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传统@现代》:民族类博物馆 创新性展示之道的新探索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珍  2018年02月11日13:21

开栏的话:

中华民族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自本期起,《文化周刊》推出《创造性转换 创新性发展》专栏,从不同视角关注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意识指引下重新焕发生机的精彩故事和成功经验。

时间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在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制作、北京中华世纪坛“2018传统文化季”于2月7日推出的民族服饰创意展览——《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时间的颜色”装置中,三面纱网垂浸于还原染料池形态的水池之中,随着展期时间的推进,观众可以目睹色料慢慢向上渗染的过程。每一个走进《传统@现代》展的专家和观众都忍不住惊呼:“这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展览,刷新了人们对民族服饰展陈列方式的认识。”

民族服饰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走进《传统@现代》展厅,立刻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随处可见的白色帷幔,不仅制造出软隔离效果,还让场馆充满了唯美、浪漫的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侯春燕甚至发问道:“这到底是一个民族服饰展,还是一个现代艺术展?”

展览分为“时间”“空间”“工艺”“交错”四个模块化单元。每个模块可以拆分、组装,既可独立成章,也可结合成篇。150余套(件)通过装置艺术呈现的民族服饰精品、制作服饰的原料器具,在策展人精心建构的场景中重新获得了生命,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过去民族服饰展一般是平面展示,这次采用了装置艺术形式。对于读图时代的“90后”“00后”来说,更爱看图、看动画,不愿意细读展览中的文字。我们这个展览,就是通过装置直接传达意思,让不同口味的观众从艺术、专业、学术等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感受。”执行策展人罗攀说。

在“时间”单元“缝制·时间”装置中,时间成为可感知的具体物象。24条悬挂的染布,分别在二十四节气当天浸入相同的蓝靛中,却因气候、温度不同而发生了颜色渐变。

在“工艺”单元中,一件被拆解的民族服装,还原了其织、染、绣、缝制的全过程。一针一线,捻纱成线,织布成衣,每一件民族服饰都是用最简单的器材、最朴素的原材料,完成了最繁复的工序。这一切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普通人对衣服的尊重、平凡人的匠心。

“空间”单元的设计运用了人类学的观念,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致敬。空间分为“形式”“地方”和“世界”,所有英文标题都对应了法国空间哲学大师亨利·列斐伏尔的概念。“忆境”装置将不同民族的服饰由薄到厚排成一列,下方是由木板堆积形成的山峦、平地形象,体现了民族服饰与地形地貌、纬度之间的关系。

“忆境”这个概念取自于英国人类学家王斯福,他曾以此为名撰写过一本专著,提出了“制造地方”的概念。“服饰是一个软性的空间,是家乡印记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唤起在他乡的人的一种故乡感。”罗攀说。

“交错”单元是一个互动单元,模特上身穿着博物馆展览的文物,下身穿着现代时尚流行裙装,二者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这个单元让观众直接看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交融,由此呈现出传统在当代生活中所潜藏的种种神奇可能,传达了该展的重要观点:传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出发点。

“‘@’表示链接与定位,表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共存,表达传统与现代复杂的牵连与交错。在现代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到来,每个人都需要完成一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学融通与精神互联。这是我们策划和制作此展的初心。”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阐释策展意图时说。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副馆长杨源看完展览后,赞叹说:“这个展览体现了民族服饰的经典性,以及当代时尚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可能性。每件展品都是经典之作,能够为当代设计师提供设计元素和灵感。”

创新性展示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潮流

《传统@现代》探讨的,不仅是民族服饰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展示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在当日举办的“传统与现代——博物馆创新性展示之道”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以《传统@现代》展为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郑茜在介绍策展过程时表示,这个展览不同于传统民族服饰展,旨在通过民族服饰揭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深层关系。“这些藏品的原生环境是农业时代,但它们进入博物馆之后被去情景化了、去脉络化了。在展览中,我们用它们来构建一个叙事逻辑,表达当下时代的价值,这是一个博物馆藏品‘再情景化’的过程。”郑茜说。

《传统@现代》打破过去某一民族的展陈方式,而从多民族的宏观层面对文化遗产与当下的关联做一解读的布展方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对此表示高度赞赏。他说:“民族问题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国家发展文明的维度去呈现和解读民族问题,是当代博物馆面临的挑战。这个展览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也认为,这次展览在展示方式上有很大突破。“博物馆是收藏老东西、保留老东西的地方,但同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赋予展品新的意义。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语境,让文物获得新生命,将传统延续到现代,甚至延伸到未来。”曹兵武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聂影激动地表示,传统博物馆是18世纪西方博物馆的经典式样,有几个重要元素:物质形态、物理空间、专业权威。但在新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这3个要素都受到了严重挑战。“这是中国博物馆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可以颠覆300年来西方博物馆的传统样式。”聂影说。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冀鹏程介绍去年在中华世纪坛推出的“莫奈多媒体展”案例时,表达了对当下文博新态势的惊讶之情。

2017年,中华世纪坛从韩国一家文化机构购买了400多张莫奈作品的数字版权。尽管没有一张莫奈的原作,甚至被某知名媒体批评为“大型幻灯片秀”,但该展3个月里却获得了60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衍生品收入200多万元,加上赞助商投入的1000多万元,实现了多方共赢。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展览在全国巡回展出了14站,场场火爆。连冀鹏程自己也禁不住发问:“中国的观众怎么了?”

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杨红认为,莫奈展的出现是对数字资源价值的再认识。近年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都开放了数字藏品内容,这种趋势也会对中国的博物馆产生深远的影响。她认为,《传统@现代》展契合了今年国际博物馆的主题——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随着博物馆与社会联系的加强,未来的展览会更多顾及没有传统文化基础、没有特殊兴趣的年轻人,希望他们因形式的吸引进而关注内容,从信息传播达到内容传播,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杨红说。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胡小妹介绍,在伦敦时尚学院有一个时尚策展专业,开设的目的是寻求文物与时尚的对话和关联性的探讨,将传统文物以多视角的方式进行当代性的诠释。她认为,《传统@现代》展览设计元素的呈现,也在试图寻找这样一个关系的表达。

在传统中创新,有底线,也有天花板

凡是创新,都有一个试错、纠偏、完善的过程。

郑茜坦陈,这个展览具有实验性质,涉及到博物馆展览展示的很多关键性问题。她希望可以作为案例,供博物馆界来展开研讨。

曹兵武指出,博物馆的创新要抓住特色做文章,但要有底线,也要有天花板。“博物馆的东西怎么摆,也不可能变成百货大楼;博物馆再怎么提供互动体验,也不可能变成迪士尼乐园。我们要讲故事,要讲体验,但是故事不能乱讲,要坚持展品、信息的本真性;体验也需要被引导和规范,讲求价值观和导向。”

侯春燕表示,过去的展览,只是一种简单展示;这次展览给了观众很大的一个框架,体现了策展人在思考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创新。但她也提出,一个很巨大的框架与很具象的藏品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恰当地用一个很具象的藏品来表达一个很宏大的框架?

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区主任李光涵认为,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讨论,问题在于是谁的现代?她指出,现代是有多重含义的。城市人的“现代”,与村寨里生产那些物的人的“现代”是不同的。她建议,展览呼应的不应只是城市人,或者是来北京看展的观众,还应该包括生产那些物的村民,这样可以使展览更丰富。

杨红也提出,过去,在一个传统内容的展览中,现代元素一般只能充当技术支持的角色。《传统@现代》展让现代的东西变成了一个内容要素。她关心的是:这样的案例多了以后,原来只能起到对比、佐证作用的现代元素,能否成为传统题材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源认为,从民族服饰的创新来说,要将时尚蕴含于传统之中。新中装是最典型的传承经典、演绎时尚的代表品牌。之所以具有国际影响力,就在于它成功地运用了中国文化理念和织绣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和精湛技艺,拓展和丰富了时尚设计空间,创造了全新的中国服装形象。她建议,在展览中应该引入由当代设计师根据传统元素设计的知名时装品牌,更好地诠释展览的内涵。

郑茜表示,创新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不懈的追求宗旨。这次展览是该馆实现创新性展示的一个起点。未来,中国民族博物馆还将探索更多创新展示的路径,让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大花园增添更多靓丽色彩,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图片为展览场景,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