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是什么让北方好戏名角“一来再来” 秦腔、上党梆子等“熟面孔”在十二艺节再度造访,彰显上海作为亚洲演艺中心文化吸附力

来源:文汇报 | 黄启哲  2019年05月22日08:29

同为山西传统戏曲的代表剧种,上党梆子不及晋剧在上海戏迷中的知晓率高,但《太行娘亲》此前亮相上海时,就获得业内外关注。主演陈素琴还获得今年第29届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的殊荣。

正在热演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集结51台艺术节参演、“文华大奖”参评剧目。这些作品不仅代表着全国各地文艺院团近三年来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准,更以南北戏曲剧种的荟萃集结,展现当代戏曲的春光无限。

盘点剧目时记者注意到,这之中有不少“熟面孔”。秦腔《民乐情》《王贵与李香香》、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等不少北方剧种,此前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参评作品的身份,于去年年末在上海献演,赢得观众认可。其中,几部作品挑大梁主演李小雄、陈素琴、曹红星都曾获得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殊荣。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北方好戏好角,上海观众不仅用实际的票房给予剧种与作品充分的接纳,彰显亚洲演艺中心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同样上海也通过一系列展演评奖平台,为好戏好角儿“搭台铺路”,提升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标识度。

从“闯码头”到“常泊岸”

“我们秦腔在上海有没有观众,从我们来过多少次就看得出来!”说这话的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院长李小雄难掩自豪与激动。继去年11月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他们又带着同一部作品《王贵与李香香》来上海二次献演。而这也是剧院自2015年首次来沪演出后,第四次与上海观众见面。

李小雄犹记得第一次来沪的忐忑,“大上海,那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城市!”有着百年历史的“戏码头”,一向是名家荟萃的艺术殿堂。“不敢想”的忐忑变成了“想不到”的惊喜。秦腔这样的北方剧种,尤其是知名度不高的宁夏秦腔跨越文化差异,在2000公里外的上海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的盛赞。古典乐评人任海杰那句“听秦腔听出了只有欣赏瓦格纳、贝多芬才有的感动”广为流传,正是上海这样一座将东西文化融于一炉的城市所赋予文艺人的眼界。剧团趁热打铁,陆续将《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带来,剧院现代戏“三部曲”在沪演齐。对剧团来说,来上海“闯码头”早

已不只是文化意义上的亮眼成绩,五年四部戏的密度,足见来沪演出已逐渐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市场运作。李小雄透露,已有上海剧场主动向剧院投来邀约。

“上海的观众没有‘门户之见’,凡是有水准、有特点的艺术样式作品都愿意尝试了解,这正是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的缩影。”资深演出经纪人许霈霖道出北方剧种能够频频来沪上演,收获反响的最主要原因。确实,回溯历史,京剧在上海获得命名,越剧、淮剧等江南剧种更是在这里得以与其他艺术样式兼收并蓄,从山野小调成为具有完善艺术体系、甚至全国影响力的剧种。

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上海率先捎来戏曲市场春的消息。河南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以一出《程婴救孤》唱得台下观众潸然泪下;评剧名家曾昭娟的《红高粱》,留下一曲不同于同名电影的家国情怀赞歌;从《大树西迁》到去年的《再续红梅缘》,多次来沪的“秦腔四大名旦”之一李梅攒下一批忠实戏迷,不久前更摘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组委会特别奖。千里之外的名角好戏陆续在沪上留下精彩瞬间。

为地方戏基层剧团“搭桥铺路”

开放包容的上海观众,吸引着北方剧种“一来再来”,充分激活传统戏曲的市场活力。而上海通过对创作、展示到评奖等一系列环节的搭桥铺路,更让一些相对冷门的地方戏剧种、基层院团得以在艺术水准与文化影响力上更进一步。

和秦腔一样,梆子戏在北方同样历史悠久,地域辐射广泛、分支众多。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在上海露脸的机会不多,更别说是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这样的地级市院团。然而作为剧院院长,陈素琴让上党梆子“停靠”上海码头的梦想,从创作《太行娘亲》就开始了。

早在五年前,她便“三顾茅庐”邀请上海剧作家李莉执笔,讲述抗战时期太行山上,一位普通农妇如何成长为英雄母亲的故事。此后,她又邀请上海京剧院王青、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尹天夫和潘健华分别担任该剧的导演、舞美灯光设计与服装设计。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正是这支“上海班底”用现代艺术的手法,把这台“从里到外乡土气十足”的上党梆子作品烘托得更为深入人心。该剧此后还顺利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台入选2018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的作品。上海的扶持令陈素琴激动溢于言表:“我们终于从太行山的沟沟壑壑走到了上海的大码头。”

同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晋剧更先于上党梆子一步,借上海文化大码头的影响力,走上了世界舞台。2005年,著名晋剧女老生谢涛带着晋剧《范进中举》献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引发文艺界热烈反响。而经由艺术节交易会的推介,晋剧第一次走出国门,于2007年参演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戏曲节。

这一步的迈进对于晋剧发展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要知道,此前晋剧流传在山西等地,上一次在上海的露面,竟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晋剧大师丁果仙在上海灌制唱片。2007年的上海,成为剧种传播发展的转折点,此后俄罗斯、日本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

“上海是我的福地,晋剧的福地。”这是谢涛每到上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这,也成为中国各个地方戏剧种传人一再“泊岸”上海这座文化大码头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