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圳商报》月度好书榜

来源:深圳商报  | 成转鹏  2017年12月11日10:47

《梁光正的光》

中国土地上的堂吉诃德

●上榜理由:从未见过这样的“农民”:他是圣徒、阿Q、傻瓜、梦想家,他是父亲也是顽劣的孩童,他是一个农民,也是个斗士。一直写非虚构的梁鸿,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里,为我们贡献了一个如此令人惊喜的形象。

梁光正在一个充满饥饿和动乱的年代里,拥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用不完的热情。他一相情愿地将这些“家人”捏合在一起,并全力爱他们,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意气风发地狂奔、头破血流地栽倒、不知休止地反复。故事以他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子女们得以回顾父亲如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和爱情史。随着记忆的深入,一件尘封多年的可怕往事浮出水面,子女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父亲爱恨难明的情感纠葛。

非虚构作家这个身份给梁鸿的虚构创作带来了什么?李敬泽说,“在现代性的农民形象谱系中,这是个‘新人’,其意义颇费参详,不必急于界定他。”这个看似“新”的农民角色在我们的经验里一点也不陌生,作者行文中也有意指明梁光正身份的来源:一个中国土地上的堂吉诃德,手持长矛,刺向现实的风车。梁庄,是每个人的梁庄。梁光正,是每个人的父辈。我们一再回到故乡,一再阅读这个失败者的故事,是因为他能让我们生活的暗处,生出光来。

《人之彼岸》

郝景芳的AI故事集

●上榜理由:探索科技进步对人类未来的影响,除了科学家,科幻作家永远是最前卫的思考者。郝景芳在她更早期的、获得“雨果奖”的作品中,就提出了人工智能来临对人类的挑战。《人之彼岸》是郝景芳最新的短篇科幻小说集,书中六个故事,它们的主角都是人与AI。

这部集子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六篇中短篇科幻故事,从不同的视角描绘人工智能世界的未来图景。这些故事的可读性很强,让人一旦开始阅读就会被牢牢抓住。后半部分是非科幻思考,是两篇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文章,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目前的能力和缺陷,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应该如何学习。

郝景芳在书中塑造了很多个超级智慧体,它们拥有跨领域的能力,懂得使用策略解决问题,拥有欲望、感情、好胜心,以及人类的“意识”。它们不仅是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智能助手,更是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宇宙神明。人与AI隔岸而望,作为理性的AI,是否一定能把人类非理性的一套心理表征学个差不多?在物理环境变成了智能产品的天下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所谓“人之彼岸”,即人与人工智能彼此映照。郝景芳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不懂情感,缺乏对世界的常识和创造力。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最新随笔集

●上榜理由:“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两年前,李娟在《文汇报》笔会开始写她的新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讲述自己的小家庭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一片贫瘠土地之中劳作与生活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这个专栏的结集。

和《羊道》系列、《冬牧场》不同,主角从“他们”变成了“我们”。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著,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

原本看似一成不变的枯燥艰苦生活,在李娟的笔下,充满了斑斓的色彩与各种各样的情趣,就连她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与整个大自然,也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而在执著与希望之外,对于环境的担忧和未来生存前景的疑虑,也时不时出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整本书的时间线和整体性没有李娟以前的作品密集,词句更精炼了,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在孟溪那边》

追寻这一代人的故乡

●上榜理由:胡桑,诗人,1981年生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新市镇,201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哲学系。诗人深情,哲人宏观,因此我们能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丰盛而又阔大的江南纪事,从而意识到江南不仅仅是淫逸山水的世外桃源,它更是真实的历史,参与到中华文明沿袭演变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地指向江南,胡桑的考据不仅是在追寻他自己的故乡,更深远地来看,也是追寻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乡。从现代文明起始,世界打碎稳定的根基走向动荡,人们就踏上了寻根的旅途,故乡母题历久弥新。我们在追寻什么?

对胡桑而言,“孟溪那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标的,更是起源意义上的故乡。所以,当他构建一个逝去的故乡,树立起来的形象只是一株“剃头大伯家的桃树”、家里祖坟边遍布的桑树林、雨水泛滥季节逆流而上的鱼群、出现在童年生活中的桃花纸或者雪花膏……在胡桑的方言里,“孟溪那边”意味着遥远。作者似乎有意模糊掉故乡的地理意义,为了告诉我们追寻故乡并不为了栖止于此,而全部意义只在建构一个精神起源。

城市更迭与技术焦虑的时代,“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陷落”这句俏皮话,其实表达了一种时代的焦虑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与之斗争。

《柬埔寨旅人》

对东南亚的人类学打量

●上榜理由:在柬埔寨,风光秀丽的巴萨河畔,人们脸上常见神秘的微笑,但人口拐卖、赤贫、文盲,以及内战的后遗症亦如影随形;当地人央求国际组织为其修缮寺庙,年轻的和尚却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既有国际组织志愿者,也有自我流放者和淘金者……

1998年,人类学家刘绍华加入“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提着一只皮箱便来到柬埔寨,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之后,她以人类学家的视角、散文家的笔法写下自己的柬埔寨记忆: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走向全球化的同时仍有美丽的“非现代性”残存。这里是“天堂与地狱的写实,就如同吴哥窟的石雕故事一般,上演着人世历史中的喜怒哀乐、罪与罚、堕落与超脱”。

这是一部精彩的旅行文学,描绘了高脚屋、吴哥窟、祭典、金边的城市奇景、各种文化差异和旅行趣事;也是一部人类学民族志,记录了饥饿、疾病和罪恶,叙写了警察、妓女、乞讨者、台商、异乡人等各类群体的生存状况,呈现出一个现代性与传统相互冲突,历史负累与宗教力量并存的变化社会。

在国人的印象中,柬埔寨往往和东南亚几日游联系在一起。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会发现,柬埔寨需要真正人类学的打量,而不只是抒情与游记。

《中国奇谭》 青年作家刘汀的荒诞故事集

●上榜理由:刘汀是极具探索性和潜力的青年作家。他写作涉猎广,写小说、写散文、写诗。单论小说,其风格也是多元化的,一直在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他写过青春成长题材小说,如已出版的长篇小说《浮的年华》和讲述一个乡村少年的乌托邦理想的《布克村信札》。但他很快就跳出了青春叙事,开始向更具挑战性的题材进击。他写过很多乡土题材作品,写过表现都市白领生活的小说《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午饭吃些什么》,写过极具形式感、叙事非常成熟的纯虚构小说《关于一部著名小说的几个谜团》,写过挑战想象力的幻想性小说《颠倒众生》……这次的《中国奇谭》重在“奇”字,这个“奇”不仅仅是指题材和形式的奇特,如灵魂互换、穿越唐朝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奇谭”的外衣下,所呈现出的荒诞离奇的现实。书中12个短篇小说,以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入手,着力描写了他们的挣扎与妥协,揭示出当代人深刻的精神困境与道德困惑,文字有尖锐的触觉与冷静的剖析,读来令人震撼。此外,乡村生活经历使得刘汀拥有很多八零后作家不曾有过的乡土生活经验,这使得他能轻松地写出纯正优雅、饱满醇厚的乡土题材作品,《秋收记》就是这样一篇难得一见的佳作。

《万物归一》

君特·格拉斯最后的作品

●上榜理由:10月16日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90岁诞辰,他的遗作《万物归一》中文版在国内首度出版。这位被誉为德国 “斗士”的伟大作家,用文学表达他的立场,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被历史遗忘的面孔”为世人所熟知。

美国作家约翰·欧文曾回忆格拉斯,说格拉斯在20世纪80年代就批评欧文,说“你看起来不像以前那么愤怒了”。“愤怒”二字,是对格拉斯个人风格的准确概括。然而,在格拉斯的盖棺之作《万物归一》里,这种“愤怒”已经不那么锋芒毕露了。

老年的格拉斯,患有支气管炎,听力下降,味觉开始丧失,伴随着这些的是老年抑郁症。对于即将告别的世界,格拉斯用寓言来加以表述:“最后的希望被老年击沉”。这本书是他生命最后十年的写照,也是他对生与死之间重大问题的思索。全书包括96首诗歌或散文诗、记录、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格拉斯的雕塑和绘画作品曾被收藏家高价收藏,书中65幅插图是他用亲自软铅笔绘制的素描。格拉斯以小说小说名世,然而少有人知道,他最初是以诗歌登上文坛的,这是国内正式出版的首部格拉斯诗画集。

《莫称之为夜晚》

阿摩司·奥兹的“爱情”故事

●上榜理由:小说的行文和标题一样优美,是《莫称之为夜晚》的特色。作者阿摩司·奥兹,2005年歌德文化奖获得者,受19世纪俄罗斯作家影响颇深,他的身上体现着屠格涅夫式的优雅与高贵;他酷爱希伯来语版的《旧约》,并受到其深刻影响,因此简约、凝练、富有张力是他的小说语言的另一特色。

小说以一个女性的口吻叙述,一个毫不相干的事件,引发了一场发生在一对共患难过的老夫少妻之间的危机,这种危机是微妙和隐藏的,彰显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很少有伟大作家会甘心把爱情放在自己小说的第一位,奥兹也不例外,他在这部优美的小说里无情地牺牲了爱情,向人们解释着:爱情是如何在一个冷漠荒芜的世界里逐渐枯萎的。

奥兹没有把笔调停留在两人世界,出于先锋小说家的习惯,他引入了多个不确定的谜语,每个神经敏感脆弱的作家都会疯狂地在小说中设置谜语,这非常符合奥兹柔韧的个性。事实上,这完全不像一本以色列作家的小说,倒像是一个善于叙述的欧洲文艺作家的作品,同时又具备了以色列独有的民族感和希伯来文化的独特语感。

《美丽与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上榜理由:前段时间,纪录片《二十二》火了一阵。从电影院走出来时很多人都会重新审视“战争”,战争是什么呢?历史课本上的它们是权力与利益、是伤亡数字、是影响时代局势的重要因素。历史学家们对战争的原因、进程、结局和后果,做到了详尽入微的研究,却忽略了那些真真切切感受战争的小人物。

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所著的《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不为战争中的伟人立传,只为专注生命。它发源于一个问题:战争是怎样的感觉?皮特·恩格伦无意复述将帅们的功绩,他将全部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他选择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作为主角,由他们的生命史抵达“真实”的“一战”。他们是亢奋或消沉的士兵、对战争游戏抱有幻想的探险家、成为医疗组织司机的知识女性、后方的主妇与儿童、作家、冷眼观察军政人物的公务员;他们之中有的成为英雄,有的死伤,有的陷入疯狂。后人的追述往往失真,亲历者的战时日记、家书、照片是更“真实”的证据,它们拥有生活的质地,带回不同阶层、国家、阵营的声音,从西线战壕到东非战地,战争被遮蔽的一面轰然出现——它们已经被错过太久,这次不应再被错过。

《创造自然》

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上榜理由: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亚历山大·冯·洪堡,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最高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他将对自然的崭新理解,融入对彼时政治局势的悉心体察,既为托马斯·杰斐逊带去详尽的考察资料,还影响了西蒙·玻利瓦尔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对世界的广博认识不但招致了拿破仑的嫉妒,更深度影响了歌德、柯勒律治、达尔文、梭罗、海克尔等诗人与科学家。洪堡究竟如何从一位怀有远游心气的少年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受到哪些影响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体自然观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变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创造自然》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