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饱含干预现实生活的巨大激情 ——《刘宏伟中篇小说选》读后

来源:文艺报 | 侯平章  2018年11月29日08:37

《刘宏伟中篇小说选》共选有15部作品,读完后,我认为刘宏伟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70后”作家。他有深漂、北漂的独特人生经验和风趣幽默的文笔,他的作品记载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史,精确恰当地描述了大时代变迁过程中,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读《前期》时,我自然地把作品所涉及的主要人物的生活背景,与同是“70后”的作家滕肖澜、薛舒、徐则臣等的作品和写北京生活的荆永鸣的作品形成参照。他们写的都是人的命运和日常喜怒哀乐之间的关系。刘宏伟对生活精细、微妙的把控和还原,对当下流行生活的反思更让我在阅读中体验到都市生活中的陌生感、情感的脆弱和迷茫。《前期》将时代流行的糖尿病所产生的错误诊断进行空间叙事,把这一特殊生活背景作为关注和观照的焦点,采用密集式的书写,这不但需要勇气,更要有娴熟的艺术技巧。

刘宏伟的小说灵感大都来自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活小事,他通过观察编织出故事,从小事中发现生活的哲思,建立自己的城市生活伦理。《前期》写出了非婚生活的各种微妙和情感波澜,《死机》写尽了隐婚所面对的各种酸甜苦辣。《耳光响亮》则透视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追求。危锋为了心爱的明天,经历各种刁难,哪怕是在新婚的喜宴上挨一记响亮的耳光,也在众人的劝说和阻拦下忍耐过去了。既为了自己,也为了明天,体现了大丈夫的能屈能伸。

刘宏伟小说语言叙事的仿真性极强,极富生活质感。在可读性的文字背后,有一种对纯文学立场的坚守。在风趣幽默的背后,有作者的忧思;残酷的背后,有温情;绝望的背后,有希望的微光在照亮来路。

在读《一堵墙》时,我就想到有关六尺巷的古老故事。只是《一堵墙》有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时代意义。因为三峡移民,原地向后撤退,修建移民房,自然就有了规划和私欲之间的故事发生。刘宏伟没有止于故事本身,他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乃至于对人的灵魂的关怀。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让小说的结局变得意味深长。那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写法,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关切个体生存经验的叙事,也使得刘宏伟的小说有了散点透视的特点。在《全“剩”时代》采取的是流动视角,而《先这样活着吧》则以江小鱼为主线展开家族叙事,完成对一个时代的书写。看起来时间跨度不长,其生活的无奈和艰辛却一览无遗。《皆大欢喜》中,人们各自在无望的希望中进行种种努力,绞尽脑汁地向梦想的现实生活靠近,看起来皆大欢喜,其实都输在了人生的天平上。小说在希望与绝望的相互交织中,互相抓扯,互相推进,互相缠绕,在绝望的底色上又抹上了一线希望的光亮。好作品都有作者所赋予的“人间情怀”,只有怀着大爱和悲悯之情的人,以自己的寂寞孤独在喧嚣和浮华的生活面前,坚持和坚守着在文字王国里的嬉笑怒骂和风趣幽默来面对尘世。《碎日子》以盛彩的死开头,采用回忆的方式展开叙事。小说中全部都是些庸常的琐碎之事,但正是这些琐碎之事对时间的消磨和对人的精神构成的挤压,令人触目惊心,不知不觉间就将人生逼到了崩溃边缘。刘宏伟怀着悲悯的情怀,对这种庸常小事进行了精准还原和重新解构。这种以小见大的书写,诠释了人生中人性的大主题。

《眼睛牙祭》虚构了一个特别的人群,危小宝、“小波浪”“大圆圈儿”等。现实生活与性的本质需求,在公交车上一张只能坐三个人的长椅上演。虽然危小宝的观察过程和回忆过程都是尴尬和无奈的,但是他们之间在精神的向度上是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刘宏伟在人物的空间化塑造上,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把人物的形象和动作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很像辛格的《巴士》,从不同的生活侧面,揭示社会的复杂和微妙。《眼睛牙祭》虽然写的是当下,但是却在浑然不觉间写出了当下瞬息万变转眼即逝的历史时间。时代变化之快实在是让人难以抓住和把握。仅就这一点来看,刘宏伟的小说是不简单的,也是了不起的。

刘宏伟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和对时代生活的拿捏,都来自于对生存境遇的深刻洞察。由当下现实体验达到发现整个生活的缺陷和不完美,让读者思考和反思,作品中饱含着敢于干预现实生活的巨大激情,这应该也是刘宏伟采取全视角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