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郭澄清和《大刀记》背后的故事

来源:德州新闻网 | 周坤 吕爽  2019年02月02日07:53

工作中的郭澄清

郭澄清(中)为创作搜集素材

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其出版40年余后,改变成电视剧再次面向观众。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大刀记》的出版历程却一波三折——

1月10日,迎着冬日煦暖的阳光,我们来到济南郭洪志的家中,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听他细说父亲和《大刀记》不为人知的历史过往。

“《大刀记》是我父亲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创作过程连同父亲的文学道路,以及这部小说的面世,真可谓一波三折。 ”郭洪志说,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山东省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首部献礼电视剧,根据长篇小说《大刀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1月17日与观众见面。在《大刀记》出版40年后,剧版《大刀记》将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经典。

《大刀记》的第一次夭折——

永远无法得见的手稿

尽管后来郭澄清凭回忆整理出版了《决斗》,但我们却再无从探知《大刀记》最初的真容

1975年,《大刀记》作为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唯一一部献礼长篇小说首次出版,后被改编成电影、评书、话剧、连环画等,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当年可谓“人人争读《大刀记》”。 “所有关于《大刀记》的记载,都显示其成稿于1971年,其实不然。 ”郭洪志告诉记者,早在1966年,郭澄清历时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暂定名为《大刀记》,已交由当时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并印出了清样,准备出版。“后来赶上‘文革’,不但没能出版,手稿也遗失。 ”可想而知,面对自己每晚在煤油灯下一字一句写出的手稿被毁,郭澄清当时何其心痛和无奈。20年后,他在病床上整理出了小说《决斗》,这部回忆最初版本《大刀记》内容的作品虽于1987年出版,但仍无法弥补郭澄清心中的遗憾。

1929年生于宁津县时集镇郭杲村的郭澄清,曾参加过济南战役。解放后,本可留在济南当官的他却主动请求回老家,干起了基层工作。

1952年,郭澄清开始写作,上世纪60年代初,他已凭借短篇小说《黑掌柜》《篱墙两边》《公社书记》和《社迷续传》获得优秀短篇小说作家的称号。1958年,郭澄清创作的歌词《北京的太阳暖心房》发表后,被谱上曲每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电台播放。1965年11月,郭澄清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青年作家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如果继续之前的创作道路,他会更早地获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可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和艺术追求的郭澄清,却转向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

郭澄清转型后的第一部作品《大刀记》就遭受了打击,然而他却在自己长篇小说的创作道路上坚持到底。郭洪志说:郭澄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守者,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大刀记》的再次夭折——

内部征求意见本印发,却没有完成出版旅程

郭澄清不得不反复修改,在自己坚守的文学理想和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痛苦前行

出身农家加上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得郭澄清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经历了“大跃进”和“3年自然灾害”后,深刻感受到农民困苦生活的他开始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转向对人性的关注。此时,“文革”开始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满心痛苦和失望的郭澄清看着身边的老干部被批斗,内心在滴血:不行!我要写部反映老八路、老革命精神风貌的长篇小说。

为此,郭澄清开始了《大刀记》的第二次创作。郭澄清冒险去看望和安慰那些挨批斗的老干部,并和他们畅谈革命史。 “回来后,我爸爸就跪在炕桌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奋笔疾书。 ”郭洪志说,那时候,他经常写作到天亮,可是整个人却精神焕发。

此时,郭澄清被安排到德州军分区和济南军区搞文学创作,后来又成为《奇袭白虎团》的剧组编创人员。尽管如此,他对《大刀记》的写作依旧痴心不改。1970年,他调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创作室主任。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仅在济南待了半年,他就向省委请了创作假,直奔老家继续创作。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农家土屋里,一张摇摇欲坠的八仙桌和一盏煤油灯伴随着他暑来寒往。

1972年,郭澄清带着新作《大刀记》第一部来到北京,但在当时“四人帮”的干扰下,经过反复修改后,当时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只印了200本内部征求意见本,发到全国各级文化部门进行审查。结果,百万字的小说始终没能通过审查,《大刀记》未能完成它正式的出版旅程。郭洪志说:“从北京回来后,他就在房前屋后种树,还说‘饿不死就行’。 ”如今,我们已无法揣测郭澄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只知道在“他总是一脸愁容,书稿写了撕,撕了写”的过程中,又诞生了《大刀记》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大刀记》的半夭折——

重新“编码”后出版

经过删减后的《大刀记》虽然出版,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但却无法完整表达著者本意

1975年春,全国展开了包括文艺在内的各项整顿工作,郭澄清和《大刀记》的命运又一次被改变。当年8月,当时的人民文艺出版社的领导严文井、屠岸、王致远及责编谢永旺等顶着重重压力,终于推动了全新的《大刀记》的出版。

“《大刀记》虽然出版了,然而读者见到的并非小说原貌。 ”郭洪志说。早前未能出版的内部征求意见本,即《大刀记》第一部,因为“不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要求”,被要求删除。在郭澄清的争取下,最终删减了17章后,作为1975年版《大刀记》的开篇,得以保留;第二部、第三部同样也有删减。尽管如此,一经出版,《大刀记》仍在全国引起轰动。

然而《大刀记》并没有给郭澄清带来荣誉,出版2个月后,《大刀记》被认定为与“文革”唱反调的作品,郭澄清被点名要求写批走资派的作品。回到老家的郭澄清不作任何理睬,继续修改小说《千秋业》。可在不断的催稿和施压下,在屈辱、气愤、恐惧中度日的郭澄清,1976年5月,年仅45岁就突发脑血栓,瘫痪在老家。

“爸爸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写一个歌颂‘文革’的字眼。 ”郭洪志说,当得知患病的郭澄清要被接到青岛疗养时,郭杲村的乡亲们都来送行,他们中有和郭澄清同吃住同劳动的朴实农民,有郭澄清创作过程中走访的老革命,在他们的眼里,郭澄清是为农民服务的好干部,是为人民利益写作的好作家。

疗养后的郭澄清再次回到老家,坚持创作。在卧榻的十几年里,他整理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写了《黑龙潭》《历史悲壮的回声》《笔》等长篇小说和长篇叙事诗《黑妻》等作品。因为偏瘫,他时常用嘴叼着笔杆写字,1989年,在去世前一个小时,躺在济南千佛山疗养院的他手中还一直握着笔。

千呼万唤始出来——

剧版《大刀记》今日首播

郭洪志说,剧版《大刀记》改编自1975年版《大刀记》,纵使无法全部展现父亲创作的初衷,但这是对山东文学和家乡人民的献礼

由山东卫视传媒、海润影视、德州市委宣传部、宁津县联合制作的电视剧《大刀记》,去年5月22日开机,8月29日杀青。这部反映冀鲁边区抗战的史诗巨制于1月17日晚在山东卫视首播。

“剧版《大刀记》不只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大刀记》出版40周年,我爸爸的创作生涯已经63周年。 ”郭洪志说。 《大刀记》当时小说发行400万套,连环画发行3000多万套,评书也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如今,这部洗礼了7亿人的文学经典终于被搬上电视荧屏。

作家手稿

郭洪志告诉记者,早在电视剧《闯关东》投拍之时,剧组曾有意将《大刀记》第一部中的故事融入其中,可他拒绝了。 “《大刀记》讲述的是冀鲁边区的抗战史,我想它应该更完整地呈现给家乡观众、全国观众。剧版《大刀记》改编自1975年版的《大刀记》,纵使无法全部展现我爸爸创作的初衷,但这是对山东文学和家乡人民的献礼。 ”他说。

说起父亲郭澄清,激动时,郭洪志会起身把郭澄清发表过的东西都拿出来,一一给记者翻看。而在这些“宝贝”中,存放最仔细的是厚厚的一摞《大刀记》手稿,“这既不是1972年版的《大刀记》,也不同于1975年版的,我也不知道这是哪一年成稿的哪一版《大刀记》。 ”郭洪志说。历经数十年的岁月,从郭澄清那工整的一笔一划间,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民作家的严谨和不屈。如今,郭洪志已着手这部完整版手稿的出版工作,计划今年五六月份发行。 “让完整版的《大刀记》与读者见面,我想这是父亲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他说。

《大刀记》中传达的大刀精神,不仅体现在郭澄清创作《大刀记》的过程中,也体现在他对自己文学理想的一生追求上,正如原省文化厅领导肖洪所说:“我想郭澄清是一名战士,他是作家中的战士! ”

而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更是给了郭澄清中肯的评价: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而且是历史、政治、经济、党的建设生动形象的缩影。 

(转载时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