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新印象”走进以色列

来源:光明日报 | 王炯  2018年04月27日07:23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施工现场,工人在组装盾构机。中国中铁旗下子公司与以色列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于2015年5月成功中标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TBM段西标段。图为新华社发

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亚尔昆河,龙舟队在比赛中向终点进发。图为新华社发

在第28届耶路撒冷国际书展上,一名书商(左二)与中国参展单位洽谈。图为新华社发

在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的火星沙漠研究站,志愿者“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火星沙漠研究站是在以色列航天局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个火星模拟基地,位于以色列南部一片沙漠的腹地中。图为新华社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迅速升温。以色列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关键支点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中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的全面深入,中国港湾泛地中海工程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孔子学院等高新企业和教育机构相继走进以色列,以色列民众对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中国文化”成为时尚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迅速发展和中以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以色列正兴起一股“喜爱中国”的新风尚。越来越多的以色列民众选择加入到学习中国语言、享受中国美食和体会中国风俗的热潮中。目前,在以色列著名学府特拉维夫大学和希伯来大学已开设了两家孔子学院,当地以色列学生不但在这里学习中国语言,还在这里感受中国文化和中国习俗。今年春节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就举办了春节庆祝晚会,中国和以色列大约100余名学生共聚一堂,欢度中国新年。以色列学生兴致勃勃地与中国留学生在一起贴春联、剪窗花、吃饺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晚会的知识抢答环节,记者惊奇地发现学院以色列学生不仅能够用中文进行答题和交流,在生肖属相、传统节日、风俗民情等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竟也能与中国学生一争长短,其对中国文化的熟悉和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走在特拉维夫街头,记者发现不论是外出晨练的青年、遛狗散步的老人,还是放学回家的孩童,见到亚洲面孔经常会亲切地用中文问候一声“你好”,往往能令身处异乡的国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而在数年以前,以色列民众见到亚洲面孔的问候语排名前三的还是日语、韩语和泰语。走进市集,记者更是感受到了浓郁的中国风情,商贩见到亚洲面孔,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听着“中国朋友你好”“进来看看”“很便宜很划算”等带着希伯来口音的普通话,看着琳琅满目“中国制造”的围巾、箱包和挂饰等商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中国,而不是离祖国万里之遥的以色列。

近年来,以色列民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热衷程度也在不断升温。在数年以前,走进以色列中餐馆,往往只能看到中国驻以色列工作人员、留学生、中国赴以游客等中国面孔。而现在走进中餐馆,熙熙攘攘的以色列食客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误入了当地餐馆的错觉。经常光顾特拉维夫中餐馆的乔治·罗斯曼医生告诉记者,他和夫人都非常喜爱中国食物,喜欢川菜的麻辣、白酒的香醇,也喜欢高汤的浓郁。以前,他和夫人几乎每年都会去中国旅游,四处品尝中国的地道美食,还会买很多中国食材带回来慢慢享用。而现在,在以色列已经可以买到大部分中国食材。在专营中国商品的龙店可以买到各种中国调料、五谷杂粮和干货,就连在以色列当地最受欢迎的二分之一超市,也可以买到豆腐、酱油、粉条等中国传统食材。罗斯曼表示,他们和孩子现在非常喜欢用中国的炖肉香包炖上一大锅牛肉,再撒上孜然和花椒,然后大家一起享用。

随着中以自贸区谈判逐渐步入正轨,中以经贸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中以两国不断加深的商业互信、创新合作和文化交流也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以双方一定能够本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把两国友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中国制造”代表品质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部分未经严格质检的小商品流入西亚、非洲等地区,导致以色列人以前总认为“中国制造”便宜而劣质。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质量监管体系的逐渐完善和社会诚信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信誉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中国制造”的各类商品已经走进了以色列日用百货、服装文具、家居电器、汽车配件等生活工作每个角落,“中国制造”的口碑也越来越得到以色列民众的认可和信任。

近日,记者走访了以色列最大汽车进口公司之一的戴维·鲁宾斯基集团。该集团长期从事欧洲汽车的进口业务,自2008年起进口由上汽集团生产的汽车,10年来已成为上汽集团最大的海外合作伙伴之一,先后引进各型号汽车近4000辆,并助“中国制造”汽车成功进入了欧洲标准市场的大门。

而戴维·鲁宾斯基集团和上汽集团的合作在起步阶段进展并不顺利,董事长马多力向记者讲述了第一辆“中国制造”汽车进入以色列的艰苦历程:2006至2007年间,该集团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巨大潜力,马多力亲自率团前后13次赴中国进行市场调研,最终与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全面进口由上汽集团生产的MG系列汽车。协议签署后,经过长时间精心细致的准备,双方终于为第一辆由中国制造的MG550型号汽车进入以色列完成了所有手续。但当马多力以55000美元的天价为这辆汽车购买了从中国上海到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机票,并开始为中国制造的汽车首次进入以色列庆祝活动做准备时,噩耗从天而降。

以色列交通与道路安全部的乌兹伊兹哈基总干事和阿夫纳·弗雷尔先生将这辆MG550汽车拦在了以色列国门之外,原因是“我们不能确定中国制造汽车的质量,所以我们不允许其进入以色列”。对此,戴维·鲁宾斯基集团非常生气,因为其与上汽集团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已经对汽车质量进行了审核,并准备好了该车通过欧盟合格标准的所有材料,但以色列交通与道路安全部却拒绝听任何解释。于是,戴维·鲁宾斯基集团毫不犹豫地将以色列交通与道路安全部告上了法庭。该集团据理力争,指出以色列在汽车领域采取欧洲同标准政策,这是以色列汽车制造商必须遵守的标准。因此,如果一辆汽车有欧盟质量认证,那么就完全有资格进入以色列;但如果没有欧盟质量认证,就算这辆汽车是美国制造的,也应该被以色列拒之门外。

戴维·鲁宾斯基集团和以交通与道路安全部这场官司从耶路撒冷法庭打到了特拉维夫法庭,经过10个月反复的斗争,最终,“中国制造”汽车凭着过硬的质量赢得以色列法庭的认可,成功打入了以色列市场。同时,“10月庭审”也引发了以色列舆论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令许多以色列民众对“中国制造”的品质刮目相看。马多力表示,自戴维·鲁宾斯基集团与上汽开展合作以来,每一辆“中国制造”汽车的3000余个部件质量都达到了极高标准,让“中国制造”成功在以色列汽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客户对中国生产汽车的反馈满意度高达97%。

“中国技术”推动发展

在中以经贸合作开展的初期,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输出以色列的主要项目之一。这些劳工在以色列以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体力和服务行业为主。因此,许多以色列人以前总是认为,中国工人工作踏实、努力,不怕吃苦,但是缺乏知识与技能,无法从事高新技术行业。

而近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成果丰硕,频频聚焦世界目光,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情况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随着中国企业一系列大型项目工程走进以色列,“中国技术”大幅推动了以色列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全面改变了以色列民众对中国创新技术能力的认识。在社会生活方面,中国领先世界的支付宝系统入驻以色列珠宝行业和部分大型商场,也让广大以色列民众看到了更加先进和便捷的支付方式,强势撬动了以色列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信用卡体系,为推动以色列支付体系向前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特拉维夫市红线轻轨是该市规划中第一条轻轨线路,全长23.5公里,横穿城市中心区,设车站33座,是全以色列最重要的交通线路之一。中国中铁隧道局海外公司承接了特拉维夫轻轨最长隧道区间段的贯通工作,该区间全长2351米,区间线路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线路主要位于现有公路干道下部,面临着盾构穿越20号高速公路、阿亚隆河、以色列国家铁路、危险建筑物等诸多挑战,且隧道施工全程采用欧洲标准设计、欧洲标准施工的双欧标项目。整体而言,该项目技术要求高、外围环境复杂、监管严格,施工难度非常之大。

为了完成此次艰巨的施工任务,中铁隧道局海外公司充分发挥其在隧道贯通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为轻轨红线项目量身打造设计了“中铁257号”土压平衡盾构机。相比同类盾构机,“中铁257号”具备刀盘刀具整体质量过硬、整体性能更加卓越等优势,被以色列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撒切尔夫人”号,寄托了以色列人民对中铁隧道局海外公司的厚望。2017年4月3日施工正式启动后,中铁隧道局海外公司还采取了先进的全程动态沉降监控,在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都做到了精细入微,受到业主和监理高度评价。在去年以色列市政交通公司14个工地的评比中,中铁隧道局海外公司囊括了五项评比中的安全环境和施工管理两个第一,得到了以色列政府和舆论的高度肯定。经过311天的不懈努力,今年2月8日,该隧道区间提前合同11周实现顺利贯通,为特拉维夫红线轻轨的落成和以色列整体交通状况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中国港湾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阿什杜德港扩建项目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港口项目之一。该项目处于地中海气候地带,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冬季不仅会有超过10米的风浪,还有长周期波,经常会导致船在海上剧烈起伏,极易造成船员失重和船舶碰撞损毁事故。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中国港湾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利用最新技术创新成果,为项目量身打造了领先世界的碎石桩施工平台和液压顶推打桩平台,成功地将水上施工转变成了“陆上”施工,有效降低了海浪对施工的影响,减少了因风浪只能休工的情况,大幅缩短了工期。据中国港湾泛地中海工程有限公司阿什杜德港项目总经理乐砾预计,该项目主体将能提前一年交工,项目建成后,港口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可提高至150万标箱,将会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站,对以色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