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

来源:文汇报 |  王鹤鸣  2019年01月04日08:57

作者与鲁成龙合影(2016年11月)

佤族非遗文化传承人岩聪与子女,他们都能够背诵口传家谱(2017年4月)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阿勒村彝民收藏的绣片家谱

满族原始结绳家谱“子孙绳”

《巴图蒙克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始十九代家谱》首页

由口传家谱、实物家谱、谱单等类别构成的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家谱文化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少数民族家谱的整理和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其他方面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家谱当今更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

国家撰正史,地方编方志,宗族修家谱,此皆中华民族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文化基因。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等,是记述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的载体,蕴藏着大量有关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家法族规、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等方面的丰富资料,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主要依凭。

历时数千年的民间持续传承家谱活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习俗。除了汉族留下的大量家谱外,由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少数民族家谱,历史悠久,数量可观,类别多样,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中国家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家谱主要存藏于各公家图书馆和少数民族文化档案机构等单位,特别是散藏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寨村落。上海图书馆《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的抢救与整理》课题组曾赴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白山黑水稽谱源,大漠风沙追谱踪,崇山峻岭聆谱音,民族融合觅谱缘,对少数民族原始形态的家谱进行系统的田野调研。以下按口传家谱、实物家谱、谱单等类别,就少数民族家谱做一些介绍。

口传家谱

所谓口传家谱,就是心授口传流传下来的反映家族世系的家谱,这是形态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

这些口传家谱大多为连名家谱,即上一辈名字的后一二个音节,是下一辈名字的前一二个音节,这样既可区分辈分,又易于记忆,朗朗上口,便于流传。

我国彝族、纳西族、哈尼族、佤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山峦纵横、河流众多的西南地区,他们有着强烈的氏族观念与家族观念,至今仍保留着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

2016年11月18日,上海图书馆课题组采访了云南楚雄市彝族文化研究院,该院是1982年创建的专门从事彝文研究的学术机构,首任院长为著名民族学专家刘尧汉先生。30余年来,彝文研究成果累累。

座谈会上,几位在院内从事研究工作的“毕摩”向我们介绍了彝族文化的有关情况。“毕摩”为彝族文化的承继者和传播者,是彝族宗教祭司和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应邀参加彝族各种类型的礼仪活动,穿法衣,行法事,朗读各种经本,传承内容丰富的彝族文化,背诵各家族的口传谱系。

彝族“毕摩”鲁成龙,先祖曾居四川西北,系阿皮玛罗的子孙,为楚雄市树苴乡依七么村鲁氏第十三代“毕摩”传承人。鲁成龙应邀在自已开设的酒店门前草地上为我们背诵他自己家族的连名家谱。背诵时,内穿黑衣,外披毛皮斗篷,头戴法笠,手持法铃,口中念念有词,背诵得非常流利。其口传谱系为:

阿皮玛罗——玛罗多伽………——罗遮第——第墨呐——墨呐多——多者能——者能娘——娘峨眉——峨眉树——树铺哩——哩罗玛——罗玛迭——迭阿呐——阿呐兔——兔依伽——依伽奔——奔把腊——把腊谢——谢呙背——呙背提——提纹呢——纹呢嘎……

鲁成龙为62代。

彝族不仅依靠“毕摩”传承各家族的口传谱系,一般彝族家庭也保留着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

2016年11月23日中午,在前往云南泸沽湖女儿国途中,课题组成员与宁蒗县文管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共进午餐,席间谈到了少数民族口传家谱等问题。在座的县文管局局长张达峰脱口而出:“我家也是有口传连名家谱的。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抓住机遇,请张达峰在宁蒗县图书馆阅览室介绍自己家族的连名口传家谱。

张达峰说:他家是属于大小凉山的黑彝,姓瓦扎,他的彝名叫“瓦扎马加”,解放初,瓦扎改为张姓,于是他起了个汉文姓名“张达峰”。瓦扎家族有70多代,他能背诵18代,说着,就流畅地背诵起来:

瓦扎阿霍——阿霍俄足——俄足甘此——甘此阿醋——阿醋井都——井都阿成——阿成比你——比你思顶——思顶阿紫——阿紫工你——工你阿史——阿史伍都——伍都乌多——乌多拉玛——拉玛子迁——子迁伟农——伟农马加——马加子恩

其中的17代“伟农马加”是张达峰本人,18代“马加子恩”是他的儿子。

口传家谱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张达峰介绍:自己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背诵本家族的世系,凉山彝族男子都将背诵本族系谱作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张达峰还说:“别人一听我们的始祖从‘瓦扎’开始,就知道我们属于彝族哪一支了。”

2017年2月17日至24日,由上海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和云南丽江市玉龙县图书馆在上图共同主办了“圣灵之光——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与丽江古代绘画展”。纳西族的祭司称“东巴”,“东巴”阿恒东塔,汉名叫和丽军,他为我们背诵了家谱《颂祖先经》:

美汝恒古——恒古拉古——拉古楚楚——美汉楚楚——楚楚楚于——禁于几于——几于子于——子于崇于——崇忍利恩——利 恩 诺——诺 白布——白布哦——哦嘠来——嘎来寸——美汝和——美汝杨——美汝树——美汝麦——和伟布者姆——阿楚那迪——阿红于茸于咪——白扬特扬子——好 八 张——英 嘟恒——东嘎阿塔姆——个玛斤嘟玛——……——和玉发高嘟肯命——和玉才闲哪咪——阿普丁当阿普高甲——阿普斤斤阿甲甲高恒——阿普和七阿四咪——阿普多高阿普古支——阿普哪——姆答阿普阿汝——阿普和天宝阿普甲高咪

被称誉“雕刻大山”的哈尼族也是一个善于保留口传家谱的少数民族。哈尼族的祭司称“摩批”。2017年4月17日,我们在云南红河州博物馆展览厅采访了云南红河州绿春县“摩批”龙元昌。穿着哈尼族服装的龙元昌向我们介绍:他1956年出生,红河州绿春县大兴镇龙丁村人,是土生土长的哈尼族人,高中学历,喜爱哈尼族传统文化。

龙元昌说:我们哈尼族几乎家家都有家谱,我祖父、父亲是乡官,我12、13岁读小学时,父亲就教我背家谱。龙元昌的家谱,神谱有12代,人谱有48代,神谱只有在举行一定的仪式时才能背,所以,他当天只背诵了48代人谱:

苏米语——语退雷——退雷宗——宗咪烟——咪烟恰——恰 提 实——提 实力——力 保 本——保 本伍——伍 木 然——木 然撮——撮 莫 语——莫 语咀——咀 孔 伍——伍 里飘——飘 莫 躲——莫 躲谈——谈 多 数——数 莫作——莫作娘——娘松——松古——古许——许马——马处——处土——土呸——呸觉——觉斗——枇木——龙仁——仁昂——昂洪——洪汝——汝高——高才——才嘎——嘎黑——黑伟——伟然——然黑——黑鲁——鲁苗——苗鲁——鲁沙——沙者——者普——普波

龙元昌说,在父子连名谱中,他的名字叫波忠,属49代,儿子为50代。据他介绍:“哈尼族家谱,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才背,平时不可以背。”背家谱其实是为亡灵指路,将历代先祖名字告诉死者,让他们记住自己的祖先是谁,回到祖先那里去。这个过程也就是念“指路经”。

2017年4月13日,我们来到云南省佤族历史文化传承人岩聪的家里采访。岩聪是佤族的祭司,称“巴猜”。他中等个子,穿一身玄色服装,头上包扎一块黑布,颈上戴一个银圈和一个装饰有牛头的挂件,赤着脚,脸色红通,下额留一束花白胡须。据他自己介绍,这束胡须是作为“巴猜”的一个象征。

岩聪在墙四周挂满各种音乐器材的房间内接待我们。他是个能人,墙上挂的锣、鼓、笛、琴等76件乐器,均为他本人制作。岩聪介绍了自己家族的情况。他的爷爷是佤族的头人,在马撒一带管理七个村寨。佤族十分重视家族世系的传承,佤族没有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背诵自己的家

族世系。他也应我们邀请非常流畅地背诵了自己的家谱:付、聪、章、松、肯、乐、相、雷、车、听、朋、盖、平、克、克勒、揑娘、生、吹、冷、很、配、额、司感、司岗、里……共29代。其中“聪”是他本人,第28代,“付”是他的儿子,第29代。

岩聪背诵的口传家谱与彝族、哈尼族等的口传家谱明显不同。一是彝族等口传家谱一般是以始祖为第一代,自上而下延伸,直到最后的世系代数,而岩聪背诵的佤族口传家谱是逆反上推口传家谱,即从本人或其子算起,一代一代往上延伸,追溯到最老的始祖或始迁祖。二是彝族等口传家谱一般是连名家谱,而上述佤族岩聪家谱世系,显然是不连名的,这样背诵记忆传播要困难些。

岩聪告诉我们,他是1960年出生的,到5岁的时候,他爸爸“章”就开始教他背家谱,不断背诵,家族世系就一直印在脑子里。我们问他,有没有教自己的子女背诵家谱?他回答:他有一个女儿,今年12岁,一个儿子,今年11岁,女儿8岁时,他就开始训练她背家谱了。岩聪的两个孩子从附近读书的小学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来到我们采访现场,非常流利地为我们背出了29代家谱。

我们采访过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的口传家谱传承人,年龄一般在四五十岁,他们都十分担忧口传家谱的传承后继乏人,因他们的子女很少愿意继承父亲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而佤族文化名人岩聪的子女在父亲的教育下,却能继承父辈崇祖祭宗的传统,传承家族的世系,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国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因此,今天所保存的高山族家谱皆为口传,大多由部族首领或头目口述,然后由整理者记录并经后期加工而成。《台湾高山族系统所属的研究》一书中所收录的309份世系资料,全系口传家谱。其中,父系社会的泰雅、赛夏等族群,其口传家谱实行的是“亲子连名制”,即儿子名字后面一般连上父亲的名字,女儿的名字后面则连上母亲的名字。

除了彝族、纳西族、哈尼族、佤族、高山族外,我国怒族、白族、羌族、苗族、傈僳族、普米族、拉祜族、独龙族、景颇族、基诺族、布朗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都流传和保留有心授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

实物家谱

所谓实物家谱,就是以某一物体作为记载家族世系、人口的载体,这是少数民族家谱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家谱。遗留当今的少数民族实物家谱主要有结绳家谱、猪下颌骨家谱、绣片家谱等类别。

满族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具有采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载本家族世系、人口的文化习俗。这条绳索满族称其为“子孙绳”。吉林长春九台市胡家乡小韩村石氏宗族至今仍保存这种古老的“子孙绳”的文化习俗。

满族尚西。在族长石文继家西墙的正中位置,挂有祭祀先祖的“祖宗板”,又称“祖宗龛”。在“祖宗板”旁边的墙角上,挂有棕黄色的装着“子孙绳”的“子孙口袋”,又称“锁口袋”,俗称“妈妈口袋”。

满族人家平时将“子孙绳”放在“锁口袋”中,遇重大节庆或家族生子、新房上梁等喜庆大事,要将“子孙绳”取出挂起来。

2016年9月15日上午,课题组采访时,石文继等专门从“锁口袋”中取出“子孙绳”,向我们展示。据他介绍,“子孙绳”又名“索络条子”,是一条由黑、白、蓝或黑、白、黄三色线拧成的绳索,每年农历十月或十一月时,先要祭祖,族人将家谱供于西墙的“祖宗板”上,摆上供果,烧香拜祭。再从“祖宗板”旁边墙上的“子孙口袋”取出“子孙绳”,自西向东,从“祖宗板”挂到东面的墙上,或屋外的柳枝上,约有20米长。

过去一年家有添丁,如果生育男孩,就在“子孙绳”上拴一个小弓箭,如果生育女孩,就在“子孙绳”上拴一个红色或黄色等彩色布条,隔代之间会用猪的后膝骨隔开。

石氏宗族这条“子孙绳”已有200多年了。这条“子孙绳”就是石氏家族节日敬宗祭祖的实物家谱。

东北的鄂伦春人,也一直保留有结绳记事的习俗,他们不但用打绳结的方法来记数,而且用打绳结来记录自己的世代。一直到17、18世纪,他们还在马鬃绳上打结以表示每一家有几代人,有3代就打3个结,有5代就打5个结。他们对这表示世代的结绳非常崇拜,一般都把它挂在自家房子的木梁正中。这种打结记录一家世系的马鬃绳,就是他们原始的家谱。

锡伯族也有类似的结绳家谱,称“喜利妈妈”。他们在屋子对角拉一条长约两丈的丝绳,锡伯语叫“喜利”,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箭袋,每生一女添一小吊床、小布条,而增添一辈人就系一块羊背式骨。这样一代接一代,从不间断。后辈对自己先祖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由上述满族的子孙绳、鄂伦春族的马鬃绳、锡伯族的丝绳可看出,这些结绳家谱已具有家谱中“血缘”和“世系”两个要素,同口传家谱一样,是中国家谱最原始的形态,是中国家谱最原始的实物家谱。

生活在四川黑水县色尔古藏寨的嘉绒藏人则以猪下颌骨这种实物来表达自已尊崇祖先、牢记世系传承的情感。所谓猪下颌骨家谱,就是用排列在门楣上首的猪下颌骨来记述家族世系的实物家谱。

据调查,色尔古藏寨有150多户人家,历史上较有地位的土司、头人等,其门楣上首一般都挂有猪下颌骨。一块猪下颌骨代表一代,门首上挂几块猪下颌骨,表示本家族世系传承已达多少代。如白金特,他是色尔古藏寨土司的后人,2015年我们前往采访时,他已45岁,他家门楣上首悬挂两排共38块猪下颌骨,表明他的家族从西藏阿里地区迁到色尔古藏寨已有38代,他是家族第38代传人。这些猪下颌骨必须是没阉割过的公猪,表明尽管色尔古藏寨嘉绒藏人生活习俗中尚有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留痕迹,但社会生活中男子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阿勒村彝民也藏有家谱,但他们的家谱不是写在纸上,而是绣在色彩鲜艳的“绣片”上。“绣片”上绣了若干朵鲜花,并且有一条“根”,“根”按一定方向蔓延,表明这个家族的“根”在何处,是按照一定的迁徙路线,经过若干代到达中村乡阿勒村的。这个“绣片”保存了彝民对列代祖先的记忆,也是一种实物家谱。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区域调研,或许还能发现若干新的颇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实物家谱。

谱单

所谓谱单,就是从本家族始祖或始迁祖开始,将历代家族成员按世系先后次序或按分支世系先后次序用文字平列记载在一幅或几幅纸、布上,包括姓名、任职等内容。平时收藏起来,逢时过节挂在中堂或平摊在长桌上进行祭拜。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流传和遗存有谱单,以这种形态来揭示本家族历代世系成员的简况。

2016年9月14月,课题组采访满族纳齐布录后裔赵东升保存的《乌拉纳喇氏谱单》,这份谱单称得上是满族谱单的代表。

赵东升是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的兼职教授,任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虽年至耄耋,但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据他介绍,他的家族一共修过六部满文谱单和一部汉文谱书,最早可追溯至清顺治年间。“文革”时期“破四旧”,毁了其中六部,如今剩下唯一的这份满文谱单《乌拉纳喇氏谱单》,是光绪末年所修,记有15世代,200多人。谱单长约2.5米、宽约2米,整体呈宝塔形。

赵老说:“文革”时,这份谱单被糊进别人家的天花板,才躲过一劫。如今,他主编的《乌拉纳喇氏家谱全书》,则已成为一册内容丰富、稍具规模的书本家谱了。采访之后,赵老将《乌拉纳喇氏家谱全书》赠送上海图书馆作为馆藏。

蒙古族也有以谱单形式书写家谱世系族人姓名、简历的文化习俗。2016年9月12日,我们采访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已从事30多年蒙古文献研究的流通部主任、研究馆员伯苏金高娃。高娃一看就是蒙古族人——金黄的头发、圆圆的脸庞、高高的颧骨。

在图书馆,高娃向我们展示了“镇馆之宝”——伊克昭盟

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在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巴图蒙克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始十九代家谱》,共72幅谱单,每幅高88厘米、宽46.4厘米,各幅之间有骑缝章,防止拼接错误。

谱单刊载:凡新生的子孙名字用红字写在谱单上,去世后则用墨笔描成黑字。改名时,用黑笔将新名写于纸条上贴在旧名之上,表示此人已改名。

由72幅谱单构成的《巴尔斯博罗特始十九代家谱》,在篇幅上称得上是中国谱单之冠。

经高娃推荐,在远离沈阳市6小时车程的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我们看到了《喀喇沁左旗王爷乌梁海氏家谱》谱单,这份谱单的原件已被封存,复制品足足占了档案馆一整面墙。

喀左县档案局副局长计晓丹(蒙古族)介绍说:《乌梁海氏家谱》长约8米、宽约1.8米,以蒙古文按宝塔形写于宣纸上,记录喀喇沁左旗王爷乌梁海氏家族时间从清朝天聪九年(1635年)起,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止,谱单上可辨认的共有14代,计1920人,其中,塔布囊(蒙古语,意为驸马)1049人,扎萨克(旗长)13人,郡王1人,贝勒3人,贝子2人,镇国公4人,卓索图盟盟长4人,内务府大臣1人,理藩院大臣8人,此外还有御前行走、协理、辅国公、喇嘛等等。

《乌梁海氏家谱》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末代驸马图琳固英家族的谱单,记载了近300年的蒙古历史,完善了蒙古族1000年的历史追踪,填补了蒙古政权及元顺帝之后蒙古王朝沿革研究的空白。这份家谱现已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谱单丰富,而位于西南地区的傣族谱单也十分精彩。

2017年4月20日上午,课题组在云南盈江县图书馆馆长冯乾宁等陪同下,来到盈江县档案局。根据我们的要求,管档案的同志先后取出了四件有关傣族谱单的档案。

其中一件《历代宗图》,家谱世系白缎墨书,长约120厘米,宽约80厘米。中间为一世祖希忠国,生二子曩恋、曩列,即二世祖希曩恋、希曩列;曩列生三子,即思忠、思平、思美,为三世祖,……先后共列15代。谱单右上首刊有谱序,简介明初洪武二十三年希忠国随丞相前往云南腾冲一带,征剿立功的情况。

另一件《干崖宣抚司刀氏傣文家谱》则是一份傣文横书的谱单,长60厘米,宽30厘米,计24页,页23行,行间间有汉文墨批30余处,如“南京上元县”、“郗忠国”等字样。

综上所述,由口传家谱、实物家谱、谱单等类别构成的少数民族原始形态家谱,生动形象,色彩绚丽,类别齐全,资料丰富,文化厚重,价值巨大,它们以自已鲜明的民族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家谱文化的内容。

特别是,少数民族家谱记载了中华民族如何形成的第一手资料:一些少数民族家族受汉族文化影响并逐渐汉化,成为汉族群体的组成部分;一些汉族家族由于各种因素融合到了少数民族中,成为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融合。少数民族家谱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中华各民族如何在历史上彼此接触、混杂和融合,逐渐形成今天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中华民族。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少数民族家谱的整理和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其他方面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原生态的家谱当今更面临失传消亡的危险。近几十年来,世袭传承口传家谱的“祭司”越来越少,口传家谱后继乏人,实物家谱、谱单等大多深藏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崇山峻岭,山寨村落中继承、保留这些原生态家谱的一些老人,越来越为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传家宝即将失传而万分忧虑。

少数民族家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对这份文化遗产,要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规划,深入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寨村落,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整理,这对于完善中国家谱文献的宝库,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为上海图书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