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八小时写完一部乐曲,三天后登台演出 跨学科现场写作让音乐更加天马行空

来源:文汇报 | 吴钰  2018年12月11日08:44

八小时内现场谱写一部打击乐与钢琴二重奏作品,三天后在音乐会上演出,小作曲家能否胜任?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主办的第三届音中奖全国作曲比赛作品,获得了业内极高评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表示,现场作曲时间有限、比赛中的打击乐器通过现场抽签选取;选手仍完成了结构、层次、情绪各方面都较为完整饱满的作品,显示出了对乐器音色特征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优秀的作曲功底。

评委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介绍,除了预先准备的参赛作品,设置现场写作环节属于国内首创。其能够尽量排除专业老师的指导影响,更真实地反映选手的水平。“现场八小时写就的作品中,最长的有六七分钟,相当于一部完整的音乐小品。连夜打谱后交由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的小演奏家,由他们三天内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小作曲家和小演奏家在三天中只有两小时的沟通,就迎来演出。这样的设置‘任性’而残酷地考验了作曲教学的积淀,也考验音乐教育中跨学科的交流与磨合。”上音附中作曲学科主任强巍昊教授介绍。

“打击乐的形式和音色非常丰富,但在中国发展较晚。直到近20年,传统打击乐才进入专业音乐学科课程体系。中国作曲家的打击乐作品也比较少。”强巍昊表示。在前两届音中奖比赛分别以弦乐和民乐为主题后,本届特别选取打击乐为主题,旨在开发小作曲家对音乐的理解,开拓中国音乐界的未来视野。“音乐的核心体系是节奏,孩子们有了对音高的把控,还要靠节奏的组织将音乐完美呈现。”

选手的年龄不过十七八岁,作曲技术上还有不足之处,却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不少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原创作品中,尝试中国民族打击乐与西洋打击乐的交叉融合的《多面体》、使用空灵鼓独特音色表现《楚辞·九歌》古老传说的《山鬼》等;大胆的配器组合和情绪变化幅度,让赵曦、刘晖、郭萌黎、唐建平、高为杰、郭文景等受邀担任评委的国内一流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赞不绝口。

“此次以打击乐器作为主体,要求参赛选手对打击乐器需要更多研究,因为相比传统音高乐器,打击乐器大大拓宽了,这也提升了打击乐在创作教学中的地位,特别是要求师生对非常规打击乐器有着一定的了解,从而达到通过赛事促进教学的作用。”徐孟东说。作曲家高为杰点评获奖作品形式多样,一等奖作品尤其以十二音技术将打击乐音高乐器和无音高乐器的音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进入决赛的十部作品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上海音乐学院杨茹文教授表示,比赛推动了优秀打击乐作品创作的诞生,希望未来能以比赛促进教学,吸引中国作曲家未来更关注打击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