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阿史地米到爱其新村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左中美(彝族)  2017年10月20日15:15

正午十二点,云贵高原阳光最明烈的时候,村庄的核桃树把影子都收到了脚下。泥土的公路散发出的温热的土腥气里,隐隐带着核桃树叶以及五月的大地上草木萌发的青涩气息。

刚刚入夏,大山里的漾濞县富恒乡密马村爱其村民小组步入这一年里最关键的农忙时节。

这个名叫“爱其”的村民小组,离富恒乡政府有14公里,是当地典型的彝族罗婺部村庄。“爱其”是村民小组的大名,在当地,村民们习惯称其为“阿史地米”。“阿史”是旧时这地方上的一个人;“地米”是罗婺话,意思是“(他)的田”。据传,村庄所在的这片地方,旧时是阿史家的田地。

爱其组共有50户人家,居民以常、字两姓居多。“村民小组”的称谓用了近20年,当地村民还是习惯用“社”这个称谓,把村民小组长叫作“社长”。

2015年10月,在夏秋连绵的雨水之后,阿史地米的后山发生了山体滑坡,村庄出现整体移位。多户人家的房屋出现墙体开裂、变形,整座村庄的居住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对本已贫困今又告急的村庄,县乡各级部门紧急组织动员,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项目、整合资金,仅仅两个多月后,爱其村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很快展开。

经过专业部门勘验,选定的新址离现址有1.5公里的距离,与村庄隔着一道箐,仍属于爱其村民小组境内,小地名叫“以坝田”。在项目材料里,这个不久即将出现的新村庄被叫作“爱其新村”。

人类社会数千年,唯有两样东西能让人真正获得内心的安详,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居所。在爱其新村,全村200多名男女老少将获得让他们安心的新居。白天,他们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田野里劳作,继续经营核桃、烤烟、玉米、水稻、荞麦等传统的林果和农作。同时,依着村里、乡里的指导,他们还将发展一些新的种植、养殖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当然,在新的迁居点,村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许多变化。除了统一规划、建设抗地质灾害能力更强的砖混结构楼房,在新的村庄里,还会有公共厕所、太阳能路灯、垃圾处理池、篮球场和村民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从远处山上引来的自来水会通到每家每户的院子及厨房,村中还会有大面积的公共绿地。

眼下,爱其新村还正在建设当中。工地上,安居房建设的毛坯工程基本已经完工,效果图上那个美丽的村庄已经初现雏形。之后,村中道路、篮球场、路灯、公厕、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将会在工人们的劳动里一点一点显现出来,直到完全呈现出图纸上那个村庄的模样。

我们在离迁居点不远的箐边路上,遇见了出去放羊的村民李何丽。她从岩前村嫁过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指给我看她家的房子,就是迁居点里入村的第一户人家。除了国家给的补助资金和20年贴息贷款,村里每户人家只需要自筹一小部分建设资金。李何丽说,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核桃和烤烟,当然,她还放牧着一群羊。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家五口人就会在新家里生活,她的两个孩子每个周末以及假期,会从乡上的学校回到家里,在院子里玩耍。老人会在那方院子里承儿孙绕膝的天伦,安然地怡养天年。

公路从老村庄里穿过,通往新的迁居点。村民苟定发告诉我,因为拓宽公路的需要,社长尚存虎家现在的院子被挖去了一部分。刚才,当车子在院子脚下停下来的时候,我已经注意到,这方打了水泥地的院子,像一块荞粑粑被掰去一半,边上留下一溜参差的“犬牙”,上院子的台阶是用毛石暂时垫起来的。一个每月领100元补贴的村民小组长尚存虎,他在村民中的威信,首先来自于他为大家的付出以及牺牲。

“这间老房子,已经有20多年了。”尚存虎的妻子字尚花抬头看了一眼天花板说。当聊到新的迁居点及未来的新家时,她的眼睛里,显出一种明亮的憧憬。

就在这个金秋,村庄的人们就可以带着这一年辛苦劳作换来的美好收获,从阿史地米开裂的土墙老屋,陆续迁入到新居。“人生百年,得居为安。”从阿史地米到爱其新村,村庄的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获得他们新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