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常智奇:鲁迅文学院与当代文坛

来源:长江文艺杂志社 | 常智奇  2018年01月24日09:19

中国鲁迅文学院是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的教育培训研究机构,是帮助中国作家协会管理文学的创作人员、建设作家队伍、促进文学发展的一所“国家文学院”。目前,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的许多著名作家、理论批评家、文学报刊的主编以及一些省作协的主席、副主席、文学院院长等,不少人在这里读书学习、提升刷新过。应该说“鲁院”为中国当代文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我还是对他寄予更多、更大、更高的希望和期盼。

“国家文学院”自有国家的气魄。有炎黄子孙开拓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元气;有龙的传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勇气;有夸父追日喝干了渭河水的力气。就像法兰西文学院对王室那样的忠诚,像高尔基文学院对土地和人民那样的热情,像美国艺术文学院对文艺的门类和品种那样集中的管控,像瑞典文学院那样坚持对文学的奖励。与他们相比,我们的格局、气度、视域略显小了一点(可能是由于历史或其他的原因)。

格局小,不是指院校地方小,教学设施的规模小,而是指教学方案的设计、师资力量的配备小,思想驰骋的疆域、学术探讨的深度小,前沿课程设置的范围小,高端专业建设的学术体量小,引发学员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和形式小。

气度是指精神气质和思想风度。我们这里是指思想在认识层面上,超越世俗的常规、逼近真理的力度和深度,是指作家和理论家为世界和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提供先进思想武器的强度。引导人类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低级走向高级的理论、经验的丰富性和革命性。

视域是指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和境域。这里强调的是作家、理论批评家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觉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程度,思想修养和艺术表达的能力,审美境界和历史想象的广度和高度。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人民自主与强权政治、国家统一与民族分裂、世界贸易与地方保护二元并立、双峰对峙的“历史转型期”。与人类“历史转型期”同步,中国也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遥不可及的宏伟目标向小康水平的实际生存观念转变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当代文学在这“双重转型期”(人类文明转型叠加中国社会转型),也出现了二元并立、双向对流、多元混杂的历史转型期。这种历史的转型也给作家完善智慧和探索理论的思想带来了认识上的多元杂糅。

多元混杂当中的想象在高空飞扬,但精神价值的向度被世俗捆绑,思想的贫困,使批评无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作家、理论批评家想用古老的“人性论”梳理新时期文学的这团乱麻,想用人本主义的欲望燃烧在双重叠加的缝隙中照亮新时期文学的通途。由于理性知解力对感性控扼的乏力,人性对崇高呵护的孱弱,导致了他们坠入平面的、机械的、生物的、肉欲地描摹人的物欲、情欲、钱欲、权欲的渊薮,自觉不自觉地走向了迎合市井阶层低级趣味的沼泽地。

在这样的文学氛围中,鲁迅文学院应该站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用人的精神、神圣精神、历史精神、文学精神整体论的方法,在人化自然与社会法治、田园牧歌与重金属音乐、整体感知与分析判断、科学与宗教、审美与道德相辅相成的统一中,澄明无限宇宙与众生世界、科学发现与历史节点的幽暗,引导作家朝着东方,穿过迷雾,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表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表现民族复兴的隆隆步伐,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生事物,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饱受生活的风霜和辛酸,本能地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表现他们在历史巨变、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之为人”的纯正本真——善良的美德、创业的精神、理想的追求;表现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力量、创造卓越的贡献;表现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怯懦走向自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风貌。引导作家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抓住典型性、倾向性、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进行艺术哲学的审美思考和形象性的艺术表达,促进我们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引导我们的作家从文学经典的作家和作品中吸取营养,学习先哲们面对人性的描写时那种富有艺术哲学的形象思维和创作方法。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用理性剥去掩蔽的外衣,还斯柯尔尼科夫之流以人的赤裸裸的“心灵病灶”,在“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的终极追问中,筑起“人之为人”的理性根基。

我们的鲁迅文学院应该紧按时代的脉搏,把历史的发展给社会提出的严峻的时代问题列为重点课题、一流专业建设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平等与人民、民主、民权与法制的国家、政权、法权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性与感性的艺术审美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历史发展未来社会的文明模式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农耕文明的审美兴趣对人类现代工业文明缺陷的弥补和救赎等等。这些都似乎应该是鲁迅文学院重点探索、努力攻关、潜心研究的核心教学内容。我希望鲁迅文学院至少应该有三个专业研究方向:科学(宏观与微观世界),哲学(人、自然、社会三者的整体和谐),诗学(文学的审美规律)。培养具有时代性的思想家和社会历史转型期的文学家的复合性人才。鲁迅文学院在以往的工作中,似乎在为基层培养中青年作家的写作队伍、提高中青年作家的写作能力、宣讲文学自身规律、引进西方的艺术观念和方法等方面考虑得多了一些。

鲁迅文学院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紧抓住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本质,在表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人类文明模式建立的核心中去组织教学。为时代立言,为人民立命,为社会立传,为历史立碑。

这是一个时代呼唤巨人、巨人一定会出现的时代。鲁迅文学院应该培养像鲁迅一样的作家,像岳麓书院一样,有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这样的历史巨子出现;像宋代的画院一样,有类似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一样的作品出现。

我们要强调在社会历史变革中先进思想对文学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德国杰出的古典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出现以后,影响了理查·瓦格纳、高特弗里德·凯勒、格奥尔格·海尔维格等一大批有卓越贡献的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波罗留波夫也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热情信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17日《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希望中国科学院的同志们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努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冰已经打破,迷雾正在隐退,航船刚刚开启,让我们在文学思想性的建设方面再出发。思想,是文学照亮生活的光源,是救赎灵魂的良药仙丹,是唱响生命走向文明的琴弦,是培养真、善、美的阆苑,是作家观察生活的慧眼,是点燃创作的灵感,是激发诗情的摇篮,是妙想捕捉形式美的秘籍宝鉴。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有作为的作家、理论家和批评家,总是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放在首位。

我们要研究尼采、萨特、帕斯卡尔、施莱格尔、克尔凯戈尔、伏尔泰、海德格尔、加缪、马尔库赛等人,他们具有冷峻博深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却又具有奇伟瑰丽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和禀赋,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文学创作的审美规律,自觉地用欲望和激情开掘生命之泉的理性热能;在人性的悖论中探索道德与法律的时代节律;在时代精神忧郁的眼光中寻觅信仰与爱的圣都之门;在诗境与梦境的超越中澄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在现代与古典、工业文明的成果与田园牧歌式的审美情趣相融合中,演奏有序无序、自我与超越的二重奏……

我是接受过“鲁院”五期洗礼过的文学信徒,“鲁院”在我心中永远享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我又是一个中国当代文坛的亲历者,中国当代文坛近些年来的春华秋实、潮涨潮落、出将入相、风声雨声,我都程度不同地有所感受。我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期冀。我之所以对“鲁院”有这么多的苛求、期盼,是因为我太爱滋养和培育过我的母校,太爱我的那些老师和同学。我总想让我的母校更美丽、更神圣、更崇高,在培养和引导中国当代作家的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她在中华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不朽的一笔,乃至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应有的位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