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讲述变革时代的中国故事 ——论叶炜“裂变中国三部曲”
来源:《关东学刊》 | 周志雄  2018年04月10日14:45

叶炜的“裂变中国三部曲”由三部小说组成,按照发表时间依次为:《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2013年在网易读书刊发,前15章为免费章节),《糖果美不美》(朝华出版社2011年9月版,有声听书吧有声版),《贵人》(刊于《雨花》(B版)2016年第12期)。作为一个在传统文学领域卓有成就的青年作家,这三部作品是叶炜尝试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结合起来的产物。叶炜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在“网易读书的点击阅读量已经高达一千八百多万,连续多年占据阅读榜和订阅榜的榜首”[①],得到了在线读者的认可,其他两部作品也有很好的读者评价。叶炜的写作提出了一个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如何融合?其限度与问题在哪里?

“裂变”时代的现实故事

“裂变中国三部曲”是叶炜用网络小说的写法来写社会现实的尝试,叶炜将这三部小说取名为“裂变中国三部曲”,显示了他一贯的文学主张,就是文学必须记录时代,文学要表现历史时代的现实,表现“这种转型时期刻骨铭心的疼痛感”[②]。

《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描写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山西煤老板发迹的种种内幕,带有报告文学的性质。煤老板的故事在山西煤改的历史背景中展开,小说以煤老板一掷千金开篇,一股金钱的气息扑面而来。煤老板王大力和政府官员勾结,借助金钱的力量开道,手眼通天,草菅人命,滥开滥采,不管不顾地破坏国家资源损坏生态环境,毫无人性底线地赚取金钱。“煤老板赚的是国家的钱,吃的是子孙的饭,吸的是工人的血。”小说揭开了令人震惊的现实黑洞,煤老板是政府官员的钱袋子,又是明面上的慈善家,为村里修路、办学斥巨资,包养年轻的女大学生、女护士,通过金钱、美女勾结官员,将自己的子女送外国外混文凭,还把官员的子女送外国外,一掷千金养着三、四个情人,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这些黑幕故事包含着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煤老板的发家史是一个头脑精明的农民充分利用潜规则,一路凯歌向前的黑幕现实。如同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小说让读者沉浸在煤老板的成功厚黑学快感之中,又把煤老板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在小说的结尾,煤老板锒铛入狱,但这个结尾写得有些仓促,在网上被网友吐槽。这篇小说在网络上的走红无疑是有因为小说中有诸多黑幕“看点”,山西煤老板的种种丑恶行为是急躁变革时代的病症,有“裂变时代”的历史印迹。

《糖果美不美》围绕富二代女子江楚楚设计复仇展开,小说故事颇有传奇性,好似一部时尚的都市电视连续剧的剧情。大学生赵兰亭和他的女朋友夏晴出身贫穷,处于社会底层,为生存计,夏晴去给地产老板江上风的女儿江楚楚做家庭陪护,陪这个“瘫痪在床”的女孩聊天,赵兰亭学的是书法专业,到酒店去端盘子,赚取生活费用。两位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要依靠已经拥有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的江上风为他们找工作。随着小说叙述的展开,原来夏晴被江楚楚用金钱收买利用陷害赵兰亭,为了钱出卖了爱情,充当夏楚楚的帮凶,“家庭陪护”是江楚楚的复仇计划之一环节,这与父辈江上风、杜虹、米贝之间那种情义为重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兰亭得到酒店老板米贝的青睐,米贝帮他卖出了作品,书法艺术只有搭上金钱的快车通过包装炒作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小说表现了“社会裂变”时期社会阶层之间存在巨大沟壑的社会生活现实,贫二代和富二代青年在精神上同时成为金钱的奴隶,颇有意味的是这种阶层差异最后因为血亲关系被抹平了,在生活面前,青年一代被扭曲的灵魂也发生了蜕变。小说还涉及房地产危机,“计划外”婚姻,大饭店卫生,美国金融危机等时代性话题。

《贵人》可以归类为青春小说,也可以看做是职场小说。小说写一个硕士毕业的女孩唐果果(“我”)在东莞新光传媒公司从求职、任职到收获爱情,获得职业晋级的过程。小说揭示了公司运作的内幕,现实政治斗争的结果很微妙,公司的竞聘、任职是各种斗争利益的结果,而非单纯能力的竞争。小说是写给职场青年看的,如何在职场中求生,小说通过一本《职场秘籍》给出了很多“秘籍”,诸如:“对待老员工一定要积极主动,态度热情,因为他们的经验和人脉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并且少受很多委屈。”“不要和任何一位同事结下仇怨,越是小人越要小心对待,否则你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地被人暗算。”“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会获得领导的认可和提拔。”“少说话多做事才是立足职场的王道。”等等。小说写出了在现代都市公司里生存的环境与法则,职场有各种明枪暗箭,各种关系黑幕,各种潜规则:“升职靠的不仅是权力,还要有靠山。”在职场要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人气,还要靠贵人的帮助才能获得高升。小说还写出了“裂变”时期各形各色的人物故事,如:小说中多次出现QQ密码被盗,个人隐私被曝光;公司领导利用职权对年轻女员工性侵;年轻的女白领做享乐主义者,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约会“安全期”情人;官二代成为花花公子,玩弄感情追求艳遇,等等。

从上文粗略的分析来看,“裂变中国三部曲”三部小说是三个内容上各自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不同的社会侧面,描绘了“裂变”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图景,所谓“裂变”,这是作者使用的一个概念,除了《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中涉及国家实施煤改政策对一个行业产生“裂变”之外,其他两部作品没有涉及大的社会变革,显然“裂变”是作者对当下特定历史时期的判断,大体特征有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社会乱象迭出,“潜规则”、“功利实用主义”横行,道德沦丧,人性异化,人们的处事方式和精神气质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不是巴尔扎克,我就不理解十九世纪的法国怎么样;如果没有狄更斯,我也不知道十九世纪的伦敦是什么。”[③]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裂变中国三部曲”涉及广泛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煤老板、政府官员、大学生、女护士、女主播、煤矿工人、村干部、记者、职场新人、公司白领、公司领导、房地产老板、酒店老板等等。这些人物的命运遭际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与精神图像,作者试图从中解读时代,解读时代与人的精神秘密,在虚构与想象的故事中实现对大时代与小时段的关切,为历史存照,为社会人心把脉。

对网络小说手法的借鉴

网络小说获得市场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小说轻松、好看,能吸引大众读者,给读者精神放松和情感体验。网络小说吸引人的首先是好的故事,其次是简单、明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以及简洁、明了的叙述语言。“裂变中国三部曲”有清晰的故事线索,相对集中的矛盾冲突,不太复杂的人物关系,采用了网络小说中常见的故事手法,小说读来轻松,很好看。

主角光环。主角光环是网络小说小说中常见的手法,就是故事集中在主角身上,主角历经各种麻烦、劫难,但总能化险为夷,身上具有“光环效应”。《贵人》中,主角唐果果的节节胜利很容易让读者获得精神的“爽”感,产生一种网文中常见的阅读代入感。在人物关系设置上,正反两派人物对立,“我”和任平生是有道德优势的好人,好人有好报,顺利获得赏识和晋升;苏娜、杨松、梵高、杨高容都是有缺点的坏人,坏人最后失势。主角唐果果身上有主角光环,配角苏娜、杨松、嫣红都是对主角的陪衬,唐果果的对手苏娜在事业上输给了唐果果。广告部主任嫣红,能力超强,年薪百万,追求任平生,但只是单相思,男主角任平生爱的是女主角唐果果,在感情上嫣红败给了唐果果。与此相对应,唐果果在感情上经历了迷茫期,差点掉入花花公子杨松的魔爪,杨松是陪衬男主角任平生的。《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中的煤老板王大力面临不断的麻烦之中,他要解决矿难一次死了十一个人的问题,如果上报了,他就会面临被处罚,厂子要停产,这将极大地影响他赶在煤改政策实施之前疯狂大赚一把的计划。他偷偷地将死者烧掉,这就为后来死者家属找人和记者上门留下了悬念。他借助金钱、美女的力量勾结官员,巧妙地与死者家属和记者周旋。村长张大头敲诈他,他给予利益诱惑,当要价过高时,他利用和孙县长的关系将其职务撤掉,扶持孙二愣当村长,让孙二愣听凭自己摆布。张大头不服,不断地找麻烦,王大力将其“做掉”。在煤改之前,他无计划地滥开采,导致村庄居住地的土地塌方,面对村人找来的“麻烦”,他借用各种手段摆平这些麻烦。在王大力最后“崩掉”之前,他利用各种不当手段一路向前,节节胜利,类似网络小说的“主角光环”模式,只不过这是个反派光环,因为他所做的都是伤天害理的事,到最后一刻他必须得到惩罚,才能让读者“善恶有报”的心理平衡。

悬疑。在《糖果美不美》中,作者运用了悬疑手法,通过叙事控制,抓住了读者。江楚楚通过大学广告栏招来夏晴做自己的家庭陪护,在夏晴带着男朋友赵兰亭来到江楚楚家里的时候,小说交代,赵兰亭和江楚楚的爸爸江上风长得很像,这个伏笔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揭开,原来赵兰亭竟然是江楚楚爸爸江上风失散多年的儿子,江楚楚设计机会和夏晴的男朋友赵兰亭结识,利用金钱控制夏晴,设计陷害赵兰亭,最后抖出底料,江楚楚不是江上风的亲生女儿,但江上风给了江楚楚深沉的父爱,让江楚楚的复仇变得毫无意义。《贵人》也恰当地运用了悬疑的手法,小说中最大的悬疑是多次暗中帮助主角唐果果的贵人“烟雨江南”是谁?这个人为什么要帮助唐果果呢?小说的结束语是:“这个‘烟雨江南’,到底是谁呢?”小说没有明示,而是留白给读者去猜测。

升级。网络小说中常用主角升级的写法,让读者随着主角的个人发展产生情绪震荡,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从而获得阅读代入感。《贵人》的节奏很紧张,主角唐果果从一个青涩的职场新人到成功地晋级为总编助理,收获了爱情,挫败了对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圈。唐果果的晋升路线为:顺利入职,当上《快报》记者部记者——QQ被盗,日志被公开,隐私暴露——竞聘记者部记者失利——贵人相助,被任命为特稿部主任——与任平生相恋,收获爱情——QQ再次被盗,与任平生的聊天记录被公开,公司高层斗争,牺牲自己保全任平生,特稿部主任被撤销——任平生当上新光传媒董事长,唐果果被任命为《快报》编辑部主任——出任总编助理,兼任编辑部主任,成功再次晋级。整个故事可谓是波澜起伏,主角升级并非一番风顺,而是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考验,这是主人公成长路上必经的磨练,喻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故事也因此引人入胜。

小说在语言和格式上也带有网络小说的特点,“裂变中国三部曲”的行文极其晓畅、简练、干净。读来轻松、明白,不“烧脑”,不时有些警句,让人回味。《糖果美不美》在排版格式上充分采用简洁的短句,一句一行,造成视觉上的轻松、明朗感,适应网络轻松阅读的需要。从小说的篇幅上说,与流行的网络连载动辄数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相比,“裂变中国三部曲”每部十几万字,独立成篇,全部写完后在网站刊载并同时发售纸质书,这与那种日更的网络小说创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免去了日更的压力,避免了注水,保证了小说的精致品质。

普及与提高

“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的观察和仔细的辨析来研究当代的生活和风俗。它应该不动感情地、非个人地、客观地表现现实。”[④]与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网络小说表现现实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因为吸引读者阅读作为第一要务,小说故事常常追求奇观化,故事过于传奇性,人物类型化,对生活的表现流于表面的浮光掠影,不能更深层地反映现实,不能对时代提出更深刻的反思。这些矛盾在叶炜的“裂变中国三部曲”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山西煤老板:黑金帝国的陨落》中煤老板的节节胜利,似乎证明了金钱法则的通行无阻,这固然是某种现实,但真实的现实恐怕会比这复杂得多,官商勾结、金钱开道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糖果美不美》中江楚楚的母亲感情上出轨,最终自杀离世,杜虹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家庭自动从江上风面前消失,此后几十年竟然没有消息,这些情节显得过于戏剧化。《贵人》的故事也有些奇观化,小说的内核是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灰姑娘摇身变成了公主,这是一个想象多余现实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代的都市职场,是给青年读者造梦的故事。

轻逸、好看的网络文学是否能承担深刻的文学命题?网络文学能否如昆德拉所说的“小说的智慧则在于对一切提出问题”[⑤]?网络小说对人物故事的叙述常常建基于基本的道德价值观,网络小说面向的是社会大众读者,总是需要积极的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常常难以有对复杂的人性与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深入展开,多采用对现实题材的道德化处理。《贵人》中主角及其朋友都是正派人物,所有的对手都是有缺点的反派人物。两派人物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娜和梵高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唐果果和任平生真心相爱;苏娜德行不足,利用杨松盗取唐果果的QQ隐私,打压手下人才,被她排挤的林絮其实很有才华,唐果果知人善任,大胆重用林絮,取得了出色的工作成绩;杨高容骚扰紫菱,紫菱不从,被开除的紫菱转身成为中央某大报驻东莞记者站的负责人,通过QQ群揭发杨高容的劣迹;梵高靠的是市委宣传部领导的亲戚上位,“我”和任平生靠的是人品德行和个人能力;梵高、杨高容在竞争中失利,只因为他们的德行太差,任平生与人为善,善于审时度势,得到了徐浩的赏识。这是大众道德立场上的娱乐故事,德才兼备的好人有好报,气量狭小的坏人不得善终。这也是一个甜腻的爱情故事,唐果果对任平生一见倾心,但职位悬殊,并不敢大胆追求,作为高富帅的公司高层任平生对唐果果暗暗动心,但他不动声色,精心设计对唐果果的情感追求,步步为营,果断做出了决断,似是爱情套路却也“心有灵犀”。

这种糖醋现实主义的套路爱情故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办公室恋情?是否写出了网络时代的病症和问题?所总结的职场秘籍是否超出了心灵鸡汤的法则?这样提问难免有些苛责,如上文所分析的,叶炜尝试以网络小说的写法来表现时代,“裂变中国三部曲”对现实表现的力度,对特定历史时期世态人心的把握,在小说的语言、人物的刻画、故事的讲述等方面远远超出了同类大多数网络小说。但站在更高的意义上来看,这是所有网络小说所面临的共同的困境,在网络小说试图以现实的题材(如职场故事、官场故事、都市情感故事、青春校园故事、家庭故事等)来吸引读者的时候,这些奇观化的故事如何抵达我们时代人的精神深处?如何在讲述中国故事,让读者在“悦读”的时候,也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提升?这意味着优秀的网络作家需要思考如何克服同质化、套路化写作的问题,在遵循市场的法则的同时,如何超越这个法则,写出有更高水准、更丰富精神含量的网络文学作品。

面对每天上传的1.5亿文字量的网络文学作品,粗、浅、水的作品还很多,达到出版水平的网络小说作品比重并不大。叶炜在纯文学领域已有非常出色的成绩,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又经过了创意写作的理论学习和训练,对叙事的掌控和力度把握是得心应手的。对网络文学来说,叶炜及一批纯文学作家的加入无疑给网络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流,在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中,文学作品既要普及,又能让读者提高,这是“裂变中国三部曲”的写作意义,这也是网络文学今后的方向所在。

 

注释:

[①]叶炜:《两架马车与双线合一——从长篇网络小说〈裂变中国三部曲〉看文学的融合》,周志雄主编:《中国网络文艺作品评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第290页。

[②]叶炜:《小说首先要好看——“裂变中国三部曲”之〈贵人〉创作谈》,《雨花》2016年第12期。

[③][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回忆与渴望》,朱景冬译,吕同六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599页。

[④][美]R·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20页。

[⑤][法国]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访谈录》,谭立德译,吕同六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第4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