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来源:中国民族报 | 艾克拜尔·米吉提 (哈萨克族)  2017年10月20日15:13

天下着蒙蒙细雨,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少数民族人士考察团一行,来到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碑前,在红色廊柱的亭子下,与当年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哈尼族老人方有富相见。老人家是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名者中健在的三位老人之一,今年已经87岁,白须飘胸,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身着哈尼式黑红相间坎肩,胸前佩戴一排勋章,格外引人注目。

立于碑前,方有富回忆起60多年前的往事。

1950年国庆观礼前后,来自宁洱专区的53位少数民族代表先后四次受到毛主席接见。那一年,方有富正好20岁。

早在这一年的七八月间,根据上级指示,为增进边疆各民族对祖国的了解、消除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西南局就开始组织少数民族赴京观礼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典。那时,云南边疆地区匪患频仍,国民党残余尚未完全肃清,饱受国民党政府欺压的少数民族,本能地对政府存有疑虑。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尚不了解,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究竟要怎样为人民服务,所以,对千里迢迢到北京去,他们心里并没有底,不敢离开自己的那方土地。

当时,澜沧县竹塘区区长龚国清和刘有兴前去地处中缅边境的西盟邦箐佤族头人拉勐那里做工作。拉勐怀疑政府是在用调虎离山计,便以佤族人不出远门为由拒绝。龚国清和刘有兴耐心地多次上门开导,拉勐这才松口说,要我去可以,但要答应三个条件:一是要刘有兴陪同一起去;二是要龚国清儿子作为人质抵押;三是时间最多4个月,还要1000斤盐巴、100件土布。

那时佤族地区还盛行猎人头祭祀的习俗,把自己的儿子留作人质是很危险的,但为了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龚国清答应了拉勐的条件。

经过反复宣传动员,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走出家门、走出深山;还有少数头人不敢亲自去北京,就派子女、亲属或亲信去。8月,34名少数民族头人及其他代表共53人,终于走出云南边疆地区,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此举是历史性的一步——他们将亲眼目睹领袖风采,聆听毛主席的谆谆教诲,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由于地处边疆、交通不便,还要避过残匪骚扰,宁洱专区的少数民族代表赶到昆明时,已经是9月下旬。9月29日,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派出军用飞机,将这53位代表从昆明接到重庆,并于翌日送抵北京。

9月30日,代表们刚刚下榻在东城椅子胡同招待所,就接到通知:周总理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各民族代表团和中外来宾。宁洱专区赴京少数民族观礼团的拉勐、召存信、李保、苏里亚、黄窝梭等几位年长的代表和随行人员应邀出席宴会。

宴会上,宁洱专区代表们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敬酒。拉勐身着佤族服饰敬酒时,毛主席见他长得比较黑,就问,这位兄弟是什么民族?翻译李晓村说:“主席,他是还有猎人头祭谷习俗的野卡佤族。”

10月1日,代表们被安排在天安门左侧观礼台上观看国庆阅兵式。当天,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受检阅的陆海空三军阵容气势如虹。工人、农民、学生队伍一队接着一队,艺术家们载歌载舞,口号声此起彼伏。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空前景象,让各族代表激动得热泪盈眶。

10月3日晚,毛主席在怀仁堂接见各族代表。代表们相继将本民族最珍贵的礼物献给毛主席。傣族代表召存信、刀世勋、刀承宗、刀卉芳等献上了金伞、贝叶经、勐海沱茶、傣族妇女服饰;佤族头人拉勐敬献了三代祖传的梭剽。

毛主席接过梭剽握住拉勐的手说,听说你们民族有砍人头祭谷的习俗,可不可以不砍人头,用猴头来代替?

拉勐回答说,用猴头不行,用虎头倒可以,但老虎不好捉。

毛主席说,这事由你们民族商量办吧。

从此,佤族不再用人头祭祀了,而是用牛头。现在,剽牛也只是在重大节庆活动中才举行。一个民族的风俗,静悄悄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最后一次接见时,毛主席亲自为每位代表赠送了毛呢衣服、帽子、裤子、鞋子、袜子、牙刷牙膏、口缸等物品。离开北京,代表们又去了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参观考察。

11月22日,代表们回到重庆,受到邓小平的欢迎。邓小平说,这次代表们到北京感受了新的年轻的中国,也看到了老解放区一年来的成绩。这个成绩说明,国家的力量比几千年来任何时候都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全国四亿七千五百万人民团结在毛主席周围,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各民族团结的力量,这是真正的力量。邓小平希望,代表们把看到的,以及毛主席及各位首长的指示带回去,告诉各民族的同胞们,团结在毛主席为首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开始新的生活。

少数民族代表激动地说,我们回去一定要把亲身经历告诉家乡的人,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家乡建设好。

12月26日,宁洱专区少数民族赴京观礼团代表返回家乡。翌日,宁洱专区第一次民族代表会议举行。来自当时全区15个县的26个民族(含支系,经民族识别实际是13个民族)的头人、首领、各族各界代表及专区党政军领导300余人欢聚一堂,在“团结对敌、团结进步、团结生产”的指导思想下,共商民族团结大事。

会上,佤族头人拉勐和拉祜族代表李保提出建议:为了大家永远团结不变心,要举行剽牛、喝咒水仪式,并在剽牛场立一块大石碑,在石碑上刻写誓言,刻上各民族代表的名字,以示不忘。以后谁要闹不团结,就要他赔出石碑重的银子。

1951年元旦,宁洱区在宁洱红场召开了千人大会,举行隆重的剽牛盟誓仪式。由代表们一致推举的西盟佤族头人、赴京代表拉勐进行剽牛。剽牛后,拉勐高兴地拍着手高呼: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定了,团结会搞好。这时,全场齐声高呼“共产党万岁”。

接着,拉勐便将大红公鸡的鸡血滴在一大碗酒里,代表们各自刺破大拇指将鲜血滴在鸡血酒里,深深地饮上一口——这便是喝咒水。然后,他们庄严地宣誓:“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宁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宣誓毕,48位自愿签名的代表,用傣文、拉祜文、汉文庄严地在民族团结誓词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落款“宁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 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当天,渴望团结的人们就把誓词雕刻在石碑上,树起了“民族团结誓词碑”。

此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在边疆取得伟大胜利的证明,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我们看到,碑文下方第二行第二个汉文签名便是方有富。此时此刻,淅淅沥沥的雨还在亭外下着,老人家站在碑前讲述着当年的历史,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脸上漾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