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董秀英:敲响佤族书面文学的第一声木鼓

来源:文艺报 | 袁智中(佤族)  2019年05月08日08:57

“唱吧!放开阿佤人高亢的嗓门尽情地唱,用阿佤人的歌声,预祝阿佤山的大丰收。啊!木鼓,让你那古老、深沉、悠远的声音响彻阿佤群山吧!”(董秀英《木鼓声声》)1981年春,佤族作家董秀英在《滇池》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木鼓声声》,敲响了佤族书面文学的第一声木鼓。从这一年春天开始,董秀英带着她“让佤族木鼓那古老、深沉、悠远的声音响彻阿佤群山”的文学理想,和后续出现的其他佤族作家一起,谱写了佤族书面文学的精彩篇章。

董秀英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大塘子村一个普通的佤族家庭,在家排行第三,是五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在她的幼年时代,阿佤人依然过着刀耕火种与狩猎采集的生活模式,为了获得神灵的庇护,确保粮食丰产,村落祭祀与家庭祭祀总是不断循环交错。可是,人们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常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父母的早逝,更是将董秀英一家的生活推向了绝境。虽然有舅舅、舅妈的抚养,但董秀英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直到解放军进驻阿佤山,在她的家乡创办了学堂,董秀英的人生才迎来了第一次转机。学堂的汉族老师不仅让她拥有了汉族名字“董秀英”,还教她读书、写字、懂道理。在恩师的鼓励和资助下,董秀英冲破套在佤族女性命运上的枷锁,赤着脚从偏远的佤山部落走到县城完成了初中学业,再一路向着省城昆明进发,凭着自己的坚韧倔强,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佤族第一代女性知识分子的代表。1975年,她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拉祜族语播音员和新闻编辑。这一段成长经历以及民族解放与新生的喜悦,成为后来董秀英文学作品中反复被言说的主题。

1980年7月,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在京举行,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会议决定创办全国性的文学期刊《民族文学》,设立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举办少数民族创作班和创作读书会等。1980年9月,云南省作协召集在昆明的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座谈,作家彭荆风、诗人晓雪传达了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精神。董秀英作为佤族代表应邀参加,但当时她还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已经30多年,佤族还没有自己的书面文学的严酷事实,强烈激荡着董秀英的心。会议期间,彭荆风热情鼓励她大胆拿起笔来写自己民族的生活,并承诺帮她修改。于是,时年31岁的董秀英,很快写出了第一篇作品《木鼓声声》。

1982年4月,刚刚创刊不久的《民族文学》到昆明举办滇池笔会,云南省作协将初出茅庐的董秀英作为佤族作家代表推荐参加笔会。在为期一个月的创作笔会上,董秀英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创作了第一部短篇小说《河里漂来的筒裙》,后来发表在《民族文学》1982年第9期上。小说中写到:“我坐在河埂上,河水清得见底,小白鱼摇动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以前,阿爸阿妈带着我到河边来,我拾柴,阿妈烧火煮饭,阿爸下河捞鱼摸螃蟹。我喜欢吃螃蟹的脚,阿妈把螃蟹烤得黄生生的递给我,我嚼着,脆脆的,香香的。”就这样,董秀英携带着来自于母族自然天成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自传体风格,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

董秀英以自己的坚韧、勤奋和才情,创作了多篇精彩的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佤族文化身份,使董秀英得以以“在场者”的视角去展示佤族真实生动的历史过程和鲜为人知的民俗生活画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董秀英的短篇小说《海拉回到阿佤山》和《佤山风雨夜》相继获得云南省“民族团结”征文一等奖和云南省1981—1982年文学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当然,她早期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打上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二元对立的时代烙印。

在后来的创作中,董秀英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乡土批判”的审美立场,开始调转写作视角,重点关注民族文化的回归之路,以其深刻的民族文化体验和独特的民间叙事风格,相继创作发表了《石磨上的桂花》《背阴地》《最后的微笑》《九颗牛头》等6个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1988年11月6日,董秀英的家乡澜沧县发生7.6级强烈地震,震源就在她的老家竹塘乡战马坡村地下13公里深处。一夜之间,仅马坡村就有近300人丧生,董秀英一下失去了3位亲人。她连夜奔赴家乡,遍访灾区,饱含深情写下了长篇报告文学《姆朵秘海·天崩地裂》(后更名为《大蛇摇动的土地》),她在文中写道:“看到他们悲凄的面孔,我难过得说不出话来,泪水像雨水似的流个不停。”为了救助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她收养了十来名佤族孤儿,并且不顾自己疾病缠身,开起了“佤山饭庄”,以一己之力支撑着这个被她戏称为“吃饭合作社”的“民族大家庭”。1991年,董秀英以《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为名,结集出版了自己的、同时也是佤族的第一部作家作品集。1992年,董秀英创作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摄魂之地》,使佤族文学在短短的时间内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些作品让董秀英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她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微笑》获得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1984年),短篇小说《九颗牛头》获得首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一等奖(1991年),小说集《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优秀作品奖(1988-1991年),长篇报告文学《大蛇摇动的土地》获得昆明新时期10年文学艺术评奖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摄魂之地》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她在序言中写到:“佤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我是用一种爱心来写这部长篇的,我爱我的民族,我的写作倾注了对本民族的全部爱。”

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这是董秀英向往已久的时刻,然而,就在赴京出席大会前夕——1996年12月7日,作为云南代表团成员之一的董秀英却因患肝癌不幸与世长辞,年仅47岁。噩耗传来,大家十分悲痛——为董秀英,也为刚刚绽放的佤族文学。为表达对这位佤族作家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会议自始至终都保留着董秀英的席位。

董秀英虽然走了,但人们依然记着她。2018年,她的中篇小说《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入选“改革开放40年云南40部小说排行榜”。对于董秀英作品的研究一直在继续着。董秀英以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对民族的大爱,为佤族文学的发展垫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