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畲族村文化站长的行走与呐喊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刘冬  2017年05月24日09:35


钟伏龙向畲族同胞了解畲族传统。张剑摄

  在凤洋畲族村文化站站长这个岗位坚守了30多年的钟伏龙,曾先后7次被福建省、宁德市和福安市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钟伏龙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2014年,文化部组织“2014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评选活动,钟伏龙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村级文化站站长;2016年,钟伏龙荣获“2015全国艺德标兵”称号。

  如今已退休的钟伏龙还是不能完全放下心系的工作:他非常希望能从畲族青年中选出精通畲族语言、热爱畲族文化、有一定文化知识且责任心强的人来接任凤洋畲族村文化站站长的职位。但是,他的愿望最终落了空,因为文化站原来仅有的一名编制现已被挪作他用。此外,2015年开始筹建的凤洋村畲族文化展示馆,因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经费被搁置下来,这也令他难以释怀。他认为,这一切远比他个人的去留和曾经获得的荣誉重要得多。

  寂静的畲村

  凤洋畲族村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福安市畲族人口最多的乡村。全村343户,1339人,畲族人口占99%。全村人皆姓钟,清康熙年间,从大潭迁入芹洋再迁入此地。凤洋畲族村还是闽东闻名的畲族“百艺村”,在这里,能工巧匠们所从事的行业涵盖了畲族人的衣食住行与生老病死等各方面。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畲族村文化站,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福建省建立的首批公办文化站之一。近年来,凤洋畲族村文化站组建乡村剧团、电影队到各畲汉乡村巡回演出,提供文化政策宣传、科普和咨询服务等活动。工作中,钟伏龙常常思考如何让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发挥好传承与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在他眼里,办好乡村文化站不仅会使凤洋畲族村更加温馨美好,还能担负起传承畲族文化的任务。

  畲族原本有自己相对封闭的文化体系,并以绵绵的生命力延续至今。盘歌是畲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1984年至今,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已举办了七届大型畲族歌会。钟伏龙回忆:“最红火的时候,村里一下来了好几万人,小山村沸腾了三天三夜。”平时他还不定期地组织举办小型的盘歌活动,并带动了邻近的畲族村也举办歌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品文化和流行文化正冲击着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畲族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许多畲族青年已不再爱穿戴畲族服装、说本民族语言、传唱畲族歌谣……愈来愈多的年轻人走出乡村,而村里的畲族老艺人无声无息地逝去,吸附在畲族村落上的民间文化正在迅速瓦解。

  钟伏龙意识到,时代的变化虽然无法阻挡,但总应该有人去捍卫本民族的文化。他不禁问自己:“当本民族文化遭遇困境时,自己能有所担当吗?”

  孤独的行者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作为畲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畲族村落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如果再不动手保护,这些珍贵的宝藏就会不知不觉地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泯灭在历史尘埃之中。

  30多年间,钟伏龙利用业余时间,遍访一百多个畲族村,以普查的形式,对畲族的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进行搜集与整理。由于缺乏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采访设备,钟伏龙全凭耳听、笔记,白天刨根问底,晚上挑灯夜战。

  畲族有语言,却没有文字。“我在用汉字记录畲族方言的时候,最难的是不仅要原汁原味地保留畲语的风貌,又要相对准确地对应汉语词句进行注解。我尽可能多地访问畲族老人,为的就是彼此印证。”钟伏龙说,“畲族习俗多而杂,整理起来同样十分困难。” 

  2006年至2008年,钟伏龙还参与了宁德市畲族文化抢救13卷书籍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承担完成了关于畲族婚礼、丧礼、服装、祭拜、建房、祠堂和畲族歌言等内容的编写工作。钟伏龙也搜集农耕器具和畲族传统服饰,并将它们陈列在文化馆内。这些陈列品中甚至还有木锁、草鞋机等难得一见的器具。

  由于长期伏案整理原始资料,钟伏龙的右眼视力下降到0.2度,甚至还出现了腰骨酸痛、右手抽筋无力等症状。但他明白,他的行走和记录,是为了挖掘抢救畲族文化宝藏,是为了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为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出力。 

  心中的热望

  钟伏龙坚信:只有进入集体记忆里的东西,才是一个民族真正拥有的文化。拥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具备文化创意能力,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过去的30多年间,钟伏龙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畲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工作中。虽然还不知道如何传承它,但他相信畲族民间文化将会拥有自己美好的未来。

  钟伏龙认为,畲族年轻一代的文化取向决定着畲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他非常希望年轻人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就需要依托乡村文化站培育一批有一定的文化认知、有力量,且有时间参与畲族民间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并培养好、使用好他们,从而让畲族民间文化再现新绿。

  1997年,凤洋畲族村被福安市评为“畲族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被宁德市政府命名为“畲族文化重点村”。回顾昔日的成绩,再面对凤洋畲族村文化站今日的窘境,钟伏龙十分感慨:“凤洋畲族村文化站自1955年成立以来,就归属福安市文化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在1997年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凤洋畲族村文化站的行政关系隶属于乡镇,由乡镇负责管理。由于乡村文化站的工作需要长期投入,见效慢,没有经济效益,而乡镇的中心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办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顾及相比之下是软指标的文化工作。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就是在这样尴尬的体制下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直到消亡。”

  乡村文化站建设的滞后乃至消亡,导致当地畲族乡村文化生活贫乏。现今,畲民主要的文化休闲娱乐是聊天和看电视。

  钟伏龙希望,仍将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归口福安市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由福安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并解决文化站的场所和人员问题,这样才能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他还希望政府能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中。

 

  [采访手记]

  抢救民间文化,先要关爱“抢救者”

  在城镇化这条高速车道上,每时每刻都有畲族传统村落被碾压成尘。经过近10年的抢救,畲族民间文化的生存境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虽然政府每年特定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对畲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高涨的热情,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绩化,并以举办畲族文化展演、畲族文化节等种种方式,将畲族文化“做大做强”,但最终所展现的并非畲族人心灵里的文化。

  畲族民间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畲族人共同创造,并经过漫长的岁月自然积淀而成的。畲族文化的保护需要活态传承,最根本的还要靠畲民自身。只有当畲族村民成为畲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每一代畲族村民都像火炬手那样,将前人手里的畲族历史文化的火炬接力下来,完好地交给后人,才能真正有效地留住乡愁。

  抢救畲族民间文化遗产,更要重视、关心、爱护像钟伏龙这样的一批具有文化自觉的“抢救者”。他们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他们理应成为民族文化的解释者和享有者。应当为他们提供一些经费和物质条件,将他们搜集保存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整理留存在数据库,并及时进行展示和传播。现代乡贤指的是村落中有经济实力、道德影响力和文化情怀的人,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可以由他们牵头,紧拉畲族民间文化抢救的纤绳。此外,还需要培养一支民间文化研究队伍,推动畲族民间文化保护行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