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88岁杨先让眼中的徐悲鸿

来源:北京晚报 | 贾宁宁  2018年01月16日08:12

在徐悲鸿生命的最后五年(1948年至1953年)受他的教导,后来又在他执掌的中央美术学院执教30余年,今年88岁的杨先让先生对徐悲鸿怀有深深的感情。2000年,旅居美国的杨先让饱含着感情写出了“既不是传记又不是评论”的《徐悲鸿》一书,最近,杨先让先生将已出版了两版的该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再次出版。 《徐悲鸿》从成长道路、报效祖国、情感世界等方面对徐悲鸿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力求通过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对绘画大师有个全方位的解读。杨先让先生说:我们的徐悲鸿在中国就这么一个,还嫌多吗?徐悲鸿学画,他想的是国家,他想的是中国的美术应该走向什么地方,这个高度太厉害了。

杨先让1930年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 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了徐悲鸿的学生。他不仅得到了徐悲鸿的亲切教导,而且对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徐悲鸿1953年去世后,杨先让与徐悲鸿一家始终保持着联系。1999年,杨先让在美国作了一次主题为“徐悲鸿的才情与际遇”的演讲,此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整理材料,构思写作框架,几易其稿,终于写就《徐悲鸿》一书。

在本书中,杨先让以学生的视角讲述了徐悲鸿的一生:徐悲鸿年少时随父习文学艺,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与父亲游走他乡,以替人写春联、刻章、画山水和肖像为生。父亲去世后,他独闯上海滩,四处碰壁、几近绝望时,得到贵人相助,结识了康有为、陈三立等人,甚至有机会东渡日本学习,眼界大开,画艺精进。在上海,他还与蒋碧微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1918年,徐悲鸿偕蒋碧微奔赴北京,结识胡适、鲁迅、黄宾虹、陈师曾等社会名流,并获得留学欧洲名额,远赴法国。从1919年到1926年,留学欧洲八年间,徐悲鸿如饥似渴地学习欧洲经典艺术作品,努力攻克西方绘画的造型理论问题,沉浸于写生、创作之中,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生活捉襟见肘,他不得不亲赴新加坡办展卖画,以养家糊口。1927年,徐悲鸿甫一归国,即投入到艺术教育中,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上海、北平、天津、广西、重庆等地,一面挖掘培养艺术人才,一面专注收藏古今画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举办义卖画展的形式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不畏强权,以艺术家的力量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在当时,美术界对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传统与创新都存有不同的见解,倡导革新的徐悲鸿时常陷入“论战”之中。而今,徐悲鸿的“马”已成为经典,《愚公移山》《九方皋》等创作也成为绝唱,他开创的美术教育体系业已成为典范——时间证明了一切。同时,书中也披露了徐悲鸿与蒋碧微、廖静文的爱情,与孙多慈暧昧不清的师生情,揭开了徐悲鸿跌宕坎坷的感情世界。

徐悲鸿曾将“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徐悲鸿的学生,在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的四年间,杨先让率领考察队伍十四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风、民俗、民艺,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八个省(区)。在考察中,队员扛着录像、摄影器材,口袋里揣着那个时代特有的介绍信和各省联络人的地址,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所见的民艺品和民俗风情。杨先让先生和《徐悲鸿》同时推出的《黄河十四走》以每次考察的时间为章,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地域特色、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本书为世人揭开了黄河流域民间美术的神秘面纱,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图为《徐悲鸿》内文页 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