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化放大镜·服饰:略知“皮毛”(上)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李昕 文\图  2018年02月02日17:46

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窄袖女袍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窄袖女袍穿着图。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帽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帽佩戴图。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狩猎手套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狍皮狩猎手套佩戴图。

人类对动物皮毛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皮毛服饰文化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约10万年前,河北阳原侯家窑人所掌握的石器切割兽皮技术,意味着人类过上了裹束兽皮御寒的生活;距今一万年前,阳原虎头梁人运用磨制的骨针对动物毛皮进行简单的缝制,描绘了毛皮服饰的雏形。时至今日,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我们仍可观察到这份来自远古的痕迹。在这凛冽寒冬,让我们一起看看各族人民是如何用“皮”与“毛”来武装自己的。

●鄂伦春族狍皮服饰

狍皮袍

鄂伦春族生活在高寒的大小兴安岭地区,对服饰的首要需求便是御寒保暖。独具匠心的鄂伦春人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毛皮服饰文化。

鄂伦春族服饰属于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宽身窄袖式袍服,下摆开衩(男性袍服为前后开衩,女性袍服为两侧开衩),便于活动。袍服多以经久耐磨且防寒力强的狍皮为面料。不同季节的狍皮有不同的用途:秋冬两季时,狍皮毛长而密,质地结实,最适宜做冬装;春夏季时,狍皮毛质稀疏短小,可用来做春夏季的衣装。夏季的狍皮袍毛面朝外,皮面在里,可遮风防雨;冬季的狍皮袍则皮作面,毛为里,舒适温暖。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鄂伦春族女袍,就是由多片狍皮缝制而成的冬季狍皮袍。近观此件女袍,衣身正、背面的正中位置似乎“没有对齐”,难道是制作时的失误?

原来,从工艺的角度而言,皮毛一体的面料具有一定厚度,如若将四片狍皮按十字型结构进行拼接缝合,不但缝合起来难度较大,且不牢固,也影响了穿着的舒适度——当多片狍皮的接缝聚集在一个点上,往往会堆积形成“疙瘩”,穿上总会有点儿“硌得慌”。而这种上下错位的拼接方式,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也形成了鄂伦春族女袍特有的中间断开上下错位的半边纹饰。袍服边缘部位均镶有染色皮边及彩条边饰,边饰用粗线绗缝,既增加耐磨度,又起到了装饰作用;回字盘长纹饰,既适形于袍服下摆的角隅位置,也突出了吉祥寓意;侧缝开衩处的如意云卷纹样,则以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为古朴稳重、低调含蓄的鄂伦春女袍增添了一抹亮色。

狍皮帽

除了厚实的毛皮袍子,保暖的服饰配件也是至关重要的。

狍皮帽在鄂伦春语中唤作“密塔哈”,是由完整的狍子头部毛皮制作而成。将狍子头皮剥下、晒干、熟好后,就可以制作“眼睛”和“耳朵”:“眼睛”是用黑色皮子镶补上的假眼睛;“耳朵”是反的——长毛在里,皮面在外;有的还保留了狍角。戴上这样一顶狍皮帽,不仅保暖御寒,更是狩猎时极好的伪装和防护。当鄂伦春人趴在树丛中等候猎物时,微微露出的狍皮帽宛若一只真狍子,这既可诱惑前来觅友的狍子,也可吸引到其它以狍子为食的野兽,同时也提醒了其他猎人“这是一只假狍子”,从而避免了被队友误伤。集保暖、伪装、防护、装饰为一体,狍皮帽是鄂伦春族人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设计典范。

狩猎手套

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中长时间狩猎,势必要戴着厚厚的手套。可戴上了手套,又如何能够在猎物出现的最佳时机灵活地扣动扳机呢?

特制的狍皮狩猎手套“考胡鲁”就应运而生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这对鄂伦春族狩猎手套,用狍皮制作,毛面向里,皮面向外,长35.5厘米,宽17厘米,掌心处厚度达到7厘米。猎人若要脱下如此之厚的手套,再扣动扳机,想必猎物早已逃之夭夭了。于是,鄂伦春人在“考胡鲁”的手心处留出了横向的开口,有了这个设计,猎人的手指就能很快地从开口处伸出、扣动扳机,而在等待猎物时或完成狩猎后,可迅速将手缩回到手套中,不被冻伤。为了增加其多次来回穿用的牢固度,开口边缘处还镶绲了皮边。

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合理的装饰也不能缺席:深色皮子在手掌内侧、拇指及手腕背部蜿蜒出古朴的S状云纹;彩色线迹的点缀,打破了皮料的厚重沉闷之感,为一副简单的手套增添了值得玩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