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进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 山里娃唱歌很好听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李  雪  2018年08月14日08:43

左伟带领合唱团的孩子们在野外练声 曾 辉 摄

提到“毕业”两个字,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大海子村13岁的王燕花几乎要哭出来。9月,她就要到县上的思源实验学校读初一,眼下是她和崇德小学的同学们仅剩的团聚时光了。如此不舍的除了6年同窗情谊,还有她更不愿意跟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合唱团的小伙伴分开,在一起唱歌两年,他们经历了太多难忘的事。

和王燕花一同毕业的还有合唱团的15个孩子,这一走,近40人的合唱团就缺了一小半。也许是被他们的友情感染,这个暑假,合唱团一路北上参加了多场演出:走进贵州遵义参加第九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被推选为“最受欢迎合唱团”;到北京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被评为少年组A级合唱团。这群质朴羞涩的孩子用歌声、笑声和观众的掌声宣告:山里娃爱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

提到合唱时,孩子们眼睛里都有光了

崇德小学隶属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中心学校,学校的638名孩子来自50多个不同的村子,包括彝族、苗族、哈尼族、汉族等多个民族。他们远的离家20多公里,要翻越一座山岗,所以孩子们自上学起就住校。

“孩子小,很多是第一次出门,会想家。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我们开设了很多兴趣小组,并于2012年成立了合唱团。”屏山中心学校校长孙存邦介绍,合唱团刚建起来时,由于缺乏专职音乐教师,就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到学校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指导他们练习合唱。起初孩子们坚持得并不好,中间总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一直也没个稳定的团队。

这种状况直到2015年才有了改变。那一年,昆明合唱学会会长左伟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崇德小学,成为合唱团的专职老师,每周三开车从昆明到学校教课两天,一直坚持至今。下乡的路80多公里,头几年特别不好走,尤其是下雨后就坑坑洼洼,车开过泥巴一溅,有时能把挡风玻璃糊上,左伟就下车,用水冲一冲继续开。

相比路上的辛苦,最让左伟发愁的是指导白纸一样的合唱团该从何下手。“合唱最讲究和谐,孩子们不仅要会看乐谱,还必须培养合作精神。”左伟说。开始的一年见效慢,合唱团仍来来走走留不住人,好几次左伟也坚持不住,失望地把谱子往桌上一拍,说再也不教了。很多孩子听后就红了眼眶了,说:“左老师,他们不学我们要学的,您别走。”他就又软下心来。几年相处,左伟与这群无亲无故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16年,同样从云南走出去的青年指挥家、当时还在中国音乐学院读硕士的张冰趁着假期来到崇德小学辅导孩子们合唱,让大家的水平突飞猛进。第二年,即便因为意外脚伤,张冰仍坚持来到崇德小学义务授课。在他看来,童声合唱训练从打基础起就要专业,不能因为是业余团队或农村孩子就放低要求。“第二年再见到他们,提到合唱时,孩子们眼睛里都有光了。”张冰回忆。

到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世界

“见到你时,我心里想,我终于有个音乐老师了,只要我们好好学,就能坐飞机去演出。”这是合唱团成员何明钰写给左伟的信。没成立合唱团之前,孩子们大都没去过昆明,如今,他们坐着飞机唱着歌,到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世界。

收获始于2016年,合唱团连续两年参加昆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均获一等奖,并在2017年的中国童声合唱节上夺得A组金奖第一名。2017年8月,孩子们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专场音乐会,大家用汉语、英语等演唱了20首中外名曲,让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委员会主任孟大鹏感叹不已:“能够驾驭20首中外作品的专场演出,一看就不是一日之功。”

“担任这场音乐会的指挥不亚于执棒专业合唱团。”提起此事,张冰满是自豪。可以说,为了合唱团能走下去,每个人都倾尽心力。不想耽误功课,合唱团就利用寒暑假进行排练,可一放假,很多孩子就成了家里的小帮手,没有父母愿意让孩子去唱歌。王燕花就曾经因为要照看弟弟而退出合唱团,以便父母能下地收烤烟。听闻此事,学校老师走了几十里山路去王燕花家做大人工作,最终把她接回学校。

这次到贵州和北京参赛,合唱团10天内接连参加4场公益演出,孩子们不是在车上就是在舞台上,累了就在桌上或地毯上睡。心疼孩子,这次到北京,孙存邦满足了大家的愿望——登长城。

这时,孩子们又恢复了本性,在长城上一溜烟小跑,把老师们远远甩在后头。这让孙存邦想起带合唱团去野外练声的场景,“他们像小鸟一样,欢快自由地奔跑着。” 孙存邦说。

毕业了,但歌还要唱

采访中,孙存邦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推动下,思源实验学校要成立一个新的合唱团,包括王燕花在内的15名孩子就是第一批成员。而在崇德小学,一个由四年级的孩子组成的新合唱团也已经开始排练,新的音乐老师在开学后会补充进来,孩子们将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这里的歌声停不了。

合唱团走到现在,与当地文化、教育部门以及合唱界诸多同行的关注和支持密不可分,而这也是他们得以继续走下去的切实保障。如今已经毕业的张冰也表达出了利用所学,为家乡合唱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能量的意愿。目前他正和昆明合唱学会商议,筹建一支青年合唱团。

回望相处多年的孩子,左伟和张冰都觉得他们更自信、开朗了。崇德小学也成了远近闻名、以音乐为特色的学校,很多学校前来“取经”,有更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读书,更希望他们有机会能加入合唱团。“要不是合唱团,孩子们怎么能坐上飞机去见世面呢!”家长们说。左伟多年来义务教孩子们合唱,山里人无以回报,走的时候他的车里总会多出点土特产。家长们说,山里没什么好东西,这些是心意,一定要收下。

孩子们知道左老师的好,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感谢。“六一”时他们给左伟写信,虽然还有错别字,但左伟一直当礼物收藏着,上面写着:“我是你总说的低声部第二排第二个,我一定要努力,登上《银河之声》(一档电视节目)。”“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会记住你。因为你教我们知识、唱歌、学做人……”“我非常爱唱歌,如果你能教我们一辈子就太好了……”

一个小小的童声合唱团就这样燃起了整个大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