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7舞台艺术:高峰之路

来源: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05日07:15

新征程

以创造性改编接续文脉

傅 谨

戏剧的发展既有其独立性,又与其他文学艺术的发展互为因果,它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纵横交错的文明水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最初的成熟,就得益于与说书讲史的密切关联。新年伊始,回望2017年舞台艺术,改编是一大亮点,诸多改编剧目的出现既有巧合,也内在地蕴含着戏剧的发展规律。

陕西人艺创作演出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应该是2017年最后一出搬上舞台的大戏。题材看似时过境迁,然而正是戏剧改编让原著小说获得了新生命,观众所以为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动,正是由于文学和戏剧的力量。波兰导演陆帕改编自史铁生小说与散文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天津上演,堪称年度跨文化戏剧创作最重要成果。

秦腔新剧目《王贵与李香香》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它改编自李季著名长诗,刘锦云编剧,张曼君导演。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将李季的长篇叙事诗转换为舞台剧,提取长诗精神内核,围绕主人公爱情故事,揭示出底层民众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翻天覆地大变革的共振。舞台上李香香天真烂漫的娇嗔和王贵真诚质朴的憨厚,体现出演员深厚的传统表演功底,陕北地区信天游类似咏叹调的音乐和叙事性诗歌互为表里,为戏曲化表达增加另一重意蕴。这些都使得原著中王贵和李香香简单纯真的爱情,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得到强化,因此具有更强烈的质感。

川剧《铎声阵阵》改编自优秀当代小说《木铎》,原作者李一清的《山杠爷》多年前被改编成川剧就获得好评,这次,四川省川剧院再次抓住适宜戏曲表现的题材。《铎声阵阵》描写四川某个水路码头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遭遇挑战出发,通过剧中人物的挣扎和选择,暗示那些看似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民间风俗内在的精神与道德合理性,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担纲主演的“梅花奖”获奖演员崔光丽,她用从花旦到老旦跨行当的惊艳表演,将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女主人公从少女直到晚年的完整人生,演绎得光彩万分。该剧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这是晚近戏剧作品偏爱的主题。但《铎声阵阵》还从这一题材发掘出另一层次的性格冲突——镇上的宗族大户祖祖辈辈挑选有德之人击铎,铎人的道德操守在社会动荡中却无处安放。在女主人公葛来凤鼓励下,内敛得近乎懦弱的男主人公走出小镇投身军旅,如有见识的妻子所愿,他的性格确实发生质的变化,然而当朴实善良的铎人变成杀人不眨眼的白军军官时,这一演变完全超出她的预想,因此引发出人性的质问。

《铎声阵阵》揭示了人性道德评价的悖论,如同话剧《兰陵王》编剧罗怀臻暗示的那样,我们将永远面对人类自身“羊性”“狼性”的两难取舍。《兰陵王》是国家话剧院2017年重点剧目之一,导演王晓鹰借此继续推进其“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探索。它取材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兰陵王故事,可以看成对这一传说莎士比亚化的重新处理。编剧把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美少年兰陵王置于类似哈姆雷特式的语境,通过两副面具,让他于弄臣和王者两种性格中大跨度转换。优美的面具让他忍辱负重,只能在宫廷苟且偷生;刚猛的面具令他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虎将,同时激发了他血腥杀戮的暴戾。剧中兰陵王性格的双重可能性,巧合地回应着《铎声阵阵》的疑问。

上海京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浴火黎明》,在2017年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获得相当高的评价。这出戏的题材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家喻户晓的小说《红岩》,演员的精彩表演、导演的舞台呈现固然是亮点,但关键突破还要归功于编剧李莉的文本改编。李莉既完整地描写了范文华一度迷失又重新回到革命队伍曲折人生经历,又深情地表现邵林、许志烨等革命者努力挽救范文华的胸怀,这一描写是对红色题材戏剧作品中人物塑造日益趋于“高大全”僵化模式的超越。因此,《浴火黎明》堪称红色题材戏剧创作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的重大突破。

2017年的戏剧舞台上,中国戏曲学院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朝金顶》,是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进的京剧艺术传统与保护工程成果之一,在参加中国京剧节展演时,得到戏剧界一致的高度评价。京剧基金会实施的“挖掘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项目,已经有17部剧目在北京汇报演出。这些挖掘剧目同样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改编者的心态不是居高临下地睥睨传统,它部分是为适应当代剧场演出的时间要求,部分是由于当年京剧名家的表演难度过高,按目前演员水平还无法实现完整的传承。

改编是一种文化态度,它所昭示的是对历史积淀的珍惜与尊重,说明戏剧界对中国文化的源流更具认同,这是接续中华传统文脉的强烈意愿与实践,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最具说服力的表现形态。为何改编、如何改编,同样代表今人的文化态度。我们欣喜地看到,2017年的戏剧舞台上,各类改编剧目整体地体现了我们对不同年代文学和戏剧经典的敬意,这些改编是让经典焕发新活力的创造性表达。强调改编并不意味要排斥原创,相反,它让原创更有内涵、更具力量,有可能走得更远,在艺术上登上更高的山峰。

新挑战

现实题材需精品意识 

王 馗

现实题材作品数量显著增加,是2017年舞台艺术尤其戏曲领域的突出特点。国家艺术基金自2014年申报起,即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和展览、演出,列为年度资助重点,至今已经资助立项1196项,其中现实题材项目总计978项,资助资金约5.8亿元。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现实题材作品在近5年共有1195部,其中京昆类22部、地方戏类642部。可以看出,戏曲艺术院团在持续用饱满的艺术热情,正视丰富的现实生活,承载着艺术反映时代、戏曲服务人民的文化重任。

不过,现实题材创作虽然数量较大,艺术精品的打造明显不足。特别是为数不少的现实题材作品呈现出重宣讲轻艺术、重即时轻长远、重投排轻艺术规律的创作倾向。不能用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方法来驾驭和表现题材,不能用长期的艺术打磨与市场检验来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品,不能让现实题材在舞台上成功地成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样的作品最易轻率投排、即时宣传,但很难留得下,造成对物力人力和创作热情的浪费,甚至消减剧种的艺术积累和剧团的艺术优势。这种不良的创作倾向与现实题材立足“现实”所具有的创作视角有关,由此导致在戏曲现实题材领域中,较为普遍地出现舞台叙事的琐碎化、生活真实的拘泥化、艺术形象的表面化、主题思想的肤浅化等诸多并不成功的创作实例。

相较于中国戏曲近千年的艺术积累,创作实践不过百年的现实题材创作,面临诸多艺术困境。现实题材创作的挑战性尤其在于,要让作品更加契合戏曲现代化的使命。所谓戏曲现代化,是用戏曲传承有序且不断拓展的艺术表现手段深刻表现现代情感体验,积极引领当代精神生活,让戏曲作品鲜明地彰显出当代中国在传承文化传统、追求现代理念时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民族个性和民族风采。具体来说,如对现实题材人物的塑造,不能完全依照传统脸谱式提纯了的二元化范型,不能完全走向高大全的简单化表现,而要创设属于生活质感的形象典型;在展现现实生活时,不能完全套用传统程式技法,也不能完全没有依傍地照搬生活实际,而要创造可以驾驭现代生活的表演范式。惟其如此,现实题材创作才能最终接通现实生活的审美化再现和中国戏曲庞大而优秀的艺术体系。这也正是现实题材创作在推进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所在。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戏曲在现实题材创作时,首要任务是树立精品意识,要把艺术精品作为现实题材的创作目标。其一,在主题立意上实现思想道德的现代剖析,让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真正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道德与思想本就是戏曲最擅长表现的内容,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现代提升,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盘活戏曲传统资源的重要内容;其二,在艺术上实现传统技法的提升再造。现实题材作品不需要也不能放弃前人艺术遗产,同时更需要积极拓展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壮大戏曲艺术体系;其三,在人物形象上实现生命质感的深度挖掘,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载体,也是戏曲彰显人民性的艺术标准。同时,戏曲艺术团队要避免一窝蜂地转向现实题材创作,要充分尊重戏曲艺术传统、尊重团队创作的艺术个性与能力。

新印记

版式设计:蔡华伟

歌剧《马向阳下乡记》(青岛市歌舞剧院)

向民族歌剧经典致敬

马小龙

这是一部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乡村喜歌剧作品,从创作到表演都很好地继承了中国民族歌剧传统,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创的以《小二黑结婚》为代表的民族喜歌剧传统。该剧以“精准扶贫”为主旨,着重刻画了马向阳、李云芳、刘世荣等人物形象,语言诙谐,叙事顺畅,生活描摹扎实。剧中音乐以板腔体为核心手段,选用吕剧、琴书、秧歌等地方风格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再创造,有效营建戏剧情境,塑造戏剧人物。大量唱段不但富有戏剧性,而且好听好唱,入耳入心。艺术家们按照民族歌剧舞台处理和表演的要求,将民族歌剧发展进程中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顺应当代审美需求,充分发挥喜歌剧特点并运用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部向民族歌剧经典致敬的优秀作品。尽管该剧尚有打磨精进的空间,但在民族歌剧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将是一部回顾传统、启示创作的重要作品。

京剧《大宅门》(北京京剧院)

按艺术规律改编

李龙吟

京剧《大宅门》抓住“宅门里、宅门外”这个关键点,围绕杨九红、白景琦、白文氏展开故事,合情合理、寓意深刻、人物生动、情节波澜。我最敬佩的是电视剧《大宅门》导演郭宝昌欣然肯定年轻人的改编。全剧演出只有两个多小时,不可能把几十集电视剧中的人物原封不动地拿来演。更重要的是京剧有京剧的结构、京剧有京剧的逻辑。因此,人物是需要重新架构的。按照艺术门类的本体规律改编原著,才是成熟艺术的根本。京剧《大宅门》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功。白景琦、杨九红在大宅门里外反差巨大的形象,生动展示人物的多重性格。这个戏排得也好,舞台干净、灵巧,一大一小两个牌楼千变万化了场景。演员也很出色。说点儿不足:对白多,像话剧。尤其是“京白”念多了,演员又没有合适的身段配合,影响京剧的整体美。

河北梆子《李保国》(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有温度地关注“人”

郑荣健

这是一部有情怀、有温度的戏。它讲述李保国到太行山区“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的真实故事,既没有概念化的“干净”,也没有琐细地“说事”,而是以人带戏、以情感人,塑造了一个老农般鞠躬尽瘁的科技知识分子形象,遵循日常人伦的情感逻辑。当人物遭到误解,他有脾气;当儿子上学被耽误,他愧疚,所有这些都是统一的、符合人物性格的。开场倾诉的对太行山区的情感,让一切有了合理的解释,“他能用一把荞麦皮,榨出二两油来”,这是鲜活质朴的语言,是人物性格的写照,诠释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就创作而言,它带来的启示显而易见,那就是创作者要有情感有温度地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

淮剧《送你过江》(盐城市淮剧团)

宏大主题从“小”说起

武丹丹

这是第一部反映渡江战役的戏曲现代戏。革命老区芦荻港女村长江常秀一家,与南下部队教导员郭逸夫及其战友重逢在渡江决战前夕。曾经的命运遭际与突变的情感纠葛,引爆革命信仰和俗情世理的激烈冲突。最终,在“渡江”这个关口上,信仰引领着他们做出“爱与牺牲”的抉择:送你过江!把革命送过江、把胜利送过江、把信仰送过江,同时透射出一种人生的“过江”。全剧从小人物着手,犹如一曲清远的笛,与历史对话、与英雄交流,让观众触摸到那一代人的情感温度和信仰纯度。可以说,《送你过江》是一次不能忘却的精神回眸。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出品方盐城市淮剧团是一个区县级剧团,常年活跃在基层,建团六十年来一直以农村题材、以现代戏见长,此次再次从小人物着手,成功反映宏大历史主题。

话剧《兰陵王》(国家话剧院)

继续民族化探索

靳文泰

话剧《兰陵王》,由浸淫戏曲多年的剧作家罗怀臻、在话剧民族化躬耕多年的导演王晓鹰合作推出。从史料中仅有只言片语的历史人物衍生出话剧《兰陵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呈现方式和演员的表演耐人寻味。王晓鹰在剧中延续《霸王歌行》《理查三世》《伏生》等作品对话剧民族化的探索。导演处理没有被戏曲程式束缚,而是活用传统戏曲的表现力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如龙套的使用、靠旗的多少、桌椅的摆放等既有准程式化也有半程式化,使假定性、虚拟性在舞台上无限延展,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意境和情趣。此外,剧中几位主演在表演方面也进行了“民族化”探索,既有丰沛的内心体验,又在外部表现上下苦功,力求将话剧的写实和戏曲的写意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