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美食影像的文化旨趣

来源:中国民族报 | 胡谱忠  2017年06月27日09:12

一间营业时间从午夜12点到早上7点的特殊食堂,一段段从老板科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的人生故事……眼下,这部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首播的电视剧《深夜食堂》,引爆了埋藏在每个人心底里的“深夜食堂”情结,却又意外地被网友们评为“史上最低分”。

相比前几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同样以食物、故事和真情为主题的题材,为何会收获如此不同的评价?“史上最低分”的《深夜食堂》,到底怎么了?

最近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深夜食堂》中国版,从开播之日起,就遭遇网民的合力吐槽。吐槽焦点在于,开篇几集竟然丝毫没有展现中国美食的精妙,反而是一连串方便食品的植入广告。同时,剧中人在“深夜食堂”所发生的故事也丝毫不接地气,人物与故事全部虚浮,毫无现实感。总之,该电视剧在美食展示与剧情方面双输。

自从2012年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成为爆款“文化创意”之后,中国的主流影像突然发现了美食的文化生产价值。与那些以美食形象消费为目的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里,观众共享的不只是食物本身,还有与食物的播种、采摘、捕猎、劳作、加工、流传、食用等相关的文化体系。在这个借助视听手段放大、提炼的食物民族志里,食物的丰富性联系着文化的丰富性,最终点燃并呼应了观众心底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可能连主创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借中华美食植入了中华大一统的文化暗示——这正是纪录片为观众提供美食视听盛宴之余的社会功效。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跃上新台阶、文化上急需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在世界中树立新的文化形象之时,美食不失为最鲜活、最真切的“共同体”体验。它饱蘸着亲情与人伦的内涵,负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于是,《舌尖》这部美食电视片,最终成就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叙事:文化的积淀、国土的广袤、物产的奇妙、民族的团结等等。它的诞生,昭示了文化生产的一种新范式,那就是“消费为体,民族国家为用”。

《舌尖》在商业上的成功,可能促发了《深夜食堂》中国版的创作。但其中的文化创意,却可能是《深夜食堂》无从体会、或刻意回避的。因为《深夜食堂》所依托的,正是一种“去民族化”的世界图景。中国版《深夜食堂》的空间造型、人物性格设计、剧情起承转合的节奏等,都是抽空地域性的。剧中那条霓虹闪烁的小街,那家鼎沸人声的日料餐馆,全然没有任何地域性暗示。而中国版的那些食客,更是脸谱化的均质都市人。整部剧都是在虚拟的无名大都会环境中展开,虚造着各种人生际遇,努力表达一种与原剧情相仿的天涯羁旅的孤独与温情。整部剧的创作原则是“去社会化”的,因为它要建构一种资本社会的人伦,美食成为孤独的个体,在深夜卸下现代社会重负、释放心底久违温情的机关。但由于缺少现实依托,人物形象和言行显得造作、浮夸。

这部《深夜食堂》是日剧版权购入后的中国翻拍之作。IP、植入广告等文创概念,凸显了这一电视剧的商业性。引进版权是最近几年中国影视业屡试不爽的盈利模式,在媒介娱乐化的电视业中尤其时髦。这种文化的引进者常以先觉者自居,坚信先行投入必然会赢取文化资本的“复利”,“早开发,早得利”的信念促使先行者淘换各种优质IP。

但《深夜食堂》中国版所遭遇的媒体吐槽,暴露了这种文创观念的浅陋,也体现了观众的某种“文化自觉”。这种引进版权美学实际上高估了全球化文化的覆盖力,它甚至高估了人性的普遍性。日版《深夜食堂》体现了一种无名大都会零碎空洞的价值观,是“小确幸”的集合。在日本那种成熟的资本社会体系内,这种情感结构也许是有依托的。但把这样一个想象性空间直接空投到中国主流影像市场,必然有一种严重的错位。中国版《深夜食堂》误认了文化的“原乡”,把日本原版表达的情感当成了普适性的情感,里面的美食也是“情感全球化”的符号。这种对“原乡”的误认,在美学上产生了致命的问题,它满足于原剧提供的文化框架,阻断了对本土现实文化的探究与发掘,最终陷入对发达资本社会艳羡模仿的窠臼。

所以,解决中国影视的原创力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当下中国文化急需建构话语体系,因此提出了“文化自觉”“道路自信”等要求。这种“文化自觉”“道路自信”,除了要满足不断扩大的文化内需,也要在千年变局的中国历史新情境里,召唤出新的文化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