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热走向深入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正迎来多年罕见的参观热潮。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数突破10亿人次。参观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在博物馆热里,年轻人无疑是主力军。不论是在参观者的占比,还是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或者在网上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年轻人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据调查,北京故宫访客逾半数为30岁以下年轻人。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的统计也表明,39岁以下的年轻人去博物馆的人数和次数都是最多的。一些较为冷门的博物题材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之所以能成为热点,和年轻人的偏爱也有很大关系。年轻人爱上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热向青年群体延伸的典型表现。这也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备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不过,在博物馆热中,还需有些“冷思考”,即不能把热情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上,不能仅仅满足于“集邮式”地比拼谁去过的博物馆多,不能仅仅满足于到热门博物馆和热门展品前拍照打卡。博物馆热应该走向深入。唯有深入,才能使博物馆热走得远,不会在热闹一时之后什么都没留下。
对观众而言,参观博物馆也应回归初心。博物馆是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参观之前做一点功课,充分利用博物馆官网上的相关介绍,对馆藏特点、重要展品的历史背景、意义价值等做一些学习,再去参观,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但显然有这样良好参观习惯的观众是很少的,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来过、看过、拍过。借助《国家宝藏》等成功的电视节目,许多以往罕为人知的国宝变成了大众熟知的明星,各馆的相关藏品观者如堵。今年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连续多日参观者超过3万人,迫使馆方采取限流措施,而观众主要就是想来看看在《国家宝藏》里出镜的三件国宝。但实际上,单件器物所能展示的历史是有限的,如果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通过对某一件器物的参观扩展到对某一类器物的历史考察上,收获就要大得多。器物本身固然宝贵,但器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才更加值得体味与追寻。
博物馆的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不应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凑热闹没多大意义。参观博物馆是自我提升,既不应该是附庸风雅地随大流,也不应该是自我炫耀地满足虚荣心。过于注重表象就容易流于肤浅,白白浪费了博物馆这样一座知识宝库提供的机会。
一个成熟的社会需要许多爱好者,他们并不从事某一行业或专精于某一领域,但对相关行业和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在业余的自学中,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这样的爱好者越多,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就越高。在当前的博物馆热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热中,我们最期待参观者回归初心,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做功课,让参观之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