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陶壶看乌孙历史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阿迪力·阿布力孜  2018年07月10日16:30

昭苏县夏台墓葬出土的皮囊形陶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7团乌孙墓葬出土的车轮形陶壶

陶器是新疆古代墓葬中最为多见的器皿之一。新疆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的彩陶,不仅数量多,而且器形多样、纹饰精美,反映了新疆古代陶器发展的水平。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汉墓考古出土的一件红陶壶,就是一件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皿。

1976年出土于昭苏县夏特古墓的陶壶,一些学者称之为“茧形壶”。这只壶高20厘米、领高11厘米、口径6.5厘米、腹长18厘米,为土黄色泥质陶,手制。肩部堆塑着形似蚕首、身有轮节的泥条,风格古朴浑厚。仔细观察这件陶器时可发现,它更像近代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使用的皮囊壶。最早的皮囊壶是用牲畜的皮革缝制而成的,是古代匈奴、乌孙等游牧民族日常的生活用具,特别适合在马背上吊挂携带。皮囊壶除了盛水之外,还可以装奶和酒。

这件陶壶是根据乌孙人的皮囊仿制而成,虽然制作略显粗糙,但器形优美,从造型上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考古人员还在夏特古墓里发现了彩绘陶壶、陶罐、陶杯、陶灯、镶宝石金戒指、金饰件、铜刀、铁犁铧等。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7团乌孙墓出土的一件车轮形陶壶,器形也十分独特,与皮囊行陶壶有异曲同工之处。陶器易碎,不适合经常转场移居的游牧民族使用,说明生活在这一带的乌孙人开始了定居生活,而且有了一定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是乌孙重要的生产门类,加工的金属产品主要有兵器、生产工具、日用品和各类装饰品。乌孙人的陶器制造也相当发达,其制品大多为壶、罐钵、碟等生活器皿。

乌孙与汉朝的关系比较密切。汉武帝刘彻为了进一步削弱匈奴的势力,于前119年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同乌孙进行联系。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嫁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后来,汉朝又将第三代楚王戊的孙女解忧为公主,嫁给继位的昆莫军须靡。通过两次和亲,乌孙与汉朝的关系日益亲密。公元前60年,汉朝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管理天山南北的西域三十六国。

解忧公主在乌孙长达半个多世纪,对乌孙和西域“城郭诸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产生重要影响。公主和乌孙昆弥一起连续上书,要求汉朝发兵和乌孙一起夹击匈奴,终于大败匈奴,并使之衰落。

与解忧公主一起前往西域的侍女冯嫽,是位杰出的使者,为解忧公主出谋划策、奔走斡旋。后来冯嫽遵朝廷之命,以使节身份访问邻近各国,向各国国王赠送礼品,宣扬汉朝政策。各国君臣见冯嫽大方谦恭,善于辞令,尊称她为冯夫人。

东汉时,乌孙仍归附于汉朝。三国时,《魏略·西戎传》载:丝绸之路的北新道西行至乌贪国,“转西北则乌孙、康居,本国无增损也”。当时,乌孙无变化,仍维持原状。南北朝时,乌孙因遭柔然侵袭,已西迁入葱岭中。公元437年,北魏招抚西域各国的使臣——散骑侍郎董琬等“北行至乌孙国,其王得朝廷所赐,拜受甚悦”。当董琬等东返时,乌孙又遣使者同至北魏朝贡。

当15世纪中叶哈萨克族形成时,乌孙人加入进去,成为其中最大的一个部落,并且是哈萨克族三个玉兹(部落联盟)之一大玉兹的主体部落。现在居住在伊犁地区的阿尔班、苏万、札赖亦尔等部落都是从乌孙中分离出来的。古代乌孙人即今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