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来源:文艺报 | 霍艳  2019年03月22日08:42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既代表了他对新时代文艺、社科工作的重视,也肯定了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而社科工作者则需要回答时代的问题,总结时代的特点。在与时代关系如此紧密的情况下,怎么看待时代?如何书写时代?就成为摆在创作者、研究者眼前的首要问题。由此衍生出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当下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如果我们认为是大时代,那自然会产生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作品。反之如果我们认为是小时代,就会出现回避时代、沉溺内心的作品。作品的格局,和作家对时代的看法深刻相关。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歌颂”民国?

“歌颂”民国的作品涌现,是因为创作者对民国历史不够了解,片面地停留在媒体介绍,只感动于一些“精英”在动荡下坚守风骨,忽视了寻常百姓的民不聊生。对于民国的文艺创作,我们喜欢追求一种戏剧性、反差感,而忽视了历史真实性。

面对文艺界刮起的这股“民国旋风”,青年学者祝鹏程认为:“其中有大量荒诞不经的谣言。这些虚构的民国名人轶事是民国怀旧的产物,承担起了历史反思和娱乐消费的双重功效,寄托了中产阶级重新评价现代中国历史叙事的意愿,也表达了他们在社会转型期的不安与焦虑。在大众消费历史的需求下,关于民国的叙事越来越传奇化、娱乐化,很多荒诞不经的故事与情节由此产生。轶事的编造者们毫无保留地拥抱消费主义,历史反思因此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反思与批判效果,反而被娱乐所解构。”

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一个时代?

这就涉及史学的问题,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成立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所以,要让当代中国发展得更好,就“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对一个时代的评价,不应该孤立地看,而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有人总喜欢谈论几个盛世,但是即便在那些时代里,也有边疆战乱、阶级压迫,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放眼我们当下的时代,尽管也存在着些许问题,但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性改善,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对于时代的评价要全面、辩证、客观。

第四个问题,如何获得正确的历史阐释能力?

真正能潜心历史研究的人并不多,历史学越来越成为一个专门化的学问,但是大家对历史的热情从未消减,民间、普及型的历史研究从未中断。人人都爱历史,人人都喜欢在历史问题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如何才能拥有正确的历史阐释能力,这是个复杂而且严重的问题。

文扬认为:“当下社会是何种社会?当下之人又是何种心态?何种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何种意识形态?种种不同都直接左右着我们‘历史感’的形成。”也就是说,对“过去”的呈现,被当下深刻地影响着。一旦这个呈现不准确,不光影响受众对过去历史的正确评价,对“当下”而言,也失去了准确的坐标和参照。

文艺在塑造历史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家喜欢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小说、历史段子。但也显现一个问题,文艺对历史的塑造太过“随心所欲”。在对待历史阐释的问题上,尽管文艺想要积极参与其中,但可能受制于创作者知识水平、文化修养,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无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反而是夸大或忽略一些东西。一些文艺工作者如果从心底里否定这个时代,就算拥有再高超的创作技巧,创作的作品依然是无法让人满意的。

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掌握大量史料、有正确史观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和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进行创作,而不是随意篡改历史、映射当下。这需要与社科工作者进行密切的交流,一旦文艺对历史的阐释出现问题,也需要社科工作者及时修正。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同时与文艺、社科界代表座谈,因为两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动关系,尽管文学创作注重感性,社科研究注重理性,但在总体上看,它们都起到了“培根铸魂”的作用,应该相辅相成。

只有对历史,对当下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深入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