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舞彩缤纷》:一场舞蹈艺术的饕餮盛宴 中央民族歌舞团冬季欢乐周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珍  2018年01月24日16:01


傣族女子独舞《紫陶灵》。娘吉加摄

达斡尔族群舞《打歌打舞》。娘吉加摄

藏族男子群舞《翻身农奴把歌唱》。娘吉加摄

当中央民族大学在国内重大赛事中屡获奖项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紫陶灵》《同心节》等精品节目,遇上中央民族歌舞团于流金岁月中沉淀下的《骏马归来》《水色》《打歌打舞》等经典作品时,用一场“舞蹈艺术的饕餮盛宴”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1月14日,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联袂奉献的《舞彩缤纷》舞蹈专场晚会,在北京民族剧院精彩上演。年轻舞者们以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语言、饱满的情绪表达,将一个个源于生活的形象跃然呈现在舞台上。

蒙古族男子独舞《小草》,将平凡小草从枯萎到重获生命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展现得淋漓尽致;壮族女子群舞《水色》婀娜曼妙,身着粉色纱裙的荷花仙子袅袅婷婷,仪态万千;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哈尼族女子,用闪亮的铃铛制造出叮叮当当的效果,形成了美妙的山间回响;一根简单的竹竿,串起了7位傈僳族青年男女的情感世界,当竹竿竖起来,傈僳族最为有名的上刀山下火海习俗,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中央民族歌舞团与中央民族大学仅一墙之隔,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为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促进院团与高校资源共享、打造优质品牌,中央民族歌舞团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携手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舞彩缤纷》舞蹈专场晚会正是双方合作战略协议落地的首场演出。

“这次选择了13个民族的舞蹈节目,呈现给观众一台代表中国少数民族最高水平的舞蹈晚会。中央民族歌舞团表演的节目都是这几年的经典作品;中央民族大学的节目都是教学实践、参加比赛的获奖节目,不论是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还是源自生活的采风创作,都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央民族歌舞团副团长王成刚说。

炼狱一般的灯光下,一群蜷缩着身体的藏族农奴以胳膊掩面、痛苦挣扎,油锅般的滋啦滋啦的声音刺激着观众敏感的神经,情绪被压抑到极致。突然,一道金光有如一道闪电,劈开了炼狱的大门,农奴们抬起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当《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歌声响起时,观众们都被舞台上的表演深深地感染了。

在这台晚会上,不论是表现彝族同胞与红军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情深意长》,还是塔吉克族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年轻舞者的倾情演绎下,都焕发了新的生机。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文艺工作者追求的永恒目标。近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专家曾多次前往民族地区采风学习,挖掘整理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舞蹈佳作。

厚重的毛皮衣服、诙谐幽默的斗舞场面,群舞《打歌打舞》彰显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达斡尔族率真、豪爽的民族性格。看到这个节目,达斡尔族舞蹈老师赵静波十分欣喜地说:“达斡尔族经典的歌舞节目比较少,今天看了这个节目后特别高兴,为我们民族有了一个优秀舞蹈节目而自豪。”

13个舞蹈节目宛如13朵鲜花,在舞者的动人演绎之下,绽放在首都的舞台之上。晚会在观众的掌声中完美谢幕。至此,中央民族歌舞团为期一个多月的冬季欢乐周也圆满落幕了。

该团党委书记黄耀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欢乐周以“放歌新时代、舞动新风采”为主题,携手地方院团和民族院校共同举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未来,该团还将继续举办欢乐周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奏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为首都人民奉献更多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