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元杂剧+”:传统戏曲的“新面孔”

来源:文艺报 | 徐 健  2018年05月16日08:49

以《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汉宫秋》等为代表的元杂剧,不仅是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如何在新时代把元杂剧传承好、推广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多人所认知。业内人士一直在不断地思考着、探索着。日前,由中北大学立项、完成的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项目“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建设”,就以元杂剧为突破口,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该项目依托中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将元杂剧与互联网、微视频等数字手段相结合,在实现元杂剧数字化的同时,打造“元杂剧+”的互动新模式,进一步彰显了元杂剧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

近年来,“互联网+”的理念带动了不少传统产业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息交流、日常生活和工作出行方式。传统戏曲也在“互联网+”的跨界合作中获益颇多,很多剧种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拓展了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也是戏曲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但这种结合并非简单地让戏曲“上线”,即实现元杂剧相关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展示,而是要“下线”,即依托互联网的平台效应,采取多种线下途径宣传、推广元杂剧,让更多的人走进元杂剧的历史和文化。毕竟,元杂剧自身包含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其中流传下来的剧本、散落在各地的文物、元杂剧的演出视频等都是值得利用和传承的。如果仅仅依靠“互联网+”的思维,元杂剧可能会流于技术的层面,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丰富性。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没有一味地仰仗互联网的技术硬件,而是深挖元杂剧这一文化富矿,在实现方式、内容建设上探索了“元杂剧+”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

“元杂剧+”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与互联网的结合上,这也是这一平台建设的基础环节。为此,该项目建立了包括电脑界面版本、手机界面版本、手机APP和微信版本在内的元杂剧互联网专题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除了20部元杂剧的微视频展示外,还包括元杂剧历史知识、业内动态、观众交流互动、微视频下载、实时发布相关信息等,体现了学术的权威性和内容的专业性。其次体现在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推广相结合上。互联网专题平台是元杂剧“线上”相关信息的展示平台,更是这一文化资源“线下”传播、推广的载体。以这个平台为基础,未来平台将通过组织相关教学实践、名家讲坛、演出评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戏剧文化交流,不断推动元杂剧的普及和研究,让元杂剧从书斋、舞台,走向大众、走出国门。再次,体现在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结合上。该项目将整合目前关于元杂剧的各类研究,持续进行元杂剧的资料整理归类工作,建立元杂剧完整的资料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元杂剧数据库,持续扩大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的内容建设。同时,进一步强化应用研究,提取并激活元杂剧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使其具有现实意义与当下指向,并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方式再生与复活。

如今,“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但是如何让元杂剧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现代科技手段的保障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项目、文化项目,未来还需做更多扎实、具体的工作。希望“元杂剧+”带来的中国戏曲“新面孔”能为戏曲艺术的跨界传播积累更多新鲜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