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周晓枫:我是吃国产奶酪长大的孩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周晓枫  2018年02月14日09:15

乡愁是散文的一个母题,很多散文作者会把乡愁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但是,我们寄托乡愁的那个乡村还在不在?还是不是过去那种乡村?有些散文写作者就会杜撰一个桃花源,或者美化、诗化那种生活领域,其实这是一种梦想生活的方式,它同时也会变得弯曲,用修辞制造自我迷惑的远离。

中国现代乡村面积流失很多,甚至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乡村,我们是不是还能说起“乡土中国”这个概念?我是在北京长大,没有传统意义的故乡。再看现在的北京和以前的北京也不一样了,那我们怀念的是什么?当乡村被很多化学元素毒化的时候,它已经变成了蜘蛛网上的那个被捕获的猎物,内脏已全部液化、蛀空,只剩下一个标本,然后让我们在蜘蛛网上诗化地歌颂已经标本化的生命。

形成一个地方文化、乡愁,需要有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相对延长的时间。比如说各地都有樱花,为什么只有想到日本的樱花,才构成胜景,成为隶属它的地方文化?我们可以说因为樱花象征日本的性格,它单朵的时候非常单调,但如果开成群体非常盛大,等等。你可以找到很多日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东西在里面。

地方文化的很多概念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我想起自己的一个例子,我觉得我缺乏乡愁,尤其在我的语言体系里,几乎没有什么古典文学的基础和历史文化的教育,很多都是从西方的语境、那种翻译文学里成长起来的,我对此一直也有点羞愧。我觉得我是一个吃国产奶酪长大的孩子,我的所有肠胃是由异域食物抚养的,我没有从自己文化血脉上继承来的东西,我也一直为此耿耿于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一个道理,当我们说翻译文学的文体和汉语文学关系的时候,其实我们忽视了翻译文学用汉语呈现出来的时候,它就是母语的方式,它变成母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讲鲁迅的文字,讲何其芳的文字,其实在源头上都浸透了翻译文学的营养,他们自己也是翻译家。

我们可能想不出土豆、辣椒、西红柿这些都是异域食品,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天然就生长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这就是说,有的时候不管是翻译西语、日语、英语,当以汉语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不管吃的是牛肉、羊肉还是鱼肉,长出来的都变成自己的肌肉和脂肪。

在这个概念里重新去理解乡愁,就是说,它有的时候需要一个作家在心理上要蓄意保持一种心理时差。它不一定简简单单地是一个地理概念的转移,因为在同质化写作的今天,你那点微妙的不一样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这点微妙的不一样可能是个人经历的独特性,也可能源于地方文化或者乡愁给你的不一样的给养。

博尔赫斯的一篇短篇小说,说有一个开罗人,自己倾家荡产,没有钱了,只有他父亲留给他的一个宅子。这个人晚上梦见了自己的财富在波斯的一个地方,他就连夜出发了,等他历经千山万水非常艰辛地找到梦中所在花园的时候,被巡逻队长抓住了,然后一顿毒打。当这个开罗人讲述自己是因为梦境来这的时候,这个巡逻队长大笑,说:“我连续梦见三次在开罗的一个花园里喷泉下有着巨额财产,可是我从来没有像你这么愚蠢,马上就出发找梦中的财产。”这个开罗人知道以后马上就返回的自己的家园,因为他知道这个巡逻队长所描述的正是自己父亲留给他的宅子。

我觉得从这个立场上谈我们所谓乡愁也好,所谓汉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也好,所谓地域文化与整个表达系统的关系也好,要明白,尽管财富在我们自己家园里,我们也需要旅程。只有跋山涉水之后的那种折返,我们才能在一种重生里重新去认识自己家园和乡愁的价值。乡愁从来不是不出发,不是驻守原地,而是跋山涉水,然后回望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