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阅读2017年度好书提名榜:期待你的选择

来源:北京青年报 |   2018年01月05日10:20

亲爱的读者,我们从内地2017年初版书(包括新译本)里,挑出了60本精华之作,作为青阅读年度好书评选提名。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请移步青阅读微信公众号(qyuedu),做出您的选择。

●《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作者:[英]休·昂纳

◎译者:刘爱英、秦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

这是一本题材较新颖的艺术史著作。从17世纪开始,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全面渗透到欧洲人的生活。作者细密地梳理了中国风在西方的兴衰,以及欧洲对中华帝国认识的发展变化。所谓“中国风”,是在想象和误读基础上的创造,它其实是一种欧洲风格,而不是对中国艺术的模仿。全书四色印刷,配有大量彩图。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作者:李伯重

◎三联书店2017-1

该书聚焦15世纪末至17世纪即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属于目前学界很热门的“全球史”研究。这一大变革时代的特征被概括为“火枪与账簿”,火枪代表了军事革命导致的新型暴力,账簿则意味着对商业利益的积极追求。李伯重教授将晚明中国遭遇的危机纳入整个东亚变动的格局中进行考量,论述了明朝为何沦为失败者。这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有意识地面向社会大众撰写的较为通俗的作品。

●《黑旗:ISIS的崛起》

◎作者:[美]乔比·沃里克

◎译者:钟鹰翔

◎中信出版社2017-1

作者是中东问题资深记者,本书讲述了伊斯兰国的前世今生——扎卡维怎样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恐怖组织的幕后策划者,其继任者巴格达迪又是如何实现扎卡维生前关于建立一个极端而保守的伊斯兰国家的主张。

●《佛罗伦萨的神女》

◎作者:[英]萨尔曼·鲁西迪

◎译者:刘凯芳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1

本书承袭了鲁西迪一贯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强的叙事能力,通过一个神秘美人,一位亦幻亦真的黑眼睛公主将东西方世界连接起来,双方的文化、宗教、民族的历史江湖交汇融合,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意大利的美第奇政权,生活在其中的王子、皇后、宠臣、交际花、妓女,乃至马基雅维利,仿佛万花筒一般光怪陆离。故事背后是对家园的寻觅,对虚妄的思考。

●《人民的名义》

◎作者:周梅森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1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让这本原作小说成了2017年的现象级畅销书,这也说明了老百姓的关切所在。小说中对官场的刻画入木三分,贪官们在周梅森的笔下穷形尽相,反贪反腐中的波谲云诡的斗争让读者大开眼界。

●《东北游记》

◎作者:[美]迈克尔·麦尔

◎译者:何雨珈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1

这是一位娶了东北姑娘的美国记者的东北纪事。在讲述东北人文风貌社会变迁的文字中,穿插了不少历史性叙述。东北的历史还不算那么遥远,而东北的往事又是那么盘根错节,作为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记录,他能看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个寒冷侧面,但不失为一个有趣的侧面。

●《现代主义》

◎作者:[美]彼得·盖伊

◎译者:骆守怡 杜冬

◎译林出版社2017-1

现代主义隐藏在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电影里,它颠覆了旧有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现代主义余韵未消,当年的文化先锋们仍深刻影响着我们今日的生活。彼得·盖伊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代表人物或一件件经典作品,用翔实的且并不算晦涩的笔法为我们一一讲解。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商务印书馆2017-1

这是一本视野开阔的谈艺录,作者不受拘限地征引中外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对诗歌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作者文思飘逸,行文潇洒,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具一格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对于诗歌的入门者和诗学的探寻者来说,这都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

●《齐泽克的笑话》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译者:于东兴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2

这本小书大概是亲近这位人称“文化理论界的猫王”“乔姆斯基与Lady Gaga合体”的明星思想家的最佳途径。高高在上的理论家也会讲那么多三俗笑话,并且还言简意赅地让我们明白,好的笑话本身就是出色的哲学。不过,哲学家讲笑话离不开起码的三段论、辩证法,以及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读者还是需要做一点脑力体操的。

●《逃亡:布尔加科夫剧作集》

◎作者:[苏联]布尔加科夫

◎译者:周湘鲁、陈世雄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2

布尔加科夫因《大师和玛格丽特》等小说而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他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本书收入了布尔加科夫的七部剧作,除《逃亡》《土尔宾一家》《莫里哀》之外,更有《卓伊卡的住宅》《紫红色岛屿》《伊凡·瓦西里耶维奇》《巴统》四部新翻译的作品,可供读者一览布尔加科夫戏剧艺术的基本面貌。

●《小说课》

◎作者: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2

作家谈小说,常能见人所不能见。本书辑录了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都是名著,如《聊斋志异·促织》、鲁迅的《故乡》、汪曾祺的《受戒》、海明威的《杀手》、莫泊桑的《项链》等中外名篇。毕飞宇凭借丰富的阅读和写作经验,展示了对小说艺术的独到理解,特别是在技巧层面,富有启发性。

●《慕尼黑的清真寺》

◎作者:[美]伊恩·约翰逊

◎译者:岳韦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3

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前德国分社社长伊恩·约翰逊用调查的方法进入历史,探索各方力量是如何把慕尼黑的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勾勒出了纳粹、中情局、穆兄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联系。历史很错综,现实很复杂,记者很有胆识。尽管写作有不尽完美的地方,但这样的非虚构作品仍然值得钦佩。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作者:[美]盖伊·特立斯

◎译者:范晓彬 姜伊敏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

盖伊·特立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曾任职《纽约时报》十年。本书用犀利的眼光,精准的笔法展示了纽约风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镁光灯下的明星转身之后的尴尬境遇。全书由《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大桥》和《走向深处》三部分组成。不少中国非虚构作者将这本书中的篇章奉为写作圣经。

●《平家物语》

◎作者:[日]佚名

◎译注:郑清茂

◎译林出版社2017-2

《平家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名作,讲述平安朝末期,平家与源氏逐鹿天下而败亡的故事。台湾学者郑清茂以八十高龄完成了这个全译本,优美简洁的白话辅以浅近晓畅的文言,译笔之雅洁实属罕见。同时郑清茂先生为本书做了丰赡详尽的注释,有助于读者了解小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大量典故,这是一个文学修养和学术素养都非常突出的译本。

●《散步去》

◎作者:[日]谷口治郎

◎译者:伍楚

◎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3

本书是2017年2月去世的日本漫画家、《孤独的美食家》作画者谷口治郎的代表作。这本漫画并无情节,每篇故事都是一个中年男士日常散步的所见所感,处处家常,处处平凡,但是那一个个细节又是如此奇妙,动人心弦。细腻的笔触,温和的态度,赋予了这本书独特的诗意和幽默感,也许它就是 “治愈系”典范吧。

●《文明的变迁:巴黎1896·寻找李鸿章》

◎作者:边芹

◎东方出版社2017-3

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八国,巴黎是重要的一站。一百多年后,边芹根据当时报刊记载和已解密的官方档案,一一细访李鸿章所到之处,文明的变迁,就在两个中国人相隔百年的足迹之中。作者旅居法国多年,一系列重新审视西方媒体和西方文明的作品,揭开了不同于“普世价值”的另一种真相,观点尖锐,令人警醒。

●《现代艺术150年》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 王同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这本书轻松有趣,八卦满满、故事性强还具有普及性。作者是被称为会说“单口相声”的艺术评论家,他太知道一般读者爱看什么了:这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不过这本书也有个缺点,大概因为版权的原因,作品的图片比较少,需要不停搜索或者脑补。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美]J·D·万斯

◎译者:刘晓同 庄逸抒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4

作者透过自己的家族史,讲述几代美国人渴望阶层的流动:外祖父母逃离贫穷,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但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如今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美国梦,在这个年轻的作者心中是什么真实的样子,可以从这本书中找个答案。

●《地球小孩的天气书》

◎作者:黄卫著 沈利绘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4

这是一套不多见的原创科普类童书。它首先是写给孩子的,300余个科普知识点,400余幅纯手绘水彩画作让科学变得有意思,书中的大量实验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制造一道彩虹;它也同样是写给大人的,了解自然,和气象对话,其实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

●《阿赫玛托娃诗全集》

◎作者:安娜·阿赫玛托娃

◎译者:晴朗李寒

◎九久读书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4

这是中文世界首次结集出版阿赫玛托娃的全部诗作。译者晴朗李寒,本人也是诗人,他翻译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近二十年,并进行了多次修订。诗全集由译者本人参考多个俄文底本进行编辑、整理,所附的阿赫玛托娃生平及创作年表,也是他多方搜集资料,比对,勘误,翻译完成的。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作者:【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译者:陈伟 张新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

作者是阿伦特的学生兼亲密的友人,心理分析的专业背景,使她比较擅长把握传主的内心。她将历史事件、传主的人生经历、思想著作紧密结合,提供了一部生动而全面的阿伦特读本。当然,最早向公众曝露阿伦特和她的老师海德格尔的八卦,也是这本书大名鼎鼎的一个原因。本书系新译。

●《杂草记》

◎作者:柳宗民 三品隆司

◎译者:烨伊 虞辰 曹逸冰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4

我们都习惯于杂草的无名和不起眼,但当看到有人可以准确叫出每一种杂草的名字,说出它们特性、来历和功用时,才能体会到,每一种微小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日本著名园艺家柳宗民的《杂草记》之所以令人感动,便在于此。书是博物学家的笔记,并无文学性的抒情或描写,然而这种平淡、客观和朴素的风格,恰恰适合讲述野草的故事。

●《20世纪中国戏剧史》

◎作者:傅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4月

本书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从政治、艺术、娱乐三个层面,阐释20世纪戏剧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化、政治与艺术、城市与民间、演出与市场等问题。作者凭借海量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还原了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丰富而多样的历史图景。本书首次将话剧与戏曲一并书写,作者认为戏曲才是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主流。

●《朝鲜战争》

◎作者:[美]布鲁斯·卡明斯

◎译者:林添贵

◎三联书店2017-5

在诸多有关朝鲜战争的论述中,本书堪称异类。它的重点不在战争过程或决策内幕,而是分析了战争发生前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历史渊源以及面临的局势,从而让我们对战争的起因和动力有了新的认识。书中也披露了战争期间对平民的杀戮、南韩“清共”的血腥等等,与主流观点颇有不同。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本书是他专门为大众读者而写,就历史写作的技艺而言也相当出色。

●《战败者见闻录》

◎作者:[墨西哥]米格尔·雷昂-波尔蒂利亚

◎译者:孙家堃 黎妮

◎商务印书馆2017-5

作者是墨西哥著名历史学家,本书是他的两部重量级作品《战败者的见闻》和《战败者的见证》的合译本。它从印第安人的角度,讲述西班牙人对美洲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和印加人的征服,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这是一部文明覆亡的悲剧,也是一份针对殖民主义的历史证词。

●《儿童教养》

◎作者:峯村良子

◎译者:唐亚明 郭敏 崔颖

◎活字文化 中信出版社2017-5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熊家长。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困扰或不必要的麻烦?这部在日本持续畅销的“国民儿童礼仪培养读本”,不仅具有实用性,可读性也很强。它基本包括了儿童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用图画和文字做出讲解,浅显易懂,是一部全面的、富有操作性的现代生活指南。

●《回来》

◎作者:孙中伦

◎理想国 台海出版社2017-6

本书是作者孙中伦的处女作,介于非虚构与文学之间。这些文字记录了他21岁休学一年、回国打工的经历与思考。他去到东莞、大理、定西、苏州、北京、成都,做过流水线工人、民宿招待、初中老师、新媒体编辑、漆器厂学徒,一边流浪一边工作。作者将自身的青春迷惘和价值困惑融入壮游,通过切身的体验,得出了青涩感性又非同一般的省思。

●《饥饿》

◎作者:[阿根廷]马丁·卡帕罗斯

◎译者:侯健 夏婷婷

◎九久读书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6

这是一本愤怒之书。作者走遍印度、孟加拉、尼日尔、南苏丹、马达加斯加、美国、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进行调查,他目睹的惨状令人震惊,他追寻质问饥饿的原因——如今,饥饿并不是一个自然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财富分配问题。饥饿的背后,是人对人的压榨,国对国的剥夺,饥饿坐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周游世界,不平等的种子到处播撒。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译者: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6

《巴黎伦敦落魄记》《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这三部纪实作品,清晰地展示了奥威尔作为左翼作家和社会主义者的经历和思想,以及他转向批判极权主义的动因,这是理解他后来创作的《一九八四》《动物农场》的必要前提。这套纪实全部是新译,文笔流畅。

●《资本主义简史》

◎作者:[德]于尔根·科卡

◎译者:徐庆

◎文汇出版社2017-6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地梳理资本主义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普及读本。除了概述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发展,以及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还重点梳理了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在思想文化史中的流变。在各种简史流行的今天,这本脉络清晰的小书值得借鉴,但不是最终的答案。

●《瞎猫头鹰》

◎作者:[伊朗]萨迪克·赫达亚特 等

◎译者:穆宏燕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6

本书由国内伊朗文学研究的顶尖学者穆宏燕译介,选取了伊朗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篇现代派小说。《瞎猫头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堕落。《埃赫特贾布王子》描写的是伊朗封建末代王朝的灭亡。《安迪梅西克铁路站台阶上的蝎子》开创了21世纪伊朗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译笔流畅精彩。

●《萤火虫女孩》

◎作者:彭懿 绘画:李海燕

◎接力出版社2017-6

近年来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惊喜频现,这本由知名作家彭懿和新人画家李海燕合作的作品就令人眼前一亮:即将退休的公交车司机老周在夏夜的森林里碰巧救了小狐狸变成的淘气男孩抓的萤火虫,萤火虫们原来是一群小女孩,在她们的带领下老周认识了森林里的其他居民……奇幻的故事和带有梦幻色彩的“毛茸茸”的画面,相得益彰。

●《我们的孩子》

◎[美]罗伯特·帕特南

◎译者:田雷 宋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6

本书力图回答,在美国社会,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理解贫富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全书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贫富阶级之间的“剪刀差”——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内都有鲜明的反映。

●《以赛亚之歌》

◎作者:冯象

◎三联书店2017-7

本书上编为冯象的数篇随笔和译经笔记,下编为《以赛亚书》的译文。细读就会发觉,上编涉及的法律理论与政治伦理与《以赛亚书》中的信仰困局有相似之处,那困局正是二十世纪革命失败以来,求公义的人们面对着的一道难题:“新天新地”和新人伦理是否可能。

●《温柔之歌》

◎作者:[法]蕾拉·斯利玛尼

◎译者:袁筱一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8

在一向高冷的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温柔之歌》是难得的畅销书。小说从凶杀起笔,描述了一个底层白人女性和雇佣她的中产阶级家庭之间汹涌的暗流。这并非仅仅靠“保姆杀害幼儿”的耸动题材取胜的小说,作者也相当熟练地展示了现代小说必不可少的叙事技巧,中文版的译笔也非常流畅,可读性较强。

●《未知大学》

◎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范晔 杨玲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8

得知病情的几个月后,波拉尼奥亲自整理了自己的诗歌手稿,这就是《未知大学》的雏形。中文版还收录了波拉尼奥此前已出版的三部诗集,由此涵盖了他1978—1994年间创作的几乎全部诗歌。两位译者都是出色的西班牙语文学的传递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由陆智昌设计,做得非常美。

●《撒旦探戈》

◎作者:[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译者:余泽民

◎译林出版社2017-8

《撒旦探戈》是拉斯洛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贫困村庄,人性的污秽连番上演,村民们眼中的“救世主”其实是魔鬼撒旦……拉斯洛表达了人类生活的悲惨、麻木、怪诞和绝望,书中充满了绵密而缠绕的长句,这对译者来说是挑战也是噩梦。这部小说能有中文版,无疑我们要向译者余泽民致敬。

●《寻路阿富汗》

◎作者:[英]罗瑞·斯图尔特

◎译者:沈一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

9·11后,塔利班倒台,阿富汗一度向西方世界开放。2002年,作者打着重走巴布尔大帝(莫卧儿王朝开国君主)之路的旗号,做了一次艰难的徒步,目睹了惊人的贫困和战乱的重创,也体会着古老的习俗和人迹罕至的风景。本书的叙事质朴而简洁,体现出良好的历史素养和难得的节制态度。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作者: 江晓原

◎中华书局2017-8

本书是科技史名家江晓原教授有关中国古代科技随笔的汇编,涉及工程技术、“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中医、博物学等诸多内容。一篇篇文章理性而平实,既有对古代科技成就的肯定,也揭破了“司南”之类的虚构的神话。这是一本不多见的原创科普书,内容指向传统文化,选题明显兼顾趣味性,文字晓畅通俗易懂。

●《科技到底改变了什么》

◎作者:[美]马特·里克特

◎译者:黄瑶

◎中信出版集团2017-8

2006年9月一个下雨的早晨,雷吉因为在驾车过程中使用手机发短信,酿成悲剧,致使两位火箭科学家失去生命。本书作者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报道领域广泛,尤其擅长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主题。本书从这起事故出发,延伸到科技带来的改变。

●《飞行家》

◎作者:双雪涛

◎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本书收录了双雪涛的九部短篇,故事大多发生在没落的北方城市。破败的街道、废弃的工厂,流窜着形形色色的人。作者为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故乡人留下虚构的记录,并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里,让爱、梦想、尊严和自由在卑微和绝境里重生。

●《好人宋没用》

◎作者:任晓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8

有人说,这是一部属于上海人的《活着》,讲述了苏北女人宋没用在上海艰辛打拼的故事。这个名叫“没用”的女人熬过了战乱、饥饿、政治风浪,为母亲养老送终,照顾游手好闲的哥哥,养大了儿女,她坚强地活着并且坚守着对人有用的信条。作者透过种种细节展现了波澜起伏的历史变迁,但后半部分对故事的掌控有些力有不逮,结局稍显局促。

●《激流中》

◎作者: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8

冯骥才记录了亲历的新时期十年(1979-1988),透过文学创作,从事文化工作以及与许多作家的交往,反映了历史和个人相融合的八十年代。本书也表达了冯骥才对新时期文学现象的反思,回答了他为何从热闹的文学退场,转战整理保护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领域。

●《美在天真》

◎作者:新凤霞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8

“评剧皇后”的新凤霞晚年时完成了从演员到作家的转变,她的作品文字质朴生动,内容丰富精彩,独树一帜。在她辞世19年之后竟然还能有新书出版,既是一件幸事,也源于一次遗憾:早年新凤霞曾打算在台湾出版一本书,因故未成,书稿在她去世多年之后,重新回到她的女儿吴霜手中。在这本新出版的书中,《赶城》《表哥》《我们是主人》《勤》《忍》等文章是首次面世。

●《最后一公里村庄:新乡土中国的区域观察》

◎作者:贺雪峰

◎中信出版社2017-8

本书介于调查报告和学术随笔之间,作者及其团队历经十年,深入中国乡村地区,运用大量一手的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明显的区域特征,记录了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现象,呈现出当下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并在村庄治理这样一个紧迫的命题下,探讨了如何重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食其果》

◎作者:蓝紫青灰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8

与日常饮食相伴的植物果实,在作者笔下展现出迷人的风姿:它们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历史的见证,乡愁的寄托,文人墨客的遐思,民间传说的绮想,更是传统生活方式和中华文化的日常寄托。作者闲闲道来,举重若轻地写出了中华文化之美。

●《诸神纪》

◎作者:严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9

谁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神话谱系?本书作者专业与通俗并举,追根溯源梳理出中国神话中的人物谱系,书中每一段神话都由“故事文本”“内容解读”“原文出处”三大板块组成。作者还对古汉语神话的现代重述和读解进行了可贵的尝试,活灵活现又述之有据,妙趣横生又不失学理,全书随处可见作者灵动、俏皮和时尚的用语。

●《父亲的失乐园》

◎作者:[美]阿里埃勒·萨巴尔

◎译者:徐丽松

◎新星出版社2017-9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库尔德人中竟还有一支犹太人,能说古老的亚拉姆语。本书沿着这一古老的语言追述一个家族四代历经六十年,横跨伊拉克、以色列、美国三地的传奇。作者回溯了库尔德犹太人的千年荣光,探寻了不同族群及信仰间和睦共容的可能,也记录了少数族群为保有自身文化所经受的磨难。该书在生动的写作和丰满的背景史料间平衡得当。

●《雪落香杉树》

◎作者:[美]戴维·伽特森

◎译者:熊裕

◎全本书店 作家出版社2017-9

故事的背景,是珍珠港事件后日裔在美国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通过丝丝入扣的悬疑故事,为少数族裔发声。故事围绕一桩海岛悬疑案的三天庭审过程,引发了一段如同雪落一般的回忆,让人对善与恶、公正与偏见产生思考,回忆中日本少女与日美两位情人的悲伤的爱情故事,令人边读边叩问自己的内心。

●《昨日之岛》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

◎译者:刘月樵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9

故事发生在1643年,海难幸存者罗伯托在坐以待毙之余,靠书写和回忆打发时光,他的前半生渐渐浮现——卡萨莱城争夺战(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西班牙、教会悉数登场),各国为寻求经度的秘密而展开的间谍战,信仰与科学的激烈交锋……这是典型埃科小说,博学、繁复、掉书袋,考验读者的学养、智力和耐心。本书系新译。

●《全民审判》

◎作者:[法]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杨晓梅

◎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9

假如上帝降临,人类将会怎样?漫画家马修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自称上帝的人突然出现,出语睿智,超乎常人,人们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发动了一场大审判……这是一部立意深邃,充满思辨色彩的漫画。作者还借这场审判,讽刺了法律、传媒、商业、娱乐等各个领域每天都在上演的荒诞剧,从而剥下了人类社会体面的外套,对上帝的审判就是对人类的审判。

●《奇点遗民》

◎作者:【美】刘宇昆

◎译者:耿辉

◎中信出版集团2017-9

本书集纳了刘宇昆的22部短篇。作者把目光放在那些没有进入、甚至拒绝进入数字时代的人,并在故事里融入了科幻艺术最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从大都到上都》

◎作者:罗新

◎新星出版社2017-10

北大教授罗新的一部旅行散文。这位中国中古史和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最终抵达元朝的都城之一:上都。一路上他生动地记录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同时穿插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与人物故事,还原了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面貌。

●《奔月》

◎作者:鲁敏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0

借着一场车祸,女主人公小六逃离了自己体面的精英生活,寄身于一个小城,重新做人。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和情人开始拼命地寻找她……然而生活总是按自己的逻辑前行,“奔月”的人未必能再回到地面,逃离只不过是一个幻觉。这大约是一部关于都市人群精神困境的小说,叙事稍显琐碎,而鲁敏的语言,机灵、劲道,颇有特点。

●《密码朋克》

◎作者:(澳)朱利安·阿桑奇

◎译者:Gavroche

◎中信出版社2017-10

充满传奇色彩的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密码朋克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而密码朋克是一群倡导大规模使用强密码术以保护我们的基本自由的活动家。在这本新书中,阿桑奇与一群来自赛博空间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一起探讨,互联网终将解放我们,还是奴役所有人?如何保障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

●《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译者:詹涓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10

这部荣获2013年历史类普利策奖的著作,叙事精彩,史料丰富,富有戏剧性和历史纵深感。它讲述了1919年凡尔赛会议至1959年间发生在幕后的种种,以及各方领导人的一系列磕磕碰碰,最终导致了本可避免的战争。作者将法国在越南与美国在越南两个不同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勾连在一起,深入讲述了越南在20世纪的悲剧。

●《私货:詹姆斯·伍德批评文集》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译者:冯晓初

◎上河卓远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11

如果文学批评的写作需要找一个范本,那么《私货》是一个好选择。书中23篇文评,覆盖了哈代、托尔斯泰、莱蒙托夫等重要作家,同时作者对奥威尔、科马克·麦卡锡、麦克尤恩等作家,也有生动的描述和分析。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以及出色的人物写作记者。

●《我身在历史何处》

◎作者:(塞尔维亚)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译者:苑桂冠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11

本书是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回忆录。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他用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如何与遗忘对抗,他关于“我身在历史何处”的追问,深沉而忧伤,那不仅是一个失去祖国、愤怒于世界用谎言掩盖真相的导演应有的追问,也在提醒我们问问自己,“我身在历史的何处”?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作者: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11

小说用多线叙事的结构讲述了四个不相干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副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极为可笑、生死攸关的联系。一段段故事像一条条充满讽刺和黑色的社会新闻,而读者则像读新闻的“吃瓜群众”一般看着所发生的一切。刘震云犀利地触碰人性的底线,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又心生惶然。

●《人之彼岸》

◎作者:郝景芳

◎中信出版社2017-11

本书包括六篇小说和作者的人工智能学习笔记,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包括人类与机器伦理的模糊地带。郝景芳给想象中的智能体赋予中文名,并将AI融汇在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里。作者想要探讨,当真正高度智能化的AI融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人类会觉得当人更好,还是当AI化的人更好?

B1、B2版文/青阅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