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向媚俗创作倾向说“不”

来源:文艺报 | 齐雅丽  2018年11月26日08:3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但有的作品“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现在一些文艺作品里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媚俗。具体表现各式各样,包括文学创作、影视作品、舞台表演等,都能看到媚俗的现象。

比如,在一些作品中,人物语言粗俗、低俗,或是刻意用方言说一些不文明的民间俚语,究其原因,作者或创作者的初衷竟然是追求舞台、剧场效果,用这些语言博受众一笑。更有甚者,认为这样才接地气,有生活。诚然,一些平日里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在公共场合无特定对象时,表演者逞一时口舌之快,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众众多,好之者与恶之者,拘泥于人群,好之者可以藉此放纵,恶之者也无法表达真实感受,于是人云亦云,从众了事。这样的剧场效果或群体效应,应该是虚假的,并不代表受众的真正认同。

还有,一些所谓的“真人秀”表演,游戏化,肤浅庸俗,缺乏基本的内涵,缺乏起码的示范引领和教育意义,甚至没有最起码的观赏价值,只是利用一些“明星”的颜值和名气,吸引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追逐、观看;一些综艺类节目对话互相戏谑、责难甚至吵闹,以期制造一些“热点”,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聚焦,但其中内容仅仅只适合在市肆或私下场合进行,在公众场合将原本应该“私有”的东西泛滥,实在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作品,以不诚实、不认真、“戏说”、“穿越”、“无厘头”等态度,对受众不恭不敬,涉嫌强行推广个人价值观。对舞台、荧屏、书卷都是一些大不敬的现象。

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以作态取悦受众的行为,甚至是有意迎合、巴结庸众,低级趣味的艺术行为。媚俗也就是把受众的心理体验压缩在了一个狭隘、浅薄的表层空间,使艺术失去了原有的深刻理性和美感,使受众失去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深度,远离了崇高和责任。

媚俗会扭曲创作者、表演者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受众的价值取向。它可以使得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失控,从而导致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善恶两极的同位合一。一些制作单位、创作者、表演者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在“眼球经济”的招摇下,过分追求娱乐化,以名人猎奇、搞隐私曝光等,使得低俗的、恶俗的、庸俗的低趣味的媚俗现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津津乐道甚至于期盼,这就使得正常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偏离正确的方向,忘记为什么出发,从而无所适从、不知其终。

媚俗会降低受众的审美标准,损害受众的审美愉悦。受众的审美标准既有自身修养确立的成分,也有在审美过程中被影响所形成的。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欣赏能力,不断提升审美标准。而媚俗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对于受众是严重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这样的作品非但不能提升受众的欣赏水平,还可能放逐人潜意识里的不良因子,进而导致受众在温水煮青蛙中慢慢沉沦。从根本上讲,受众是无辜的,接受是被动的,创作者、表演者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给受众,受众就得接受什么,一些创作者以媚俗来取悦受众,但受众主观上并没有接受的欲望,一厢情愿的“塞给”,只能造成受众的“被接受”,天长日久,受众实际上成了不负责任的创作者的受害者。

媚俗会影响艺术的整体进步和提升。媚俗的艺术创作把劲用在了歪道上,一味主观揣摩受众的心理,迎合一些低级趣味,势必使正常的艺术创作误入歧途。这样生产艺术产品,创作方向走偏,创作趣味降低,创作过程也会偷工减料甚至投机取巧。我们知道,艺术本身有它的使命和创作规律,创作者应该遵循艺术规律,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地下苦功夫,丰富艺术作品内涵,提高艺术作品质量,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时代的检验、人民的检验,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市场化,更不能单纯追求受众的简单、浅层呼应,追求一时的票房效果。不端正艺术创作指导思想,把媚俗作为出发点,只能生产出短命的、快餐式的艺术作品,遑论进步和提升,反而有可能是一种倒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端正创作的指导思想,锤炼创作作风,提高创作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文艺为人民的思想。

要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是创作者必须要真正了解的。要想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就不能满足于所谓收视率、上座率、购买数这样的看似客观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即便真实,也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需要创作者深入到人民之中,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参与其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交心交友,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人民”,才能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

要从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的营养。人民群众的生活绝不只是简单普通随意甚至是被认为下里巴人的,高手在民间,营养永远在土壤里。我们的创作者只有扎根泥土,才能被自然和社会的营养所滋润和哺育。只有真正了解民间文艺、乡土人情,了解了火热而又不断前进变化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真正汲取营养。具有了一定理论修养和表演素养的创作者、表演者,一定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到人民群众中去,虚心学习求教,方能丰富和提升自身的创作和表演。这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重申这一点,是希望这一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我们的艺术创作,只有真正融入人民,扎根土地,才能更加接地气、合民意。摒弃“媚俗”,一心为民、爱民、亲民,才能真正发展人民的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