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梦里依旧是山人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彭晓勇 王丽璇  2017年09月11日09:28

主编:彭晓勇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贵州山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境内有乌蒙山、大娄山、苗岭山、武陵山四大山脉。千百年来,大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贵州人。大山是山里人的家,是母亲温暖的臂弯,是父亲粗糙的大手,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情怀。

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曾盛赞贵州山势磅礴:“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这片连绵无际的大山,储藏无尽宝藏,蕴育多彩文明,产生独特文化。另一方面,大山也造成了贵州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在经济上长期贫困的困境。在大山怀抱里成长的贵州人,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推动大山跨越式发展。

今年6月,《那年,我们走出大山——民族学子求学心路》一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部自述文集中,各民族学子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温暖扶助,为他们一步步走出大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他们走出大山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正如该书序言所言:“当一个个民族学子的求学故事汇聚在一起,你可以感知贫穷与奋斗的真实含义。通过观望各民族学子的求学路,我们切身感受到贫穷对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安定带来的障碍,也切实感受到几十年来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如何尽其所能地给予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精神鼓励和政策扶持,帮助他们一步一步走出大山。这在当前消除贫困、全面走向小康的时代更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天,学子们怀揣走出大山的梦想,行走在晨曦微露之时或夕阳余晖之中的山路上。他们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沟的求学路,让人读出了求学的艰辛与愉悦,浓缩了学子们对故乡的眷恋与深情。这也是许多作者走出大山若干年后,梦里依旧是“山里的人和事”的原因。

同样的大山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生。40余位作者中,年纪最长的已年近九旬,最小的几位是“90”后,他们的故事横跨了60多年,串连成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各民族学子的奋斗史。

作为“苗族古歌”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苗族学者今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长大。他见证了腐朽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受到进步老师的影响参加过学生运动。在读书期间,他制订了以台江县革东话为依据的《苗语拉丁化学习草案(黔东区)》,并编写了苗汉对照的《农民识字读本》,参加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创建的前期工作。今旦求学、奋进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受益于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等国家优惠政策,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批贵州学子通过努力,从农村走入城市,施展自己的抱负。字里行间,既有奋斗成功的骄傲,也有别人所不知的失落。他们纠结于“城里人”与“山里人”之间,想要重新寻找自己的根。

梁朝文(布依族)是故乡关口的第一个大学生,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少数民族学子,到《贵州民族报·民族语文周刊》执行主编,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他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对于新世纪走出大山的各民族学子来说,他们的眼界和心胸都与过去不同。走出大山,回望大山,当古朴的吊脚楼被水泥平房取代,当悠远的苗歌传唱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学子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人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重拾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民族文化瑰宝,创造了精彩的人生。

刘玉叶(侗族)从小体弱多病,是农村医疗保险的普及让她走出疾病的阴影。中小学免交学杂费的政策让她实现了读书的愿望;有了助学贷款,她不必担心交不起大学学费。这一切让山里的女娃心里像麦芽糖一样甜,前途尽管并不平坦,但充满希望。

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这些少数民族学子走出大山,才能真正读懂大山。无论他们走多远,大山永远是他们灵魂的家园、精神的根。待看罢此书,心中升腾起的是对贵州那片土地和大山人民的热爱,更是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拳拳赤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