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明|钟明全:中国奇迹
二十、中国特色
1984年6月30日
邓小平阐述
并论证
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在粉碎四人帮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正确的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中国不搞社会主义
而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是不是
也能够站起来
中国是不是
也能翻身
邓小平接着说
让我们看看历史吧
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
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
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
中国现在还是会
四分五裂
没有独立
也没有统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小平继续分析回顾马克思主义在建国后对中国的影响
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
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
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
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
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
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
小平继续设问和回答
人们说
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
我们说
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
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
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小平因此归结
所以我们多次重申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马克思主义
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什么叫社会主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邓小平继续探究
马克思主义
最注重
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是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
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沿着这个思路邓小平继续思考中国的道路
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
走什么道路
才能发展生产力
才能改善人民生活
这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
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起来
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问题
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再过二十年三十年
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
不是诗人的诗人
却道出了
诗人也难以说出的话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的道路
历史和现实
告诉我们
不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革命和建设都不能成功
总设计师不断总结提炼
如果说构想
这就是
我们的构想
我们还要
积累经验
还会遇到新问题
然后提出新办法
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的
走了五年半发展得不错速度超过了预期
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
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代一代领导集体一代一代拓荒者
沿着伟大构想
美好蓝图
坚定不移
在实践中总结
在总结中丰富发展
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的四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让中国奇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开花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