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天山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 五枚印章见证汉朝统辖西域的历史
来源:光明日报 | 王瑟 2019年05月13日08:38
李崇之印信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展出的汉归义羌长印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令行天山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前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博物馆的观众仍盼望了解这些印章背后令人感动的故事。一次全是印章的展览,为什么让参观者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令行天山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共分“新疆考古学的先驱”“跨越千年 忠诚守卫”“汉之号令 班西域矣”“铸剑为犁 屯垦戍边”“归义羌长 炎帝后裔”“令行天山 印证统一”六个部分。其中,五枚印章讲述的历史最令人关注。
五枚印章“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印”“司禾府印”和两枚“常宜之印”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李崇之印”“汉归义羌长印”是从国家博物馆借展的珍品文物。其中“李崇之印”在国博都未曾展出。
印章虽小,却记载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汉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说明了一个重大主题: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崇之印呈正方形,边长1.3厘米,印高7厘米,是国家珍贵级文物。这枚黄铜质桥纽印,桥纽中部带孔,孔径0.6厘米,印底面刻3行文字,阴刻篆书,来自东汉。
李崇是谁?翻阅史书才知道,他是新莽时期的西域都护。
公元16年,王莽派新任都护李崇率军进入西域,与龟兹、莎车联兵共同打击焉耆亲匈奴的势力,战败后退守龟兹。后同匈奴展开对西域控制权的战斗,最后战死于龟兹。李崇作为汉朝中央政府派遣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及军事官员,代表汉朝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作为私人印信的“李崇之印”,发现它的过程也是很传奇的。
在黄文弼1958年出版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里,详细记载了1928年发现铜印的过程:余等在铁吉克工作完后,即往沙雅西北一带寻访古址。九月十八日,由铁吉克出发,向东南行,经过盐壳及沙碛所覆盖之地面,又穿过一沙碛区域,抵伯克里克村边,沿途树木夹道,田亩相望,下午抵巴杂住焉。此地属沙雅县所管……村庄附近有一旧城,距村庄西南约三里许。城三重,城基尚存,高约一米,本地人称为于什加提,即三道城之义。余于二十日前往视察……在此停留稍许,复向西行,抵伯勒克斯,住一庄户家。又本地农民送来铜花押之类,据说出于克子尔旧城。始在伯克里克时,亦购得铜章数件,知之一带古址必多。
黄文弼文中所说地方,就在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玉奇喀特乡境内。伯克里克今天叫伯克艾日克,伯勒克斯今天叫伯勒开提斯,于什加提就是今天的玉奇喀特,维吾尔语即为“三重城”。
北京大学教授陈凌十分肯定地说:“综合各种历史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宣布:这里就是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也就是说,这座古城遗址就是东汉历史中所记载的它乾城。”
李崇之印发现在当年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是汉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的最好物证。
再看另一枚铜印,正方形,通高3.5厘米,边长2.3厘米,纽与印座之间有一个小孔,用于系绶带。印纽为一只绵羊,其头部平视,温顺地蹲卧在铜印上,造型生动逼真。印文文字端庄古朴,字迹清晰,篆文“汉归义羌长”。
这枚1953年在新疆沙雅县玉奇喀特古城出土的铜印,同样来自汉朝。
方印上的前三个字不难理解,“归义”是汉朝政府给予归附部落首领的封号。新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新疆南部一带,汉晋时为古代羌族活动的地区,此印是当时汉朝政府颁发给新疆南部地区古代羌族首领的印章,所以方印的名字中就有了“羌”字。
印章的出土,不仅可以证明塔里木盆地周缘一些绿洲,确实曾有羌人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中原内地的官印制度,同样在西域执行过。官印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印章的主体包括官印和私印,官印范围包括皇帝玺印,中央颁发给诸侯王、地方官的官印以及中央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
《汉书·西域传》记载:凡五十国,自译长、城长、郡、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侯、王,皆配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并根据官爵的高低,有金印紫绶和紫印墨绶之别,均由西域都护统领。到了东汉时期,中央政府仍然维持这一赐绶制度。“汉归义羌长”印,就是汉朝在西域推行官印制度的重要例证。
司禾府印是一枚炭精制方印,印文为篆文,阴刻,分两行:一行“司禾”,一行“府印”。印纽为桥纽。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新疆和田地区的民丰县。从字体和纽式可确认,这是汉朝时期管理农业的印章。虽然这枚印章形制比较小,但由于在两汉时期新疆众多文物中,考古发现的官印屈指可数,因而显得十分珍贵。
史书中并没有“司禾府”这种官署的记载。但《汉书·地理志》有“宜禾都尉治昆仑障”的记录。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73年,东汉政府曾在伊吾庐(今新疆哈密境内)有“置屯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田诸国皆遣子入侍”。东汉《右扶风丞相李君通阁道记》碑文中,也有右扶风丞相李君曾“迁宜禾都尉”的记载,可见东汉政府为了屯田曾在西域设“宜禾都尉”。
尼雅遗址出土的“司禾府印”说明东汉王朝曾在这里设有专门管理屯田事务的国家机构,是当年东汉屯田的一个区域,更是汉朝在西域推行移民屯田的历史见证,也是汉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见证。
两枚“常宜之印”中,其中一枚为青铜质,卧驼纽。印呈方形,边长3.1厘米,厚3厘米。驼纽高2.1厘米,骆驼呈跪卧状,脖颈短小,驼峰前后高低平齐,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纽中空,印底方形,阴刻篆书,现收藏于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出土于新和县排先巴扎乡古代遗址中。另一枚为卧狮纽,出土于新和县兰合曼古城,纽高1.8厘米,狮子呈伏卧状,狮头向后转去,似乎发现了什么目标,一副虎视眈眈模样。印呈方形,边长2.3厘米,宽2.2厘米,厚2.9厘米。现收藏于新和县博物馆。
两枚印章上均有“常宜之印”四字。“常宜”是“常宜子孙”的缩写。“常宜子孙”是中国旧式大家族的观念,希望自己的家业能够世世代代维持。
新疆博物馆研究员阿迪力·阿布力孜介绍,从汉代开始,政府就以龟、驼、马等印纽来区分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吏使用驼纽、蛇纽等,所以认定两枚印章是有地位的贵族的印章。古代的玺印大多有纽,以使在纽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于是小小印章就有了浓郁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