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给流落的中国文物“一个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李晓宏  2019年03月09日09:23

受家庭影响,李振中从小酷爱中国历史和文化,痴迷古典艺术和古董。2009年,全家搬到美国后,他开始有资金也渐渐有时间和精力关注中国古董艺术品收藏。英语教师出身的他又经营起美中科学文化体育中心,从事文教事业。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文物流落海外。在北美民间,不乏怀揣连城之璧而秘不示人的私人藏家。

“这些人,有的年事已高,子孙对其藏品兴趣稀薄;有的对世藏几代的文物不懂,手头需要用钱。他们成为我的主要‘上家’。”通过行家介绍,做国际贸易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的李振中进入收藏圈子,开始了他的海外中国文物收集征程。

有位82岁的女藏家精力不济,其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儿子对家传藏品并无兴趣。李振中闻讯后及时拜访。老人问他是做什么的,李振中回答说自己从事文化教育,并开设了一家博物馆,收购这些文物不是马上卖了赚钱,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这番话触动了老人的心思——想给祖宗集攒的珍宝寻觅一个理想的归宿,于是将珍藏尽售于他。

“收藏不独靠眼力,还有心力和脑力。”凭着一腔热血,李振中跑遍了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和澳门,包飞机、卡车,租轮船,几番风雨,几经艰辛。

为了收购几个明清瓷器,他曾开着小卡车去匹茨堡老收藏家马克·西尼尔家里,往返11个小时。为收购一对清代花梨木双龙戏珠龙柜和几幅张大千、郎世宁的字画,他同样驱车日夜兼程17个小时,往返加拿大多伦多的伦敦市。

就这样,从古董字画、官窑瓷器,到古家具、唐三彩,再到近现代名人字画、玉器、杂项等,李振中短短7年里收集了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和澳门8位大藏家的3000余件藏品。

“对于天涯海角的华人而言,经过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中国古老文物,绵延着我们独特的文化源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收集文物的过程中,李振中一点一点获得文化营养,从当初的兴趣使然,逐渐对流落海外的珍贵文物产生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文物是国家历史文化被世界认知的一个信使,也是一个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所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尤以英法美日四国的博物馆居多,而海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超过馆藏数量的10倍,目前海外文物梳理只发现了冰山一角。

如今,李振中想系统地整理一下自己最初只是凭着兴趣收藏来的宝贝。他把普林斯顿最古老的别墅买下来,作为私人博物馆,给收集来的文物“一个久居的家”。他出了一本书,接下来还将开设一个网站,向热爱收藏的美国人介绍这些藏品。他说,美国人看到中国的唐三彩、家具就已经震撼不已,我们应让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杰出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