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房伟:用文学触摸历史的褶皱——《红龙》创作谈

来源:《小说选刊》 | 房伟  2017年06月21日15:57

我们今天对战争的理解,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进而言之,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依然受制于诸多虚假概念和偏执习性。比如说,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声讨“抗战神剧”。在大家一致地愤怒声讨之中,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把戏却层出不穷,茁壮成长,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为啥正剧没人看,烂剧反而红得发紫?我们可以从理性发育不足、前现代思维、消费社会的解构性等学术角度解读这些现象,但不可否认,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历史观太过严肃,且联系着太多意识形态企图。一方面,中国人很难从“常识”角度理解“历史中的人”。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又迫使历史与道德结盟,进而遮蔽了人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历史往往演变成忠奸善恶的巅峰对决,圣人君子与奸夫淫妇的PK。和“戏说恶搞历史”并存繁荣的,还有一类铁血争霸“强人历史剧”,如《大秦帝国》、《大汉王朝》之类,主角都是帝王将相,套路都是征伐四方,霸气测漏,成就辉煌大业。这两类历史文艺作品,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历史威权意识过分扩张的产物。

另一方面,历史文学又发育不足,特别是正确处理文学性与历史性关系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所谓“严肃历史文学”,常常等同于面目可憎,昏昏欲睡的“说教文学”。金圣叹曾言,文学乃因生事,历史却是以文运事。文学对于历史而言,正是想像力与好奇心的遇合之处。文学并非为历史各类心机背书,而是要在波澜壮阔之中看到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参天大树之上发现褶皱之处的细微变化,捡拾那些遗憾与悔恨,体验崇高伟大与卑鄙阴谋,并将之以巨大想像力与好奇心表现出来。历史文学的真实,并非简单的史实再现,而是人类心灵真实的再现。文学给了历史想象的魔力,给了历史好奇心,也给了历史一颗人类心灵的种子。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展现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拿破仑的最后一分钟,令人心撼神摇;井上靖的《敦煌》,以儒生赵行德与异域公主的生死恋,再现了西夏的崛起与佛教的神秘氛围;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之中,以忽必烈与马可波罗的会谈,铺展灿烂如星空般的虚构城市;库切的《等待野蛮人》,则干脆虚幻化历史背景,以一个类似罗马边陲城市的架空故事,探索了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意识。

对比这些优秀作家的作品,我们那些“王霸之气”的帝王、“手撕鬼子”的壮士、“爱国殉身”的妓女,连同那些大义凛然的正人君子和政治精英,似乎都变成了一些太过遥远而不真实的存在。这篇《红龙》,是我的幽灵战争系列小说的第十四篇。这个系列开始于2016年初,恰好去年下半年我在台北的东吴大学访学。我住在幽静的阳明山下,钱穆故居旁,无人打扰,生活就是在图书馆,教室和宿舍之间进行着。写论文之余,当我在那些历史的尘埃之间飞扬思绪,就有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也就一口气写出了十八篇长长短短的战争历史小说。《红龙》之中,我试图以60年代中期的香港为背景,再现宏大历史与个人的隐秘纠葛。出于对张爱玲的致敬,小说中的主人公成了易先生和蒋丽珍小姐。我不知道做得是否成功,但诚实的说,在对历史氛围的复原之中,我曾幻想带领笔下的几个小人物,真正回到历史时空,体验那些别样的氛围。它给我带来了很多隐秘的激情与快乐。我并没有什么小说名家的野心,而是学术研究之际,接触了大量史料,尤其是抗战史料,越发慨叹中国近代史的文学书写资源是如此丰厚。我们没有理由将中国历史文学的任务,都交给日本人和欧美作家,抑或穿越历史的网络作家。我们自己则在“书写现实”的旗号下,津津乐道,反复咀嚼那些丫丫乌乌的“隔壁老王”的破事儿。

美国学者福山曾说:“历史已经终结”。此说法也为后现代主义塑造“终极景观”提供了灵感。虽然,福山后来又修正了看法,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甚嚣尘上的后现代主义,在新世纪也正发生着批评家们认为的“新转向”,即后现代性退隐,现代性重现。全球化的冲击下,人类没有走向大同。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的激进态度,却不断走向新冲突。英国退出欧盟,特朗普执政,泛亚和泛欧的强人政治重现,都在昭示意识形态未退出公共空间。地球上的人类,远远还不是躺在沙滩晒太阳的“最后的人”(LAST MAN)。也许,福山的最大启示,并不是预言了历史终结,而是展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一种隐忧,即那些人类为之流血牺牲的概念,那些寄托人类爱恨情仇的宗教、意识形态和民族优越感,是否会随着物质极大丰富走向消亡?没有了战争、冲突、政权更替,历史是不是会变成无聊的数字图表,枯燥的流水账?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对历史的文学书写,反而显得格外重要起来。因为正是历史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正是那些历史的褶皱和可能性,会给人类的存在,提供更多的选择维度、生存勇气与时间的智慧。

简介: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高聘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山东省首批签约评论家,曾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文学理论批评近百篇,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刘勰文艺理论奖等,著有《王小波传》、《风景的诱惑》等学术著作多部,独立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多项。小说作品见于《十月》、《花城》、《天涯》、《大家》等,曾入选多个选本,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转载,获叶圣陶文学奖等,并入选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现执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