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7年出版的文学好书

来源:湖南日报 |   2018年01月12日13:38

2017年出版的文学好书有哪些?近日,由中国出版协会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下属40余家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联合推荐,经各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投票,精选出了20本年度文学好书。一起看看,这份2017年度文学好书榜上,有没有您心仪的好书。

一、《芳华》

严歌苓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在这个团队里朝夕相处,她们才艺不同、性情各异,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严格的军纪和单调的训练中,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小说用四十余年的跨度,展开她们命运的流转变迁,是为了讲述男兵刘峰的谦卑、平凡及背后值得永远探究的意义。

二、《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家周梅森先生潜心创作八年于2017年再次推出的大型反腐题材长篇小说。这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地方检察院审查某贪腐案件,与腐败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小说艺术再现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反腐征程的惊心动魄,深情讴歌了反腐斗士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揭示出党的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一宏大的政治主题。

三、《青鸟故事集》

李敬泽 著 译林出版社

李敬泽的新作,写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时间跨度由唐代到现代。李敬泽钩沉索隐,将细密的历史考据与想象和幻想、理论和批评熔于一炉,展示了他作为兴趣广博的读者、批评家、文体家、考古者乃至侦探的复杂面相。他关注细节,关注那些近乎不存在的边缘人物,以考据和想象去建构种种神奇而又有知识依据的故事。它是一本“误解小史”,在中西之间、在陌生人之间,误解是命定的,充满创造性,也充满谬误和悲剧。

四、《重庆之眼》

范稳 著 重庆出版社

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展现了蔺佩瑶、刘云翔、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过他们表现了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本书结合21世纪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描绘了重庆大轰炸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

五、《平原客》

李佩甫 著 花城出版社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的全新巨作。故事发生在豫中平原上,留美博士、国家首席小麦专家李德林生于梅陵,长于梅陵,根植并仰仗于这块楚汉交汇处的冲积平原,血脉与其镶接,成为梅陵最出色的研究者、播种者与收获者。本书饱含着作者对土地与乡亲的深切情感,同时追问人性的明灭与良知的归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六、《梁光正的光》

梁鸿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谁是梁光正?一个除了瘫痪的妻、四个幼子、还不清的风流债及用不完的热情外无足称道的梁庄农民。他要做什么?寻亲。报滴水恩。念故人情。为啥?因为他对自己说,要有光。故事以他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子女们得以回顾父亲如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和爱情史。随着记忆的深入,一件尘封多年的可怕往事浮出水面,子女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父亲爱恨难明的情感纠葛。

七、《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著 花城出版社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本书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八、《金谷银山》

关仁山 著 作家出版社

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从小喜欢梁生宝,以梁生宝为榜样,他在北京昌平卖菜致富,却赶上在天津打工致残的父亲回乡,雪灾和贫困困扰着村里还没有搬迁的17户农民、空巢老人、残疾人和儿童……小说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北方农村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民新《创业史》。

九、《回望》

金宇澄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45年,程维德与姚云相识。姚云是上海银楼老板的女儿,而程维德则是身份隐秘的、上海“沦陷”期的中共情报人员,背景差异极大的他们后来相恋并共同走过一生。这本书仿佛是一点点地在恢复那段曾经失落的往事:血与牺牲、理想、青春、爱与守候,以及历史的宿命……这正是金宇澄父母的故事,也是他们那个时代人们的故事。

十、《对阵》

徐贵祥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抗战期间发生在驻守渤海湾的八路军清河支队与国民党琅琊独立旅之间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品大气磅礴,透过一段特殊的战争历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革命将士形象,展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兵法智慧。同时,该作品以国民党琅琊独立旅和八路军清河支队为代表,生动再现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的种种表现,字里行间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准的党史知识素养。

十一、《寻找张展》

孙惠芬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本书上下两部共20万字。上部“寻找”讲述“我”受儿子的委托寻找儿子的同学张展。“我”通过对张展的“交换妈妈”、在校时的老师、现所在单位的领导等人的采访了解,对张展有了一个粗浅而矛盾的认识。下部“张展”,以张展写给我的信为主体,揭示了张展及他的家族成长史。

十二、《早上九点叫醒我》

阿乙 著 译林出版社

《早上九点叫醒我》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中坚派作家阿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与大多中国小说不同,阿乙的作品并非立足于反映社会问题,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人的小说,挖掘人心,展现人性,凝结着对小人物的体察与同情。这部长篇小说中文版面世时,意大利文版也已出版,同时,英文版已经翻译完成。

十三、《朗读者》

董卿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濮存昕、刘震云、杨利伟、冯小刚、郎平等七十位朗读者的访谈,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收录朱自清、老舍、巴金、贾平凹、莎士比亚等中外名家的九十四篇经典之作,对节目朗读文本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和名家译本替换。本书创新地使用AR技术,将图书变为一部移动的“活电视”,观看视频、聆听朗读和阅读文本相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十四、《家书》

裘山山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作家裘山山的非虚构作品。作者从父母留下的几百封家书入手,在记忆回放中勾连起了一个四口之家镌刻在书信中的时代印记。在没有现代通讯和网络的年代,一封封书信将一个家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格局连成了一个整体,并在若干年后的重新检视中,发现了许多一度被忽视,却很重要的细节。作品图文并茂,立体地展现了一段记录在书信中的家庭历史,也以点带面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十五、《守夜人》

余光中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余光中首次在大陆出版的自选自译诗集,收录了诗人从1958年至201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八十余首诗歌,包括《乡愁》《翠玉白菜》《乡愁四韵》《与永恒拔河》《江湖上》等经典名篇及从未在内地出版过的不同风格作品,兼有中国古典文学韵味与西方现代文学精神,并由作者亲自译成英文,中英俱佳,体现了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良性互动。

十六、《中关村笔记》

宁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中关村笔记》是著名作家宁肯的最新非虚构力作。全书十九个段落,十九篇手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选取中关村不同时代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通过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如编织不同的乐章,展现了每个人物怀抱理想、搏击奋斗的艰辛历程。这些跃然纸上的先进人物群像,既反映了中关村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也表现了中关村面向未来的蓬勃朝气和国家层面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与决心。

十七、《驱魔》

韩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驱魔》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的最新作品。21世纪中期,病人杨伟在赤色汪洋中的医院船上醒来,发现世界被人工智能统治,病人成了算法的一部分,药战争代替核战争,生命成为游娱、艺术、痛苦和魔障的综合体。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他和病友们在船上探险,游历了诸多末日胜景,最终发现自己之前的就医住院经历,是一次虚拟治疗过程,目的是“驱魔”——他的痛苦,乃是新的世界大战中,敌人植入的“病魔”……

十八、《撒旦探戈》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 译林出版社

布克国际奖得主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代表作,本书奇妙的结构与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作品之一,也成为了翻译史上的奇迹。电影大师塔尔·贝拉以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撒旦探戈》用无数令人目眩的长镜头还原了原著中挑战人阅读能力极限的长句,营造出一个令人窒息的琐碎而恐怖的人间地狱,载入史册,成为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

十九、《总有一种柔软,让人生坚定从容》

梁晓声 著 现代出版社

在本书中,梁晓声怀着一贯的良知与责任感,用最朴素真挚的笔触记录人世间的最柔软动人的片段。文字依然率性真诚,字里行间饱含理想主义的光芒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从芸芸众生的酸甜苦辣中体悟人生哲理,守护好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和回忆,我们终将学会如何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二十、《鲍勃·迪伦诗歌集 (1961-2012)》

[美]鲍勃·迪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录鲍勃·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生涯中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中英对照,精注详注,兼顾英文歌词的原汁原味与中文翻译诗性之美。外包装箱为上世纪六十年代风格复古旅行箱,整箱含八册诗集;每分册为“薯片袋”式外包装+口袋本诗集,以“薯片袋”这一有着强烈美式风格的创意包装,打破快消品与经典读物的疆域,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横冲直撞,让人与诗歌重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