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散养”美术学科怎能承担育人重任 不少学者认为,实施更理想的美育,需要一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来源:文汇报 | 樊丽萍  2018年09月27日06:53

“已经连续几年了,从博士到海归,愿意到中小学从教的优秀年轻人逐年增加,但美术学科却是例外。包括我的学生,都不愿意去中小学当美术教师。”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平的困惑。“美育对学生的人格、品性养成十分重要,成功的美育离不开优质的艺术教师。”

很多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师也都有同样的困惑。虽然美术专业学生中,有一部分希望成为专业书画家,但从教毕竟还算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何遭遇学生集体“弃选”?

学生年级越往上升,有些学科的重要性就越往下降——在如今中小学开设的科目中,美术课和音乐课就是一对处境尴尬的“难兄难弟”。即便具有指挥棒效应的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改革,但由于它们副科地位不变,不纳入考试科目计分,即便这些学科对于塑造人的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实际的教学环节却难改式微的态势。

积弱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审美能力不足

“面前这幅画,你觉得美不美?你感到它美的理由是什么?”“两幅乍看起来风格类似的画,为什么这一幅是佳作,另一幅就平淡无奇?”类似提问,顾平和他的团队成员近年来在大学课堂上试问过多次,学生们的反馈让人一言难尽。

这学期,顾平领衔十余位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在校内开了一门名为 “美术与视觉审美”的课程。 “这是门不一样的大学美术课。”顾平告诉记者,开课的初衷,就是希望为千辛万苦通过高考读上大学的本科生们 “补一节迟来的美术课”。在他看来,虽历经中小学的学科教育,但多数学生只能简单 “画上几笔”,在视觉素养的专业训练上也很不足。顾平直言: “视觉素养的培养早已写入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且也再三强调 ‘审美’的重要性,但是这缺乏制度支撑,长期停留在理念上。不仅如此,中小学美术教育积弱,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审美能力不足,也拖累学生创意和创新能力不足。”

在顾平看来,一个人的审美趣味,除了在成长中受到外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需接受一定专业训练,具备一定视觉素养。而很多青年学生缺乏这样的专业训练,不仅直接影响审美趣味的养成,更难想象他们未来也许会走上重要岗位,甚至会成为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

中小学对美育重视不足,使得一些院校考虑收缩关停美术教育专业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位有近20年教龄的中学美术老师坦言,从小学、初中到大学,和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层层关联的递进性不同,美术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更像是一门“散养”的学科。最直接的表现是:在对校长的业绩考核中,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无关痛痒;在教师研修方面,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备受重视,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和学生考分相关,而美术教师研修,则无足轻重。 “很多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中小学现有能提供的平台上很难保持,更不用说提升。如果要保持一定的水准,全靠自觉和校外的经营,那老师在学校只能混混日子。”

顾平也从一些已经走上中小学美术教师岗位的毕业生那里获得类似反馈。有 “过来人”坦言: “大学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让我们的专业生涯宣告结束了。”更有人直接 “倒苦水”:在中小学教美术,老师主要的任务是教学生临摹, “只要让学生画得像就可以了。”

这些年,不少高校的人文学者大声呼吁,要提振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的育人功用,将其纳入人文教育范畴,以美育促进智育和德育。但现实的 “骨感”在于:在中学阶段,面对一轮轮高强度竞争性考试,别说美术、音乐课程,只要不纳入计分范围的副科,不仅学生和家长草草应对,即便是学校也很少重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年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边缘化局面难改,已客观上影响到一些大学院校的招生风向,好几所曾以美术教育见长的院校,都在考虑收缩或者直接关停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美术教育专业,转而力推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等专业名称更好听,和就业市场更对接的专业。

必须有制度层面的修正,才能落实美术专业教师育德功能

虽然不少美术专业教师一直在试图为学生的 “审美”补课,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在观察了很多中小学的美术课后还是感到:中小学美术课程离通过让中小学生发现美、体验美的实践教学,落实美术育德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美术课承担着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要让青年学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继而才能尝试对美的表达。”金江波直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在小学,很多学科老师都试图通过有效的教育,让孩子领会 “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的生活很美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实,美术课就应该是一个让孩子感受世界和生活美好的窗口。我们可以从中外美术史挖掘更多养料,让学生们领略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美’的内涵。”

顾平直言,为了提升美育教育的有效性,当务之急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系统解决美术专业教师育德能力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类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艺术类专业。 “如果我们是为中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就必须把学科教学法作为最为重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师德和学科德育的重要性。显然,在以专业见长的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链条中,专业技法才是第一位的。”

对标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健全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标准,不少学者认为,实施更理想的美育,需要一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