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二届老舍戏剧节举行“城市·戏剧·人”研讨会—— 戏剧可以为城市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来源:文艺报 | 徐 健  2018年12月07日08:28

《老舍赶集》

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演)策划发起、天桥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第二届老舍戏剧节日前落幕。自9月7日开幕以来,50天的时间里,共有11部中外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戏剧论坛、戏剧工作坊、剧本朗读会、主题展览等一系列延伸活动也以不同的方式拓展着戏剧节的影响力。老舍戏剧节并不只演出老舍先生的作品,“呼唤戏剧文学精神”是这个戏剧节独特的艺术标识,也是其选择剧目的重要标准。从此次演出的作品看,不管是陕西人艺的《平凡的世界》、香港话剧团的《亲爱的,胡雪岩》、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的《酗酒者莫非》等,还是巴黎城市剧院首次访华演出的《围城状态》、圣彼得堡科米萨尔日芙斯卡娅话剧院的《日瓦戈医生》,都是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基础,同时又以戏剧文学观照当下现实的优秀作品。当然,在文学之外,老舍戏剧节还有一个重要的理想就是希望以“戏剧”这一独特的艺术语汇让世界了解北京、认识北京、热爱北京,以老舍先生作品中的历史精神和时代愿望自警,打造具有城市发展的文化符号和标志性形象。的确,老舍戏剧节的主办,让戏剧与北京、戏剧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也在悄悄地建构着人的精神和记忆。日前,一场以“城市·戏剧·人”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文化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着重围绕“城市与戏剧”、“戏剧与人”的关系,从城市文化遗产、历史记忆、建筑空间、戏剧功能等不同角度展开碰撞与交流,探讨新时代城市文化发展和个体心灵的共生模式。

“有人说,剧院是城市的精神城堡,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看它的剧院就知道了,而剧院是戏剧的载体,寄托了人们对于文化资源的渴望。”谈及戏剧与城市的关系,导演、戏剧教育家林荫宇如是说。在她看来,戏剧这一文化资源彰显了城市的开放襟怀,可以为城市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经年累月上演的剧目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城市人的面貌,最终凝结为城市的气质和格调。同时,城市需要戏剧来提高艺术品位,戏剧营造的文化氛围是流动的,通过满足个体细致微妙的情感需求,去容纳每一颗城市人包罗万象的心,形成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内化为城市自身的格调与文化名片,这也是一座城市的核心文化竞争力。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认为,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是可以通过建筑反映及彰显的,剧院是建筑中的瑰宝,是硬件中的文化符号。沈林曾走访德国、美国、丹麦、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著名剧院,他从剧院的建设切入,谈到了剧院这一瑰宝如何赋予城市独特的气质。“一个城市的辉煌和生命绝不仅仅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有没有可以让人称道的文化载体,能否用这一具象化的载体去丰富城市的内涵。而剧院承载了人的精气和神韵,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纵观世界著名建筑的建设历程,它与城市气质相互成就、形成共鸣、一同生长,有着书承历史与未来的功效。”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彭涛曾经以评委和嘉宾的身份亲历了国外众多戏剧节。他表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几乎每个城市都办过戏剧节,甚至一个城市办有多个戏剧节。戏剧节为城市文化品牌赋能,有的戏剧节已经成为城市乃至国家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的窗口,比如英国的爱丁堡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举办戏剧节不仅能给城市市民带来精神享受和情操陶冶,还能直接与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乃至城市文化氛围形成互动,最终沉淀成为城市文化品牌形象。

导演易立明谈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透过戏剧艺术的发展史来观测,如宋元之际勾栏瓦肆场地的兴起,明清戏剧文化向着繁盛期迈进。同样,寻根之旅、回故乡之路也能够通过戏剧的车辙来循迹,而以“戏剧”这一手段构建文化事件背后的文化记忆,就是最好的寻访路径。“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易立明认为,作为文化的一个基因,对戏剧文化的保护及传承,理应是找到“回故乡的路”和“记住乡愁”的重要内容。“戏剧文化所构筑的文化生态体系,衍生的文化生活状态,形成的有人、有生活、有滋味的文化部落,都是文化寻根有力的佐证。”作家肖复兴也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包括戏剧在内,都是人们对它生活、成长的这座城市的一种怀旧的情感。“没有怀旧就没有艺术,失去的恰恰是宝贵的艺术财富。让我们好好对待我们今天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北京这座城吧。”

“戏剧与城市都是人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表示,戏剧要以人为中心、要以人为目的、要以人为表现形式,任何时候都要关注人的存在价值、理想,乃至人的生存困境等,戏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表现人的深度和高度。在马也看来,文本蕴含人学精神,舞台表现人学风景,由文本、导演、演员和剧场共同发力,才能够创作出抵达人心、触及人道、直击人性的戏剧作品。同样,城市也是人学的范畴,城市中的人、环境及发生的事件,都和“人”息息关联。戏剧与城市的未来和发展,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此锻造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