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7年5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来源: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21日13:40

《芳华》,严歌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39.00元

有过军旅经历的作家严歌苓曾经写过若干军人题材的小说,新作《芳华》亦在此列,不同的是较前作有更浓厚的自传意味,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年轻时身为女兵的青春记忆和时代印记。故事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四川某军队文工团,来自祖国各地的少男少女聚集在此,特殊年代,青春热血,人性不同侧面的闪现……这些构成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戏剧性。在这个得心应手的题材中,作者用娴熟的小说技法和流畅的文学语言将所谓正邪、英雄和凡人、理想和现实、精神与物质编织到真实故事和文学虚构交融的情节里,用生动细腻的细节记录那个时代,也用人物命运的起伏反思某种荒诞。以“芳华”之名,承载着作者的情怀,是对自己的青春本身以及人性之光的珍惜和怀念。

《学术与传统》,刘梦溪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1月第一版,298.00元

这是刘梦溪先生近三十年学术论文精要选编,分上、中、下三卷,共百万言。全书厘为6分卷: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通论,及对马一浮等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第三卷专论传统文化与国学;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价值伦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等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第六卷为序跋之属,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三卷书展现了刘梦溪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精华,其中对陈寅恪、马一浮等近代学术大师的研究,对中国传统价值伦理的阐发,乃至对整个传统文化历史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思考,均具创见,将在长久的时间里给予人们启发。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美]汉普顿·塞兹著,马睿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82.00元

故事缘起于1879年7月8日,主人公告别家人,驾美国军舰珍妮特号从旧金山驶向北极,展开吉凶未卜的航行。此后,船只受巨大浮冰冲撞,破损至沉没,船上成员如何自救……这是美国历史学者、记者汉普顿·塞兹以一百多年前的一段真实探险故事为素材所写的长篇纪实作品。北极、航海、冰山,这些关键词本身已足够诱人,加上作者在动笔前历时三年、跨越三大洲的充分准备(大量查阅当事人信件、史料,实地考察),严谨的写作姿态和上乘的叙事能力,令这个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冰海求生故事异常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面对极端环境,人类的求生本能与人性善恶的博弈显露得非常彻底。这是一次人类探寻未知世界、与自然抗衡的探险,更是指向内心世界,向人性诘问的探险。

《性、植物学与帝国:林奈与班克斯》,[英]帕特里夏·法拉著,李猛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第一版,28.00元

本书聚焦于两位著名博物学家——林奈和班克斯,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了近代博物学初兴时期的面貌,并特别揭示了,他们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博物学的理解,对这门学科后世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展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投身博物学,固然有求知激情的驱使,但并不单纯是为学术而学术,他们都相信可以让自然为人类服务,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班克斯的活动更直接推动了大英帝国的扩张。书中对林奈依据性器官来为植物分类以及班克斯的风流韵事的讲述也极为生动有趣。作者法拉是科学史学者,擅长对肖像画等艺术品进行分析来呈现历史的真实氛围,这在书中有很好的体现。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很好地呈现了现代博物学初兴时负载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饶具反思意味。

《穿堂风》,曹文轩著,天天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25.00元

男孩橡树因为父亲偷盗坐牢,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炎热的夏天,其他孩子在草棚底下享受凉爽的穿堂风,橡树一人在寂寞而广阔的天地里独处,稻田里、河堤上、水塘边,他自由自在地奔跑、呐喊,仿佛周围的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村里屡次失窃,大家都把怀疑的目标指向了橡树。自尊的橡树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穿堂风》是一部观照弱者的悲悯之作,隐在故事背后的作者,以不动声色却又暗含体恤的笔墨展示橡树的命运。虽然人生常常催人泪下,但文学存在的价值却是现实的超脱,将人生艺术化。专注地提炼生活的精华,借故事表达对人性的爱、对美的爱、对真理的爱,是曹文轩的固执,他在《穿堂风》里再一次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醒目的艺术标签。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应星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5月第一版,45.00元

在应星看来,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影响了中国近代政与学关系的重构。为此,应星选择三个个案展开研究,这三个个案分别是:1895-1913年湖南的新式学堂、1917-1923年的北京大学、1921-1926年江西的新式学校。应星出身于社会学,他在书中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史学研究,对“新教育”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做了富有启发性的剖析。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美]艾朗诺著,夏丽丽、赵惠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78.00元

疑古派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美国汉学家艾朗诺则认为他的研究对象——李清照的历史形象也是层累地造成的,这本书设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数世纪以来外加于她(李清照)的累赘层层剥离”。为此,他细致辨析流传下来的李清照作品中哪些可能是伪作,一反长久以来人们将易安词视为其自传材料的传统做法而重新审视其作品,以一百页的篇幅梳理了从南宋到当代的李清照接受史……或许,艾朗诺的笔下,是一个更接近本来面貌的李清照。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魏风华著,中华书局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这是一本依托《世说新语》讲说魏晋历史、阐释魏晋精神的通俗历史文化读物。《世说新语》凡36类1200多则,本书则共10类99篇,基本呈现了《世说新语》最精华的部分。作者颇能吸收现代以来魏晋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历史的讲述和评论都较为靠谱;一些地方的文学演绎颇具情致,增加了可读性,也未流于戏说——这种度的把握值得称道。

《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刘泽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48.00元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先生的回忆录,上编谈作者八十年的人生经历,下编为其学术思想的自述。作者经历了少年时期在沦陷区的恐惧、青年时期的红色追求、文革中的磨难、文革后开启深刻的文化反思……其最重要的学术贡献——“王权主义”学说的提出,不能说与其个体经验没有关系。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作者对自己所经历的历史时段的省思颇具历史深度。

《中国岁月:赫德爵士和他的红颜知己》,[英]玛丽·蒂芬著,戴宁、潘一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68.00元

鹭宾·赫德,晚清中国第一客卿,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1863-1908)。他长期驻留中国,他的情感和家庭生活,也吸引着历史学者乃至文学家不断探寻。作者提示我们从整体上关注19世纪后期大英帝国各种驻外人员的生活面貌。学术著作大多研究他们的政治外交活动,本书则细致讨论了他们的薪酬、财产、婚姻、子女教育,与驻在国的关系和重新融入母国的困难等。

《古典教育史》(希腊卷、罗马卷两册),[法]亨利-伊雷内·马鲁著,龚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希腊卷:88.00元,罗马卷:68.00元

初版于1948年的两卷本《古典教育史》全面地梳理了上自荷马下迄公元6世纪为止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文教政制。作者没有将知识传授、学校体制和学科分化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概念投射到古代,而是努力回到古人的世界,以呈现古典教育的特质,对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文教理想表达了高度认同。直到今天,“博雅教育”仍余响不绝,这两卷本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源头体味“博雅教育”之真谛。

《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138.00元

《世界的苦难》是布尔迪厄晚年与其他22位合作者耗时三年、访谈数百人所写就的田野调查著作。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鲜活的生活史个案,展示了当代法国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疾苦,并试图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去揭示苦难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作为布尔迪厄晚年的代表性著作,本书的学术价值自会得到中国社会学界的重视,而作者在书中展现的担当精神和道德情怀亦是一种垂范。

《民主的胜利:西班牙政治变革的进程》,[英]保罗·普雷斯顿著,李永学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一版,72.00元

在西班牙历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的历史学家保罗·普雷斯顿的这本书聚焦于西班牙上世纪后半叶的政治变革史。从1939年打赢西班牙内战到1975年去世,佛朗哥统治西班牙数十年,佛朗哥体制可谓根深蒂固。但从1975年起到1982年大选举行,短短数年间,西班牙就实现了政治转型。本书详述这段历史,尤其揭示了西班牙走过的道路上是如何地险象环生,有恐怖主义的威胁,有幕后的阴谋伎俩,等等,读来引人入胜,也发人深省。

《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黄灯著,台海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49.00元

2016年春节前后,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意外走红。在这篇文章基础上,作者进行增写,最终完成了这本书。书中主要写了婆家、娘家以及外婆家的三个村子,真实记录亲人们的人生遭际,讲述他们的奋斗与忧伤,细致描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变迁,并由此提出自己的诸多困惑。在众多关于乡村问题的读物中,这是一个别致的文本,颇值一读。

《人情之美:文学台湾的黄金时代》,丘彦明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48.00元

这是一部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文坛的回忆录,作者丘彦明那时还年轻,担任台湾《联合文学》主编。因为工作关系,她有机会与梁实秋、张爱玲、白先勇、吴鲁芹等华人世界的重量级作家接触,或见面,或书信往来,这些文学情谊与回忆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加上书中近百幅书信图片和人物照片,共同构成上世纪华语文学一段段闪耀人情光芒的编者与作者的佳话。

《被占的宅子》,[阿根廷] 胡利奥·科塔萨尔著,陶玉平、李静等译,南海出版公司2017年3月第一版,49.50元

阿根廷大作家科塔萨尔是曾在世界文坛产生深远影响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运动主将,也是有着国际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被占的宅子》是“科塔萨尔短篇小说全集”第一辑,包括他的《彼岸》《动物寓言集》《游戏的终结》三部短篇小说集,从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塔萨尔的文字魅力和他鲜明的个人风格。生动、幽默、荒诞、超现实,这些特质有些与拉美文学传统契合,有些则是科塔萨尔的个性标签。

《重新派遣》,[美] 菲尔·克莱著,亚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42.00元

本书出自一位曾在中东服役的美国八零后作家之手,书中短篇小说取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关注依然置身或曾经身处海湾的美军士兵的内心世界、经历、情感,是国内引进海外文学作品中不多见的题材类型。在东西方、战争与和平的大命题下,作者将政治、人性等等元素中的幽微之处发掘得相当到位,犀利批判与勇敢反思兼有。该书问世后颇受好评,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荒野行吟:美国自然文学之旅》,孙重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3月第一版,56.00元

在近年来博物类图书成为一种出版热潮的背景下,这本梳理、聚焦二百年来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和佳作的原创作品问世正逢其时。幅员辽阔、自然景观丰富的美国素来“盛产”自然文学,作者从大量美国自然文学阅读体验写起,加上作者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旅行经历,以图片和文字、记录与思考,追寻今天似已远去的人文情怀和环保观念。

《杂草记》(上下),[日]柳宗民著,[日]三品隆司绘,烨伊、虞辰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88.00元

日本著名园艺家柳宗民的这两册书含百余篇文章,每篇讲述一种“杂草”:荠、鼠鞠草、繁缕、紫云英、黄花月见草、日本天剑……多数是在中国各地也很常见的种类——若我们将书中的讲述与中国的植物文化两相对比,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作者笔下,既有科学的描述,也有植物文化的阐发,更有个人与各种“杂草”间发生的故事,洋溢着对草木的深情,令人动容。

《我是花木兰》,秦文君著,[英]郁蓉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7年3月第一版,49.80元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与插画家郁蓉联手,为我们塑造了两个花木兰:一个仍然是北朝民歌中替父从军的女勇士,浴血沙场12年历练成智勇双全的女将军;另一个则是人送外号“花木兰”的现代小女孩,她和她的小猫有时会穿越到花木兰身边,但她们更多是隔着历史长河对话。画家巧妙地让这两个木兰时而相遇,又时而在相邻的画页中做着镜像。一个人心中的英雄,的确就是她(他)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