳,其所关注的重心是太阳准时地升上了神树的动态秩序。闻一多也正是从太阳的这种运动中,发出“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的祈愿。

二是第三节中的“六龙骖驾”。屈原《九歌·河伯》中有“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王逸注说“言河伯以水为车,骖驾螭龙而戏游也”,有河伯驾两龙的说法。焦延寿《易林》中解释“否”卦说“载日晶光,骖驾六龙,禄命彻天,封为燕王”,指出日神乘车,以六龙为驾。《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传说中通常认为羲和为日神的御者。“六龙骖驾”的说法,在后代的诗歌中多有运用,如《乐府诗集》中有曹操的《气出唱·驾六龙》,曰:“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清人赵希璜《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当涂高》中有“长歌气出唱,桃花漳浦浪,六龙骖驾乘风行,仙人玉女环相向。”这里“六龙骖驾”与“仙人玉女”联系在一起,与最初所说的日神已经不同了。闻一多所用的则还是先秦文献中所出现的说法。

情感与思想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读出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便是游子的思乡。这种思乡之情,诗人以“太阳”为对象,将其表达得直接而深沉。

从闻一多创作此诗的处境可知,一个23岁的青年,身处大洋彼岸,与家乡远隔万水千山,陌生的山川、风云、鸟鸣激起了他的思乡愁绪。诗中他所挂念的地方是“家乡”,是“北京城”。诗中前几节里的“家乡”或许可以理解为他的老家湖北浠水的下巴河和他念高等小学的武昌,而“北京城”是他13岁至23岁,将近10年时间求学的地方,从心智和学业的角度来说,似乎“北京城”对他的影响更大一些。诗的后几节将范围扩展到东西半球,那么,将此时所说的“家乡”理解为祖国也应当是合理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背后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爱“家乡”的山川、风云、鸟鸣,爱京城的官柳,爱东半球的热情。诗人的这种爱是理智的,他并没有因为怀恋着自己的“家乡”而贬低身处的美国,他对西半球的智光也持肯定态度,这便是诗人的心胸。

诗中这种对家乡的怀恋,对国家的深情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诗经·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的尽心国事;《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献身人民,是对国家的深情。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不舍,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是对故乡的怀念。如果结合1922年前后国内的形势,可知“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一句中饱含了对家乡、对祖国深重的忧思,这种忧思承诗骚而来,集李杜而成,是中国士人精神世界里永恒的情感。

如果从闻一多扩展到五四一代人,就会发现这种处境,这种情感在他们身上是普遍的。郭沫若《炉中煤》中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眷恋祖国、献身理想的热烈情感。郁达夫《沉沦》中有“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以痛彻肺腑的呼喊表达了对祖国富强的祈愿。

思乡爱国的情感之外,《太阳吟》还表现出一种追寻光明、厌恶黑暗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诗词中思乡爱国情绪的表达,多是借助夜晚的情境,选择月亮作为倾诉的对象,而闻一多不同,他所要表达的对象是太阳。太阳与月亮相比,一阳一阴;一个炽烈,一个清寒;一个直接,一个含蓄。闻一多在家国情感上是传统的,在文辞表达上却是现代的。太阳明亮、炽热、直接,整首诗的情绪也明朗、热烈、直白。太阳是周而复始、自强不息、慈光普照的,是富有朝气的,就像青年人的热情一样,虽然诗中依然有“深秋一样”的憔悴,但是太阳能够抚平这愁绪,给人以温暖的慰藉。青年人的热情不正是这样吗,他们要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通过对诗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闻一多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了一架桥梁,借鉴了旧诗在形式上的优势,继承了旧诗中深沉的家国情怀,又投入青年人的热情,选择富有朝气的意象,创造了一种既有传统根底又有新鲜气象的新诗。这种诗是在特定时代中,青年人发出的声音,诗人的敏锐让他个人的情绪升华为一代人的心迹。

五四与当下

读完这首创作于近百年前的诗,我们再把目光放在当下。通过阅读,我们认识历史,思考时代。那些从阅读中得来的认识,从历史中生发的思考,终将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下的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成就充实的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对《太阳吟》的阅读和思考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向深入。

一是把阅读视野扩展到闻一多整个青年时代的创作。其中《孤雁》里写道:“流落的孤禽啊!到底飞往哪里去呢?那太平洋的彼岸,可知道究竟有些什么?”在开往美国的船上,年轻的闻一多也曾有过像“孤雁”一样的迷茫,即将踏上的大洋彼岸,“那里是苍鹰的领土……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喝醉了弱者的鲜血,吐出那罪恶的黑烟”,于是诗人生出了“归来罢,失路的游魂!归来参加你的伴侣,补足他们的阵列”的念头,最终战胜这个念头的是:“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是啊,流浪大洋彼岸,是带着振兴国家的使命的,是几代青年人的选择。与《孤雁》充满使命感的孤寂相比,《洗衣歌》表现的是更为具体的同情与愤怒。1925年春,诗人于即将结束在美学习,踏上归国征程之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写道:“我洗得净悲哀的湿手帕,我洗得白罪恶的黑汗衣,贪心的油腻和欲火的灰,你们家里一切的脏东西,交给我洗,交给我洗”,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学美国的滋味倾泻笔端。

在《孤雁》《太阳吟》《洗衣歌》等一系列诗歌中,我们看到一个百年前留美青年心路历程的缩影,强烈的使命感让他踏上异国学习的征程,在异国时时想念自己的家乡;看到异国深受苦难的同胞,又升起悲悯的同情。家国情怀和慈悲心性交织,迸发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对人民深切的关怀。与此相应的,是他回国初期的诗作,其中《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诗中,历史向我们走来。我们也许同闻一多一样,对于人生的选择,会有迷茫,会有灰心失意,但我们不妨学习青年的闻一多,带着使命感,把个人的情绪放在更广阔的视野、更深远的历史中去看待,也许那种小我的情绪就变得微不足道了,一幅更广阔、更深远的图景就会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开。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于是我们的选择也就带着使命感、带着家国情怀,向光明的未来延伸开去。

二是把思考范围扩大到闻一多全部的创作活动。诗歌之外,闻一多尚有大量的散文杂文、文艺评论、学术著作、艺术创作,其中学术著作涉及神话、《诗经》、《周易》、《庄子》、《管子》、楚辞、唐诗等,艺术创作涉及绘画、书籍装帧与设计、书法、篆刻等。这样丰富的创作活动和饱满的创作热情,勾连中西,贯通古今,无不激励着我们奋进。

闻一多5岁入私塾,接受传统经史教育;又入清华学校,系统学习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典籍;之后留学美国,学习西洋美术,在青年时代即通过勤奋学习,积累了丰富扎实的学识。这为其之后的创作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闻一多的创作活动,始终是立足中国传统的,他在家书中写道,“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美人者?”可见他在面对世界时,也始终带着强烈的文化自信。

在《太阳吟》的解读中,我们已经谈到闻一多将深厚的学养运用于诗歌创作的情形。此处,不妨再举一个例子。《忆菊》一诗写于1922年重阳节前一日,比《太阳吟》稍晚,诗人用饱含深情的笔写道:“自然美底总收成啊!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啊!……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啊!四千年的华胄底名花呀!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字里行间充满对菊花所代表的祖国历史、文化、风俗的赞美。诗的最后写道:“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全诗通过“菊花”这一意象,将“菊花”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他对祖国的深情相系,绾结起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闻一多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代表,思想不可谓不革命,但其表现在《太阳吟》《忆菊》等诗歌中的那种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引我们深思。文化是凝聚民族、国家的强劲力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习俗、性格、精神,这种共通的习俗、性格和精神帮助我们度过自然灾害,抵御外敌入侵,化解内部矛盾。当下社会,青年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矛盾,如何在种种矛盾中认识自我,找到前行之路,是我们每个青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闻一多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是必由之路,在学习新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又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养分,让每一步前行的路都有坚实的根基。

以自我为参照,我们是难以认识自己的,阅读历史、借鉴他人则能照亮未来。是啊,我们阅读五四,照鉴当下,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身后是悠久灿烂的文化,心中是江山如画的祖国,肩上是民族复兴的使命,前方是绚丽光明的道路。

(本文发于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合办“文学观澜”专刊2019年5月2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