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掘土和泥捏出老北京人生百态 

来源:北京晚报 | 谢昀廷  2018年11月16日08:05

11月10日,为期四个月的“冬至·泥塑·老北京故事”改革开放四十年·北京民俗泥塑收藏展在西城区月坛华方艺术中心开幕,120余件栩栩如生的泥塑均来自于展览总策划人黄殿琴近二十余年的收藏,生动还原了地道的老北京生活。

展厅里浓厚的老北京市井小人物的生活场景、民俗,感染、感动着每一个观众。为中老年朋友唤起儿时的记忆,为青少年朋友寻觅父辈们过去的生活场景带去畅想。

塑进泥巴里的胡同风情

凝视着展台上这群形态各异的匠人、艺人、老人、孩子……这些泥土人物仿佛复活了,在对你眨眼,在跟你说话。120余件形态各异的泥塑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效果,让走进展厅的人们叹为观止。“样子很土,灵魂很酷。”循声望去,两位观众正对着书画家郑山麓的这幅题字抒发同感。

“它们活着,每个灵魂都活着,跟我生活了二十年了。创作这批作品的泥塑匠人生于胡同长于胡同,《茶馆》、《喜脉》、《母亲的磨盘》、《拉车》、《良心经营》……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梦想,将这些闪耀着老北京历史记忆的泥塑展现出来,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它们也提醒着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总策展人、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制片人、北京市政协委员黄殿琴难掩内心的激动一一介绍着自己举办展览的初衷——

“喜闻宝宝天边亮,云霞潺潺草屋香。百媚千娇惹人怜,圆脉天成得益彰。”《喜脉》前,两位女观众一边观赏作品,一边笑语盈盈,“这孕妇塑造得还真是百媚千娇惹人怜啊。”“太逗了,人家都大肚子了,老郎中还号脉呢,这眼镜,只有一个镜片……”

“新娘翩跹,姐妹两边。盂盆火舞厅堂前,熏香花蕙步生莲。”泥塑《迈火盆》中,扎着麻花辫儿的伴娘一左一右搀着头戴红盖头的新娘,抬脚跨过火盆,将民间婚嫁习俗表现得鲜活生动。

这边展台上,五六个大人孩子正簇拥在院里的石头桌上,聚精会神地看一位长者变戏法,“街坊邻里凑热闹,众人皆赞戏法妙。”四合院里的一景《凑热闹》妙趣写实,引人共鸣,无比怀念小时候的胡同时光……

“看,这条凳多久不见了。”磨刀师傅骑在条凳上,斜叼着烟斗,双手用力地在磨刀石上磨刀霍霍。“对于手工匠人,细节向来是最重要的事”。提示牌上诠释着工匠精神。此刻,“磨剪子嘞,抢菜刀。”耳边又听到久违的声音。

两位五十多岁的女观众看了一遍又一遍,从胡同里的鸽哨聊到磨刀师傅;从泥塑的院墙、大门聊到院子里的葡萄架、逗蛐蛐,俩人余兴未平,最后一拍即合——离开展厅就奔护国寺小吃店,继续去找小时候的记忆……

展品唤醒记忆 观众共鸣爆棚

“这些泥塑与山西、陕西泥塑的粗犷夸张的风格有所不同,做工更加精细,体现了北京民俗特有的工艺特点,而且题材完全取自老北京生活。可以说这是留住北京记忆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对泥塑艺术有过多年研究的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认为,展览展出的泥塑作品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军旅诗人峭岩先生对展品怀有极大的热情,他在为展览特别送来的作品写道:“泥巴的记忆是我们不老的传奇”。

一位观众在画家郑山麓《那时这么玩泥》(见左图)的作品前,津津乐道,“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撒尿和泥。那时候哪有什么玩具,都是就地取材掘土和泥。哪个男孩子不会捏点小动物、小人儿啥的?”

“没错,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学校挖防空洞,让每个学生交20块砖坯……” “还有战备劳动,不论男生女生,都要挽起裤腿踩胶泥,脱砖坯……”

“快剪刀除辫,旧貌换新颜。同为邻里人,相看两不厌。”《剪辫子》(见下图中)作品前,一副中式装扮的书法家郭宝庆正和朋友观赏玩味着,而后面就是他为此次展览创作的书法作品——“人生百态凝于慧指 世间万物尽显灵光”(见下图左)。“我从小在胡同里长大,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泥塑来表现特别贴切。这些泥塑人物面部表情既生动又丰富,刻画出老北京市井小人物积极向上、乐观厚道的品质,更能体现出多姿多彩的地道北京味儿。” 郭宝庆深有感触,为展览称道。当身边观众得知他曾为奥运会书写过“北京欢迎你”时,就被大家簇拥着合影……

让百余件泥塑“复活”的人们

“从布展到开幕仅用了十天时间。华方艺术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黄殿琴说:“这段日子自己早来晚走,和这些作品在一起,感觉走进“他们”的生活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二十多年前的偶然机缘,黄殿琴开始收藏泥塑。而最初对泥塑生情是因为谈恋爱时的一段故事。时光倒回三十年前,黄殿琴和丈夫赵广宁约会,因一同参观泥塑《收租院》而相爱。进展厅时肩并肩,出来时已是手牵手。泥塑成为他们牵手的媒介。三十年后,他们又一同在老北京风俗泥塑展展示了他们牵手相持的收藏品。

对这些泥塑小人儿,黄殿琴视如己出,“防潮、防晒、防灰尘、防磕碰……泥塑的收藏面对着时间上、环境上、维护上的多重挑战。此次为了把这些泥塑作品安全展出,从写文案大纲,到展厅如何布局,再到现场指导布展,整个过程基本上她都亲力亲为。

“在参观展览的时候,我们见到的都是展品完美陈列的样子,却不知从展品的包装到运输再到最后的布展陈列都离不开整个策展团队的辛劳和密切配合。”黄殿琴一一说出展览的“功臣”们——总导演仲冬钢、艺术总监于忠华、任双红率领着全团队的人张冲、刘昆仑、李恒、郑晨晨、张广、李刚、董晓燕、高笑、李慧,他们尽职尽责,“从早晨七点出家门,晚上九点才能到家,就这样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模式,大家付出着辛劳,最大的希望就是确保展览顺利展出。”由于泥塑材质的特殊性,包装运输难度极大,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以免对泥塑作品造成损坏,加之秋冬季节,北京气候干燥,更是为包装运输工作增添了许多难度。

在展览布置过程中,有一组反映了旧时代婚俗的场景,对于人物的位置很难确定。作品的摆放都要大家多番的讨论,查阅大量的历史图像,访问老北京民俗专家才能定下最终方案。由于搬运等特殊原因,一件泥塑作品支离破碎。修复台上,几堆泥块着实让人惋惜。“别急,你看那件作品,我前两天刚修复好的。这件应该也能修好。”负责此次展览的善德中心主任张冲指着对面展台上一件泥塑作品说。看看修复台上这些碎片摔掉了一些泥,已然不能“严丝合缝”拼接的样子,但经过郑晨晨一片片清洗、擦拭、固定,再用特殊材料进行粘接、补缺,一件完整的作品又跃然眼前。仲冬刚、于忠华、任双红都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玩泥巴,小时候常用泥土捏些小动物、小人物玩耍。对泥土的钟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在他们三人眼里,每一件泥塑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是活生生的。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冬至·泥塑·老北京故事》展览在一团玩转的泥巴中回味渐行渐远的“老北京”风情,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三百六十行“小人物”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诚实善良的品质,令人欣喜。寻找胡同风韵,在泥塑中感受文脉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