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话,走出暗黑的叙事

来源:光明日报 | 任昕  2017年09月20日15:09

【深度解读】

童话应是我们所知一切文学形式中最纯真美好的一种,殊不知,这种讲给孩子的故事本身也带有暗黑的底色,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中也有不适合孩子的东西。

童话的过去

以广为熟知也极具代表性的《格林童话》为例,一些人惊讶地发现,大名鼎鼎的《格林童话》其实充满了可怕的暴力、血腥和谋杀,许多家长抱怨《格林童话》中的一些故事根本无法当作睡前故事讲给孩子,有人开始质疑这样的童话究竟能否算作我们通常认知意义上的童话,童话难道不是写给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无邪的孩子们的最有爱最美好的故事吗?

《格林童话》中有个故事叫《杜松树》,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一直遭受继母虐待,一天,继母假意要给小男孩苹果吃,但当小男孩把头伸到箱子里取苹果时,继母合上又大又重的箱盖,把小男孩的头夹掉了。这个疯狂的继母先是把小男孩的头和身体按原样摆好,以骗取小男孩同父异母妹妹的信任。当妹妹发现哥哥的头滚落下来后,继母为毁尸灭迹,便把小男孩煮成肉汤,而吃得最起劲的竟然是不明就里的小男孩的父亲。妹妹把哥哥的骨头埋在杜松树下,小男孩的冤魂化为一只小鸟,将继母的暴行和自己的不幸遭遇唱出来。继母受到刺激,疯癫之中跑出屋子,被小男孩扔下的磨盘砸死。最后,小男孩复活了,从此和父亲、妹妹过上了幸福生活。

除去结尾仍是经典大团圆外,这个故事的主要部分活脱脱是一部童话版的恐怖片,几乎集齐了谋杀、暴力、仇恨、变态、疯狂、灵异、复仇等恐怖元素。即使放到现在,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太容易接受的故事,遑论孩子了。这样的电影恐怕需请出以暗黑风著称的导演蒂姆·波顿或喜好怪诞恐怖风的昆汀·塔伦蒂诺来执导。但即便如此,也很难想象得出,他们会以何种方式表达在经历了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劫难后,一家人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

如果说《杜松树》在《格林童话》中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从小便耳熟能详的那些故事又怎样呢?

《灰姑娘》的故事是许多小女孩的梦,然而相信不少人对故事的结尾并不会感到舒服:灰姑娘的两个坏姐姐在试水晶鞋时,一个削掉了脚趾,一个削掉了脚后跟,最后被鸟儿啄掉双眼,沦为乞丐。这真是血淋淋的代价。在《汉塞尔和马格达》中,两兄妹的父母因为贫穷把他们丟弃在森林中。当两个孩子找回家时,狠心的父母再次丢弃了他们。相信一定会有小孩子在读到这里时心怀惊惧,担心哪一天若是自己表现不好,父母也会如此效法。在《没有手的女孩》中,魔鬼为抢走善良虔诚的女孩,威胁女孩的父亲,让他砍掉女孩的双手。女孩把自己的双手绑在身后,从此到处流浪。在《蓝胡子》(同类题材的故事还有《血腥城堡》)故事中,被蓝胡子带进城堡的女孩用钥匙打开禁忌房间的门时,看到的却是满墙上挂着的女孩尸体(在《血腥城堡》中是看到一个老妇人正在清洗被杀死的女孩的肠子),她们皆因没有遵守承诺进入房间而被处死。而在《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并不是被白马王子的一吻唤醒的,这是迪士尼的贡献。原作中白雪公主由于吃了坏王后的毒苹果而死,也因毒苹果从喉咙中咳出而醒来。在公主和王子盛大的婚礼上,他们让王后穿上烧红的铁鞋跳舞,王后就这样被折磨死去。这是格林兄弟特意为坏王后安排的结局。而最初版本中更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遭到当时人们的非议。格林兄弟在其后的版本中修改了这些情节,使之能够为大众接受。

恐怖的根源

今天孩子们所知道的格林童话更多是从迪士尼色彩斑斓的动画电影中获得的,而原著中的一些情节如今想起来却是极其恐怖的。而且,在今天这样复杂多元的社会中,越是成人,越足以了解什么是遗弃、酷刑、肢解的时候,越是对这样一些情节感到难以忍受。

是过去的童话太残酷,还是今天的我们太纯洁了?

《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在搜集德国民间故事传说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原名《儿童和家庭故事集》。当初只为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并非为孩子而作。文学永远都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状况的一种或显或隐的表达,无论如何被想象力所虚构,如何经过艺术的改头换面,都脱离不开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灵,这使文学承载了对世界和生活的讲述功能。

今天当我们读到孩子被父母遗弃的情节时,我们会感到难以理解,然而贫穷、饥馑、灾荒曾是人类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题,儿童死亡在过去并不是什么大事。格林兄弟也曾经历过一家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度日的饥饿日子。这样的故事反映出当时德国穷人的真实生活。中国二十四孝中有“埋儿奉母”一篇,同样讲的是因饥饿而遗弃孩子的事。孝子郭巨为了能让老母亲活下去而打算活埋自己的儿子,这样的情节今天看来十分残忍。而童话中所写到的杀戮、酷刑等任何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暴行,在当时都是现实存在的。

即使现在看来依然有暗黑色彩的格林童话,还是经过七版修改之后的版本,原版本中的故事有更多少儿不宜的成分。这些童话在当时有些是为教育孩子认知社会、遵守约束、远离罪恶,起到劝导、规训、惩戒的作用,说白了就是吓唬小孩子的。

童话作为概念和文学样式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是伴随着人们对儿童身心状况的认知以及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以今人眼光来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充分而准确地认识到孩子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征,无法真正做到照顾和尊重儿童心智。早先的儿童是不被当作小孩子的,他们只是未成年的小大人,要与成人一样面对现实世界的残酷。童话要更多担负起教导孩子认知大人世界、听话守纪的任务,所以早期童话中时有道德隐喻、说教和警示,有时甚至是威慑和恐吓。

以我们熟知的《小红帽》为例,我们都知道,故事结尾是猎人赶来剪开狼的肚子,救出小红帽和外婆。然而在《格林童话》原版中,结尾可并没有这么乐观,小红帽和外祖母真的被狼吃掉了,没有猎人,没有大团圆。《小红帽》的故事早在格林兄弟收录进《格林童话》前,即已在夏尔·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中出现。作者的用意非常直接,即规劝小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讪,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男人的花言巧语,其后果就像被狼吃掉一样危险,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警示。在《小红帽》的格林童话版中,告诫用意依然很明显,这里的狼真的是一只名副其实的色狼。

不要毁了童话的未来

曾经具有暗黑性的童话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几经改编和加工,情节中的暗黑性已经被弱化了许多,今天呈现给人们的是单纯和美好的故事,成为大家能够接受的经典。

但是,如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难以接受经典童话中那些血腥暴力的情节,另一方面,近些年兴起的对经典童话的暗黑化处理似乎方兴未艾,以致形成一股以暗黑之风颠覆经典童话,或以经典童话为底本进行大刀阔斧、面目全非的改编之风。从暗黑系童话、动漫到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好莱坞经典童话翻拍,人们对颠覆经典童话的兴头丝毫不见减弱。这是一个颇为矛盾的现象:现代人究竟是越来越脆弱了,还是更暗黑了?而那些为我们制造童话的先人们究竟是尚未进化得更文明,还是心里暗黑得还不够?

以好莱坞为例,1998年出品的《白雪魔后》便是将经典童话《白雪公主》改编成了血腥、阴暗的哥特式恐怖片,2001年的《雪魔镜》也同样是一部黑色版《白雪公主》。2012年同时上映的《魔镜魔镜》和《白雪公主与猎人》更形成对阵,前者上演了一出母女共同追求白马王子的半喜剧,后者则演绎为一部白雪公主最终战胜邪恶王后,夺回王位的“公主复仇记”。2014年则有根据《睡美人》改编的《沉睡魔咒》。而《小红帽》的故事因涉及狼吃人、谎言、邪恶、性等成分似乎更易于向阴暗恐怖方向发展。2011年由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的《小红帽》则是一部暗黑惊悚片,片中小红帽所在的村庄受到狼人袭击,而狼人就在她的恋人、未婚夫、父亲及周围村民中。这部片子上映后即遭恶评,人们对童话被改编至此无法接受。但导演却辩解道,恰恰是原版故事而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净化版的小红帽更加吸引人,也更具有暗黑元素。

童话几乎从诞生之时起便被定型为美好光明的模式,宛如人们心中的一方仙境,其所蕴涵的美好不容亵渎。当今兴起的童话暗黑风实则反映出当今社会文化对公认的、既定标准的怀疑,这种怀疑首先即指向那些被人们奉为范本的经典。当人们陆续解构了人类文化中那些堪称不朽的经典后,又把目光转向那些支撑起所有人童年认知经验的经典童话。人们不想再看到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老套的结局,而是试图挖掘其中那些含而不露的阴暗元素,并试图挖掘人性中那些潜藏的复杂本质。

但是,任何对传统的颠覆都带有破坏性,大多数人仍然更愿意把童话作为希望与美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