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猫九:我们都是阅读的守望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 猫九  2018年10月25日08:48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发布了2017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和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分别是71%和59.7%,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无论与邻国日本的人均11本和韩国的人均9本,还是与欧美国家中美国的人均7本和法国的人均8本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难理解,当下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碎片化,手机和其他数字化媒介占据了我们生活中过多的时间,是我们接触书本时间的四倍。曾经采访过一位互联网公司高管,他热衷于有深度但是碎片化的阅读,对知识的渴望被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打碎,使这看上去矛盾的阅读习惯更像是未来亟待满足的需求。

45%的成人更倾向于读一本纸质书(来源: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其实我们对于阅读的渴望并不低,有超过40%的国民认为自己阅读的书籍少于自己的期望或计划,青少年在家长的监督或陪伴下阅读量达到了人均8.81本。我们正处在的这个阶段只是向另一种阅读模式的转变,新阅读趋势的到来,古人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否依然适用?

“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旨在勉人读书,其中也描述了其他动机,那么当代人阅读的动机又是什么?雷克萨斯在2015年发起“领读中国”项目,以阅读锋利思想,让浮躁的世界沉潜于文化。在2018年“领读中国”视频中,雷克萨斯邀请到三位“探享家”,分享他们的阅读感悟和探索内心的生活方式,带着我们通过阅读体味多样人生。

对90后跨界作家杨好而言,阅读像是一场思想上的探险,汹涌澎湃;世界知名钢琴艺术家赵胤胤,认为阅读就如纯粹的欣赏,细酌品解;对《时尚先生Esquire》总编梁朝辉而言,阅读也是一种不断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方式。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抑或是一种享受,甚至是一种态度时,你能从书中收获的便不仅是精神层次上的“黄金屋”,还有那潜移默化形成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一本书,犹如开一扇窗。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次重温亦会诞生一个新的哈姆雷特。就像王阳明的“格物”悟道,阅读的同时也是在反复地思考、重塑理想和情怀的过程,再去看世间万物流转,也许就能多一些从容和平和。

作为阅历丰富的“探享家”,梁朝辉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感受文字的温暖而辽阔,“让内心既柔软又充满力量”。如今的时代,事物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迭代的速度高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当阅读成为习惯,静下心来,去沉淀去积累,在阅读中,探寻自我的灵魂深处,在文字之间,领悟这个世界的真谛。如朱子所言:“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品一行字,感受一段旋律。书中的文字和每个律动的音符一样,给你带来一场心灵上的洗礼。这个多元的时代,赋予了人们获取更高更广精神追求的可能性。作为中坚一代“探享家”,你可以像赵胤胤一样做一位行家,在某一个领域精进技艺,同时也是涉猎广泛的杂家,在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中,去探索和享用生活的美好。

无论是沉浸在菲茨杰拉德华丽的辞藻里,还是随着凯鲁亚克来一场公路历险,抑或是迷失在曹雪芹笔下绝美的大观园内,欣赏文字和欣赏音乐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阅读是一种享受,每一行字都值得细细品味。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吸收人类的精神财富。

时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如杨好一样的年轻一代“探享家”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于未知世界有着无可畏惧的探索精神,万事面前呈现出不妥协、不将就的倔强。因为年轻,所以向往;因为敢拼,所以一直在路上。读一本书就像一次冒险,也是一场和自己的对话。

读书,也是一种精神体会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记载着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出一个世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时仿佛在书中翱翔般自由自在。阅读是一种探索、求知。对世界的了解,无非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高卧隆中的诸葛孔明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事,想必这也少不了读书的功劳。

数字和网络时代到来,人们的思维随之更新,虽然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在改变,可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重要渠道。文字赋予我们快乐或悲伤、温暖或恐惧、知识或经历……我们就像阅读的的守望者一样,相信有些东西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验得到。好在阅读的路上,从来不乏同行者,雷克萨斯“领未见·探非凡”,倡导以阅读“从未知,到为知”的理念,与广大国民共同领读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探索人类精神财富的极致非凡,让生活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